剧情介绍
杨佩 文
选择沉重的历史题材作为电影主题需要一定的勇气,同时也非常考验导演、编剧、演员的功底。拍得过分沉痛和煽情容易给人带来不舒服的观影感受,让人看过之后除了心理阴影面积什么都没留下;拍得过分写实抑或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给不了观众代入感,而且受众太少。因此,影片的叙事结构和剧情编排至关重要。
韩国电影《我能说(i can speak)》毫无疑问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以轻松幽默的小清新基调,讲述了一段沉痛的苦难,让观众笑中带泪,在轻松的观影过程中永远的铭记住一段历史。
《i can speak》剧照
电影有着轻喜剧般的开端,讲述了一个热爱信访的老奶奶pk信访办公务员小哥的故事。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其实是比较沉重的,编剧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叙事结构,用几个伏笔和两次转折点,循序渐进地将剧情推入高潮,使罗玉粉奶奶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使整个故事因为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而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电影中的罗玉粉奶奶在影片不同的阶段有着三种不同的身份。
第一个身份:热爱信访的鬼怪奶奶。
影片一开始,罗玉粉奶奶便展现了她的日常使命——信访。街头巷尾邻里之间,有着她管不完的“闲事”,大到违法拆迁、贪污腐败,小到占道经营、非法小广告,均逃不过老人家的“法眼”,统统收集材料递交信访办。这样的热心市民简直就是公务员业务能力的试金石,官僚主义的噩梦,人送“鬼怪奶奶”的称号。在所有信访办工作人员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情况下,一位新上任的公务员小哥朴民载揽下了这一重任。影片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展现了罗奶奶和朴小哥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让观众忍俊不禁。
如果电影只是为了讲述这样的市井生活,也不失为一部成功的轻喜剧,至少演员演技过硬,画面亲切温馨,人物性格鲜明有特色,罗奶奶简直就是一个磨人的小可爱。
影片大概进行了四分之一的时候,出现了第一次转折点,也埋下了两个伏笔:1、罗奶奶给远在美国的弟弟打电话时对方态度冷漠;2、罗奶奶的同龄女性朋友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计划着远赴美国完成“重要任务”;3、罗奶奶打扮端庄、妆容精致,可身边却没有亲人;
很明显,这位执着的老奶奶是个有“过去”和“故事”的人。
这里便发生了罗奶奶的第一次身份转变。
第二个身份:英语学习积极分子。
因为要跟移民美国的弟弟通话,罗玉粉奶奶迫切想要学习英语,自然而然地就找上了她的“小冤家”——英语达人朴民载。一开始,朴小哥是拒绝的,但再理智的人也敌不过老人家的死缠烂打喋喋不休。
影片的戏剧化和喜剧色彩变得更加浓厚,一老一少的英语教学过程充满了欢乐,鬼怪奶奶和一丝不苟的公务员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转变。在罗奶奶一次次用蹩脚的英语跟朴小哥尬聊,在朴小哥一次次用英语小测验逗弄罗奶奶的过程中,这对有着巨大年龄差的“死对头”开始变成了“忘年交”,并逐渐向祖孙的情感靠拢。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
入门级别的英语对话,对一开始学习英语的老年人而言实属不易,对罗奶奶而言更是意义非凡。像她那样的独居老人,有多久没人问过她“你好吗”?当“祖孙”二人在中秋节月下品酒谈心的时候,默默温情和丝丝哀愁在导演充满人情味的镜头下显得格外自然,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
至此,影片已经过半。
然而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远非如此简单,它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温馨轻喜剧。
影片第二次转折来临——罗奶奶的那位女性朋友病入膏肓,临终的心愿是希望罗奶奶接替她前往美国,参加rh121号听证会,即“慰安妇听证会”。
第三种身份:二战受害者。
我不太想用慰安妇这个词,像罗奶奶以及无数有着同样特殊遭遇的女性,她们这样的妇女,从来不应该作为“慰安”的存在。
相信所有观众看到罗奶奶拿出那张深藏多年的二战旧照片的时候都会潸然泪下,才恍然大悟电影前半段的那些伏笔。为什么罗奶奶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亲人都没有,为什么移民美国的弟弟对她避而远之,为什么她的朋友用流利的英语表达着自己的“使命感”……
恐怕,罗奶奶学习英语的目的也绝不单纯只是为了和弟弟联络。
她是二战受害者,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更是某段特殊史实的鉴证人,是日本政府不敢面对的“真相”。
所以,罗奶奶泪眼婆娑地抚摸着二战时期的旧照片对朴公务员说:“我一直希望我能忘了那段日子,但是我忘记了,就代表我输了。”
可以悲伤、可以逃避、可以换一种活法,但是不能忘,不能在伤害过你却没有道歉的人面前认输,她们是受害者,但不是输家。我想,这就是罗奶奶一直坚持的人生信念,也是她一直积极笑对人生的支柱,只要活着一天,就要记着一天,然后更好的活下去。
后半段的剧情又燃又煽情,无数人加入了英语教学队伍,罗奶奶背靠强大的英语团队,很快就能流利地完成英语演讲稿,用英文大声地向世界讲述那段历史,向日本人进行控诉,要求迟迟未到的致歉。
美国慰安妇听证会演讲台上,当罗奶奶的身份受到质疑时,她撩起衣服露出日本人曾经给她留下的那些伤疤时,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我始终相信,真正的事实是不需要反复说明的,因为它客观存在。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狡猾的日本人面前,无声的控诉远远不够。罗玉粉老奶奶深知这一点,所以她要学习英语,亲口说出真相,让那些企图歪曲历史的人听到最直接的证言!
作为二战受害者,她们能够勇敢站出来,更能勇敢说出来!
i can speak!
影片在罗玉粉奶奶激昂的英语演讲中达到最高的巅峰,向观众交出了高分答卷——怎样用通俗的、商业的、更能让人接受的方式拍摄特殊历史题材电影,用更加利于流传和记录的形式让世界上更多人记住这一历史和真相。
电影最后,罗玉粉奶奶和朴小哥沿着小路慢跑锻炼身体,她的脸上充满希望,笑着说:“那些日本人巴不得我快点死呢,所以我要努力活着,活到200岁。”
我们知道,中国公映过一部名叫《二十二》的纪录片,而现在,《二十二》已经变成了《八》。
这是无法避免的悲剧,“i can speak”的幸存者将越来越少。
然而,我们感谢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怀着跟《我能说》这部电影同样的使命感,用镜头记录历史和真相,留下不可磨灭的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