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阮郎归》
秦观
宫腰袅袅翠鬟松,
夜堂深处逢。
无端银烛殒秋风,
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
星河沈晓空。
陇头流水各西东,
佳期如梦中。
《阮郎归》这个词牌,原来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东汉时期,有两名男子,一个叫刘晨,一个叫阮肇,他们在天台山采药时迷了路,被路上偶遇的两位仙子邀请至家中坐客,过了半年,他们回到自己家,发现子孙都过了七代。
所谓,山中一日,世上千年。
传说归传说,但这个词牌名被许多词人借用于抒发离别,苦等,守候,怀念之情。而这首《阮郎归》则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所作。
他虽为苏轼门生,但却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以词闻名,风格上,多以女性的角度抒发情感。
这首《阮郎归》是他写于晚年时期的离别之词,哲宗继位后,“新党”执政,他先后被贬至杭州、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地。
在离开处州,前往郴州之际,他回首过去的情缘,对比当下的落寞,带着满心伤恨,郁郁离去。
相传就在他被贬时期,为了照顾母亲,还曾特意买了一名19岁的侍女,并纳为小妾,结果没多久,他被贬至杭州。
他写信让对方的家人把她接回老家,谁知,当他到了杭州后,那名女子竟追随而来,可惜,没多久,他又被贬至处州,而且,还不能带家属。
面临再次离别,女子哭得肝肠寸断,最后削发为尼。
秦观为她写下一诗,名为《遣朝华》:
夜雾茫茫晓柝悲,
玉人挥手断肠时。
不须重向灯前泣,
百岁终当一别离。
随后,他在前往郴州的路上,认识了一位花容月貌人艺妓,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遗憾的是,他还得去下一站报到,共度了几日春宵,只得再次伤感离别。
为此,他又写下《鹊桥仙》,恰与《阮郎归》前后呼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倒是应了柳永的那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只是,秦观因无奈,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安抚自己的相思之苦,却被后世无情的人,当作虚情假意的个性独白。
回顾他的一生,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因此,他的才华得到了苏轼的器重,收为门生,引荐为太学博士,官至秘书省,兼国史院的编修官。
他的一生作词一百多首,写诗430首,文集250多篇,他把他的学识都融入到笔墨文卷里,也把他的才情献给了那些擦肩而过的女子,在她们心里,留下了一份难以忘怀的情意。
但是,这些因事业四处奔走的男人,漂泊不定,常感迷茫,更害怕孤独与寂寞,一段露水情缘,都能给内心带去一丝暖意。
然而,对于多情的男人来说,情为何物?离开了这个女人,还会遇到下一个更动心的女子。离别,不过是一时的伤感,写一首词,怀念一下而已。
古时,在仕途上不得志的男子,只要样貌俊朗,还写得一手文采,情场上还是很吃香的,所以,别说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多读书,学学诗,让自己成为才华横溢的人,再不济,也还能收获异性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