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焦虑是时下被提及的最多的词汇,几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焦虑的情绪。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情绪是焦虑呢?
根据定义来看,焦虑是一种不安、不愉快、不确定的主观感受。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实际受到威胁,另一个是可能会受到威胁。
很多人会将焦虑和害怕混淆,两者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害怕是特定危险产生的反应,而焦虑是一种主观情绪,是对某些事物产生的不确定、不安全的感觉。
焦虑产生之后,生理、心理都会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是身体自动启动的防御体系,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焦虑带来的不适感。
了解焦虑,我们需要从焦虑的程度开始,根据佩普洛的观点,焦虑有四种程度:
轻度焦虑:这是一种很平常的情绪,几乎每个人都存在。这个阶段的焦虑是由紧张导致的,通常是因为认知被挑战,可以进行自我调节。
中度焦虑:这个阶段的焦虑是围绕个人最关心的事物,由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可能会改变或者会受到威胁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严重焦虑:严重的焦虑会因为个人认知范围缩小,过分专注事件的细节以至于无法理性思考。缺乏理性思考,焦虑的情绪会越来越严重。
恐慌:恐慌是一种极端的焦虑情绪,整个人处于失控状态,久而久之会导致人格的瓦解,从而变成焦虑障碍精神疾病,需要进行治疗。
克尔凯郭尔曾说,谁学会了使自己正确恰当地焦虑,谁就学会了至高无上的本领。
知道了焦虑的程度,那么,我们要如何缓解焦虑,提高幸福度呢?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阅读《一念之差》这本书。
和一些讲述方法论的书不同,这本书用故事和数字展示出了成长、生活以及工作等多个维度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客观指数。
通过这些故事和数字,我们可以看见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可以纠正我们对风险的认知以及态度——对风险不必过分焦虑,也不要心存侥幸。
现在让我们走进《一念之差》,了解风险,认识风险,摆脱焦虑,提升幸福度。
认识概率:概率是一种充满魔力而又精巧的概念。
概率:又称为或然率、机会率或机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是事件本身所固有的不随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的一种属性。
在《一念之差》中,作者将风险分成了五大类,日常风险、成长风险、生活风险、工作风险、医药风险,每种风险的出现都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在书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一个例子,《每日快报》曾经报道,每天吃煎制食品会增加20%的致癌率。
那么,如果每400人中有5人会患癌症,把增加的20%风险放在他们身上,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从5例上升到6例,新增1例。这意味着400人中有395人一般不会患癌,但往后每天多吃一份煎制食物,那就会多1例患者,其他394人是安然无恙的。
我们在谈论风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种悲观意识,认为事件将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实际上,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概率是随机的,并不会因为焦虑增多或者减少。
正确的认识概率,可以让我们早日走出焦虑的情绪,用更健康、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未知的风险。
认识意外:生活得越安全,对那些极端意外就越感到害怕。
意外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这类事情往往很难控制和预测,这类事件我们可以称之为“黑天鹅事件”。
生活得越安全就意味着我们对稳定的依赖,稳定的生活可以减轻我们的焦虑,提升幸福生活的幸福度。然而,在这种舒适区待久了,依然会产生焦虑,担心这种舒适被打破。
书中给出了一个比较极端的风险——生育,尤其是在二胎开放之后,生育风险屡次上热搜。很多人对生育都会产生恐惧,但决定生孩子之后,会克服这种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生育的过程的确有很大风险,而且也让人害怕。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愿意承受这个风险,因为他们将会得到一个孩子,所以,尽管生育风险很高,但是值得。
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种心理动因:人们越是期待可能获得的好处,就会降低所预测的风险,也就是对某些人来说,利益远远大于风险。
风险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克将“你期待越多,担心就越少”成为情感启发法,很多产妇在生育的过程中不会对意外感到害怕,但是当她们恢复体力,开始回忆生育过程的时候,会产生后怕。
这里,我们就可以来解释,为什么“生活得越安全,对那些极端意外就越感到害怕。”因为安全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一旦意外出现,这种保障就会消失,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认识运气:运气就像个无赖,可能会破坏你精心设计好的计划,也可能像魔术师一样从帽子里变出一只兔子来制造惊喜。
和概率相对的是运气,人生,有时候也是运气。生活有两面,一面是好的,一面是坏的,比如疫苗接种,如果没有预防接种,儿童就无法保护自己免受一般疾病的侵袭。但预防接种会产生不良反应。这是概率的问题,但也是运气的问题。
人生一般是努力,一般是运气,就像很多喜欢运动的人,他们积极参与各种运动,让身体更健康、更强壮,但也有极少数运气不好的人,因为运动而受伤,甚至死亡。
运气和概率不同,概率是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而运气则是好的结果。每个人都渴望命运之神的垂怜,但也别忘了,好运的降临是有前提的。
在医药风险中,作者给出了这样的数据,2010年,由于使用非法药物,导致英格兰与威尔士一共发生了1784起死亡事件。如果想要拥有好运,躲过这样的死亡事件,那就必须合理用药。
所以,运气的出现并不完全取决于概率和偶然,个人行为和选择也会影响运气的出现。
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很多风险我们其实并不了解。《一念之差》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各个领域存在的风险,并且可以学会如何降低、规避这些风险。
焦虑并非是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相反,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情绪总是比思维以及其他的心理活动发育的更早。而在情绪中,恐惧和焦虑是出现的最早的情绪。
在早期的原始时代,恐惧和焦虑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模式和生活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惧和焦虑对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我们也得谨慎地对待焦虑问题,因为严重的焦虑情绪会演变成焦虑障碍,从而变成精神疾病:
人格特点:敏感、情绪化的人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遇见事情的时候反应比较激烈。有这种人格特点的人平时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绪起伏,要学会合理的控制和合理的释放。
成长经历:成长经历会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也会影响到日后焦虑的程度。大多数童年不幸福的人,容易频繁的出现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尤其是在成年之后,如果遇见了相似的事件,往往就会陷入极端焦虑的状态。这类人群需要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辅导走出童年阴影,拥有健全人格。
遗传因素:焦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这种遗传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焦虑障碍,其亲属出现同类焦虑症的风险就比其他人要高。在母亲怀孕的过程中,母亲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焦虑是情绪的一种,而风险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一念之差》这本书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故事来展现生活中的种种风险,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焦虑从何而来。焦虑的产生绝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前者是可控的,后者是不可控的。
人们的焦虑情绪一半是自己过分的担忧,另一半是不可避免的偶发事件。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风险,知道有这些风险的存在,我们就可以理性对待生活。小事可以感性,大事必须理性。感性让我们更有人情味,理性让我们得以远离致命伤害。
阅读此书,我们可以全方位的了解风险,认识风险,从而提前做出一定的对策。当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对抗风险的力量时,风险就不再是让我们焦虑的原因,相反,通过认识风险,还可以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且学会用更理性的眼光,更智慧的头脑来思考生活中的种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