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世纪最后30年,我们将回顾以下内容:
70年代的“挑战极限”
80年代的“雅皮士时代”
90年代的“全家欢喜剧”
最后我们将谈谈“千禧年”的“男性喜剧”。
20世纪70年代:挑战极限
在电视界,周六夜现场首次与观众见面,并且喜剧电影的明日之星们诞生了:切维·切斯、约翰·贝拉西、比尔·莫里、克罗伊德、丹·艾克洛德、简·科顿、吉尔达·瑞德尔。喜剧明星的模型从“周六夜现场”中成型,并沿用至今。
《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缩写为snl)是美国一档于周六深夜时段直播的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节目以纽约市为拍摄地,于1975年10月11日起在全国广播公司(nbc)首播,截至2016年5月21日第41季完结日已播出808集,是美国电视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之一。
节目原本名称为《nbc的周六夜》(nbc's saturday night),saturday night live这个名称与abc同时段的短寿节目名称撞名,所以直到该节目被停播,nbc才使用此名称。直到nbc于1976年更动名称为止改名后的第一集于1977年3月26日播出。
▲chris rock
很多著名的喜剧演员都是演snl出身,诸如chris rock,will ferrel,julia louis-dreyfus,eddie murphy,mike myers,adam sandler这些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都曾经是snl的卡司成员。
非常走红的tina fey和amy poehler也是由snl起步,有了自己的剧集。tina fey甚至是snl 30多年历史上的首位女性主笔。她一手打造的30 rock正是以snl为背景的。
▲tina fey
snl最大的特点是结合当下最热点话题,用恶搞的小品来针砭时事,可以视其为流行文化的一面镜子。由于snl播出时间段较晚,所以尺度相对大一点,恶搞的笑料从来也不缺乏话题。
每集snl都会有一位表演嘉宾和一位音乐嘉宾。表演嘉宾会参与到小品的表演中,往往能让人看到该嘉宾不同的一面,并且这样的喜剧表演也是其演技的试金石。而音乐嘉宾通常是当下当红的歌星,会进行现场表演。
▲克里斯汀·韦格
tina fey和克里斯汀·韦格是现代喜剧明星的代表。
另一个在电视中暂露头角的喜剧明星是戈尔迪·霍恩。霍恩借助喜剧电影《迷汤女郎》( there' s a girl in my soup)(与以《粉红豹》(pink panther)闻名的彼得·塞拉斯联袂演出)、《香波》( shampoo)和《小迷糊闯天关》( foul play)从电视喜剧秀《哈哈笑》转战大银幕。
同时,电影分级制度允许喜剧电影更加大胆和搞笑,喜剧电影爆出许多f字头、裸露和航脏镜头。
▲《陆军野战医院》
《陆军野战医院》(mash)是一部主流喜剧电影。它以朝鲜战争为背景,描写青年们偷窥女人洗澡。《香波》( shampoo)则是以尼克松选举为时代背景,描写一个理发师假装是同性恋的政治喜剧。《国家讽刺之动物屋》( 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推动了大学招生,并告知美国人如何举办一个好的“古罗马长袍派对”。
电影的世界是公平的,很多平凡人借此登上了顶峰。
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的那些崭露头角的电视编剧吗?他们在70年代已经头角峥嵘了。
▲《大笨蛋》
- 导演卡尔·雷在《大笨蛋》( the jerk)中与演员斯蒂夫·马丁合作了一把。他还执导了《噢,上帝!》(oh,god!)
- 梅尔·布鲁克斯编写并导演了电影《新科学怪人》(young frankenstein)。他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尼尔·西蒙是创作出《单身公寓》( the odd couple)的成功编剧,他凭借《再见女郎》( the goodbye girl)获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拉里·吉尔巴特则因改编剧本《噢,上帝!》获奥斯卡提名。
- 伍迪·艾伦是20世纪70年代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有大胆的科幻喜剧《沉睡者傻瓜大闹科学城》( sleeper),以及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安妮霍尔》( annie hall)和《曼哈顿》( manhattan)。
▲《巨蟒与圣杯》
与此同时,特里·吉列姆执导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巨蟒与圣杯》(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本所超爱这部电影!!!
还有三部喜剧电影很出色:
《美国风情画》( american graffiti)
《妙亲家与俏冤家》( the in-laws)
《求婚妙术》( a new leaf)
拜金主义的20世纪80年代:放开雅皮士
雅皮士(yappies)的时代,灯红酒绿、物欲横流。银幕中的人物很多时候也在醉生梦死。
保罗·马祖斯基将经典的法国电影《布杜落水遇救记》(boudu saved from drowning)翻拍成了控诉富人阶级的《乞丐皇帝》(down and out in beverly hills)——在交易场所,一个富有的男人(丹·克罗伊德)和一个贫穷的男人(艾迪·墨菲)被迫交换身份,最后他们联起手来让那个破坏他们生活的贪婪亿万富翁破产了。
▲《乖仔也疯狂》
《乖仔也疯狂》(trading places)是汤姆·克鲁斯的成名作。他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将自己的家变成妓院的青少年。从中他不仅仅得到了女孩儿,还可以赚钱去修父亲的汽车,并买回他家的“鸡蛋”,这甚至还帮他进入了商学院。
约翰·休斯编写并导演了经典的《落难见真情》( trains and automobiles),在片中由斯蒂夫·马丁扮演的狂躁雅皮土和由后来伟大的约翰·坎扮演的疯狂销售员被困在路途中。
多年后,《预产期》(due day)也开采了这条喜剧大河。
▲《预产期》
约翰·休斯同样也是青春喜剧大热的推动力之一。
《春天不是读书天》( ferris bueller's day o)触及的是“金钱无法换来幸福”这一主题,但是,大部分青春喜剧探讨真正的青少年问题——爱情、疏离、帮伙。从《十六支蜡烛》( sixteen candles)到《粉红佳人》( pretty in pink)再到《早餐俱乐部》( the breakfast club),一部比一部精彩。
▲《早餐俱乐部》
约翰休斯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假期历险记》( national lampoon's vacation)、《欧洲假期》( national lampoon's european vacation)。
凭借《月色撩人》( moonstruck)和《当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浪漫喜剧在这个十年里东山再起,这股潮流一直持续到90年代。
▲《空前绝后满天飞》
你还可以看看:
《回到未来》( back to the futher)
《百万金臂》( bull durham)
《捉鬼特工队》( ghostbusters)
《空前绝后满天飞》( airplane!)
《美人鱼》( splash)
20世纪90年代——繁荣期:全家欢喜剧
这一时期有线电视普及,网络普及。令人作呕的喜剧摇身变成了凤凰,引领着风潮!
▲《电子情缘》
翻拍《街角的商店》(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而成的《电子情缘》(you’ ve got mai》是对标志性的美国在线电子信件的致敬。新作中,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强强联手。
▲《落跑新娘》
并驾齐驱的是电影票房冠军茱莉亚·罗伯兹的一系列浪漫喜剧:《漂亮女人》( pretty woman)、《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my best friend's wedding)、《诺丁山〉( notting hil)和《落跑新娘》( runaway bride)。
“周六夜现场”继续生产在电视里半红不黑、但在银幕上大受欢迎的明星。
- 亚当·桑德勒凭借《婚礼歌手》( wedding singer)首次触电大银幕。
- 比尔·默瑞也在《天生一对宝》( what about bob)中一展星光,还有在现代才获得认可的《土拨鼠之日》( groundhog day)。
- 达纳·卡维和麦克·维尔斯将《反斗智多星》( wayne' s world)这种“周六夜现场”的框架,改变为成功的专营。
▲《土拔鼠之日》
金凯瑞成为大制作、粗俗和奇异喜剧之王。
从《神探飞机头》(ace ventura: pet detective)开始,他在一个十年里持续占据票房冠军的位置。
金凯瑞代表作有《变相怪态》( the mask)、《阿呆与阿瓜》(dumb& dumber)、《大话王》(liar,liar),以及向他的偶像著名喜剧明星安迪·卡夫曼致堂的《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
▲《月亮上的男人》
在摄影机背后,法拉利兄弟也非常搞笑,甚至更加“惊世骇俗”!
没有人回避恶心的、夸大其词的、诱人发笑的形体幽默,比如《我为玛丽狂》里的“拉链场景”。
拉利兄弟编写并导演了《阿呆与阿瓜》,未得到正确评价的《王牌保龄球》( kingpin),还有经典的《我为玛丽狂》( there' s something aout mary)。
▲《我为玛丽狂》
四大象限电影大获成功。
四大象限电影的目标受众是25岁左右的人群。我认为他们的电影老少咸宜。《小鬼当家》( home alone)一直以来是最受好评的喜剧大片之一。
你还可以看看:
《城市香巴拉》( city slickers)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上班一条虫》( office space)
《谋杀绿脚趾》( the big lebowski)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千禧年”:男性喜剧崛起
女士们在千禧年风头正劲。
▲《律政俏佳人》
- 瑞茜·威瑟斯在《律政销佳人》(legally blonde)中暂露头角,并在《情归阿拉巴马》( sweet home alabama)延续浪漫喜剧的神话。
- 桑德拉·布洛克曾在20世纪90年代凭借《二见钟情》( you were sleeping)受到关注,并在《特工佳丽》(congeniality)中再次聚攒起人气。
▲《二见钟情》
但是——
男士们重新夺回了政权。
浪漫喜剧开始以男性视角出现。
得益于强大的工作组、男性喜剧演员和互帮互助走向成功的兄弟会,男性喜剧出现了。
从《拜见岳父大人》( meet the parents),到《婚礼傲客》(wedding crashers)到《忘掉莎拉·马歇尔》( forgetting sarah marshal)再到《一夜大肚〉( koncked up)。
▲《婚礼傲客》
我们不由要问:
这个男人能长大吗?他会找到真爱吗?
由男性主导的喜剧,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形成一个由男性喜剧演员组成的小组,小组成员彼此出现在各自的影片中,多数情况都是r级影片——
- 杰克·布莱克《摇滚校园〉( school of rock)
- 杰克·布莱克,小罗伯特·唐尼,本·斯蒂勒主演的《热带惊雷》( tropic thunder)
- 本·斯蒂勒,欧文·威尔逊《拜见岳父大人》( meet the parents)
- 本·斯蒂夫,文斯沃恩《疯狂躲避球》( dodgeball)
- 文斯·沃恩,欧文·威尔逊《婚礼傲客》( wedding crashers)
- 文斯·沃恩,卢克·威尔逊,威尔·法瑞尔《单身男子俱乐部》(od school)
- 威尔·法瑞尔,斯蒂夫·卡瑞尔,保罗·路德《王牌播音员》(anchorman)
- 斯蒂夫·卡瑞尔,保罗·路德,赛思·罗根《四十岁的老处男》(the 40-year-old virgin)
- 赛思·罗根,贾森·西格尔《一夜大肚》( koncked up)
- 贾森·西格尔,保罗·路德《我爱你》( i love you)
- 贾森·西格尔,乔纳·希尔,拉塞尔·布兰德《忘掉莎拉·马歇尔》(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
- 乔纳·希尔,拉塞尔·布兰德《前往希腊剧院》(get him to the greek)
▲《宿醉》
但是最终票房,r级喜剧的赢家且仍然是冠军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宿醉》( hangover)。
在这些幼稚男之后呢?很多由女性统领的r级喜剧开始大卖。(以后我们再谈“r级女人”)
你们还可以看看:
《博物馆奇妙夜》(night at the museum)
《冒牌天神》(bruce almighty)
《分手男女》(the break-up)
《假结婚》(the proposal)
《预产期》( due date)
至此,三篇好莱坞喜剧发展史算是全讲完了,往后我们会将“21世纪新喜剧”作为一个专题单独拿出来讲述。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