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疫情增加了我与自己独处的时间,于是,断断续续看了一些纪录片,然后就很好奇,朋友们都在看什么?
朋友们的推荐都很有意思,即便是推荐同一部纪录片,不同职业的观看角度也不一样。而那几个身材超赞的健身狂魔,大都在看美食纪录片;在美术馆工作的同学大都喜欢看没那么多人来人往的音乐类的纪录片。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kevin,他的职业很有趣,他是电影买手,他推荐时把那部纪录片背后的几十年的历史讲的通通透透。
朋友们的回答和他们日常给我的印象有点微妙的小冲突。这些精彩漂亮的人,平时让我感受到的是——或安静淡然,或言行大胆无忌,或热烈似火,或强硬理性,但是他们推荐的纪录片,是他们在独处时为自己选择的陪伴,都蛮有意思的,能感受到他们心底的柔软与强硬。
01 /《坂本龙一:异步·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首演》 ryuichi sakamoto: async at the park avenue armory,2007,推荐人:未闻
“很难说《异步》是一部形式完整的纪录片:2017年坂本龙一为新专辑《async》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的veteran’s room 举行了两场演奏会,《异步》其实就是对表演的实况记录而已。坂本龙一以声响营造了一种比静谧更深的静谧,让人如在太空或子宫漂浮。虽然名字叫“异步”,但坂本龙一的音乐和视觉图像的结合让人深受启发,两者像赋格一样交织缠绕,达成了单一感官很难获得的复合体验。”
02 /《听风的歌》 heima,2007,推荐人:高鹏
“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音乐纪录片与冰岛风光纪录片。影片用诗意的镜头和悠远的音乐,记录了著名后摇乐队sigur rós在家乡冰岛各个村镇上举办的系列免费音乐会。他们每一场的乐音飘荡在教堂、废弃工厂、小镇表演厅、空旷无人的荒野寂境。钢琴,木吉他,提琴,小号,甚至是石块之间的撞击声,这些原始的音色都在sigur rós创作下,编织出最接近自然与家乡气息的感觉,打动着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的人们,或驱车或徒步地纷纷赶往演出场地,将自身放逐在冰岛的边疆。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给影片‘heima(回家)’赋予了‘向本源与纯朴回归’的含义。
我想不论音乐还是其他创作,发现并满足人们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在影片里sigur rós乐队的音乐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
03 /《行星》the planets,2019,推荐人:崔丹
“我喜欢《行星 the planets,2019》,多了解宇宙和‘我’不易得抑郁症,正好有4k高清也看着过瘾。”
04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1969》woodstock,1970,推荐人:廖晓玲
“只有它在暗淡了的记忆里依然闪闪发光,它让我闻到了当时飘散在空气中的味道。”
05 /《华氏911》fahrenheit 9/11,2004,推荐人:大叔
“这个纪录片让我想到的香水是:zoologist 的‘霸王龍',充滿戰爭的煙硝味。客观多面的报导极其重要,当第四权也被操控的后果极其恐怖。反思人与人之间互信的重要,避免互相仇视对抗而牺牲。”
06 /《奇异恩典》
amazing grace,2018,推荐人:kevin
“它的人物主角是灵魂歌后aretha franklin,这部纪录片真正意义上算是一个演唱会纪录片,但它有着一段特别的故事。1972年的时候,aretha franklin决定去录制一张福音专辑去歌颂那些在她童年时期留下深深烙印的福音音乐,这时的她已经凭借多张流行冠军单曲多次夺得格莱美大奖。她不仅仅选择在一个浸会教堂进行现场录制,还请来了著名福音歌手james cleveland和南加州唱诗班与她合作,并且邀请了现场观众 。同时华纳电影公司聘请了那时还在事业上升期的著名导演sydney pollack《逃出非洲》来录制这场“演唱会”。
对电影制作稍微有些基础知识的人都是知道,声音和画面是分开录制的,而将两者在后期制作中完美吻合的,是拍版。而70年代的时候一卷电影胶片最多可以录制10多分钟画面,但一场现场演唱会专辑的录制不可能为了纪录片的拍摄始始停停,于是电影摄影师只能不间断的换胶片进行录制,结果就是一卷又一卷没有声音参照点的胶片。在后期制作中为了可以将音轨和画面同步,制作团队还特意请来了唇读专家帮助电影剪辑师。即便如此,长达20多个小时的录制最后只能勉强整理出153分钟的可用的素材,这是完全不够用来剪辑成一部电影的,于是这个项目从此被雪藏。
快进至1990年,现今纪录片的制片人alan elliott当时还在大西洋唱片工作。在那里,他听闻了这个项目,再通过朋友介绍,elliott认识了pollack。但90年代的电影后期制作技术还是无法解决这个音影不同步的问题,我们再快进至2008年,pollack因癌症去世,他的团队同意让elliott来接管这个未完成的项目。这时候电脑技术发达,final cut pro和avid数码剪辑软件已经成为行业指标,终于elliott将能找到的13个多小时的素材在近40年后修复成功。好事多磨,这部影片在接下来的10年间又被官司缠身,多次全球首映被迫取消,直到2018年才得以在纽约与观众见面,接下来在2019年柏林电影节举行海外首映。
幕后故事讲完了,《amazing grace》这部演唱会纪录片就像一个时间胶囊一样,带我们回到了70年代的美国,目睹当时人们的穿着和风采,尤其是黑人社会福音教堂的景象。当然更主要的,让我们再一次被歌后aretha franklin穿越时间空间和灵魂般的歌喉所震撼。”
07 /《absolutely fashion: inside british vogue》2016,推荐人:christian.y
“这是一部描述《vogue》uk 上一任主编alexandra shulman统治下vogue办公室日常运作状况的纪录片,与大名鼎鼎的描写美国版《vogue》编辑部故事的《9月号》不同,这部片子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但却精准捕捉到了英国版编辑们的日常状况,一样的狗血,一样的鸡飞狗跳,一样的意难平,而且有趣的是这部片子采用了第三人称描述的方式,导演也很机车,所以画面很有趣,不像常规的纪录片那么无聊。
虽然包括主编shulman以及时装总监lucinda chambers都已经离开了,但在这部片子中,你可以看到她们确实是天生做杂志的料,对视觉无与伦比的把控力,shulman更是在得知美国版vogue会和自己撞封面时,在下印厂的前一刻,更换了所有内容,确保自己的封面先出,那种判断力和勇敢的做派,非常惊人。
为了更好地保密100周年封面人物kate王妃,还硬演了一出假封面的戏码,和设计组的同事热火朝天地讨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选择,封面曝光后,那个机车导演,当面问这位主编,你现在觉得尴尬吗?
这位霸气的女士,当然不会觉得尴尬,一点都不………..”
08 / 关于服装与时尚的四部纪录片推荐人:刘芳
“这四部纪录片我都是在b站陆陆续续看完的。
1、《艺术、热情与权力:皇家收藏的故事》art, passion & power: the story of the royal collection,2018
这个纪录片让我想起我们俩在伦敦读书时,周末一起逛艺术展馆,一边看画,一边聊英国皇家八卦、艺术史、人们的穿衣方式,总之轻松有趣。
2、《getting dressed in the 18th century》
我是服装设计师,从本质上说,我是做衣服的人,所以对我而言,人们的穿着感受非常重要,衣服不能只是看着好看,也要穿着感受好。我做礼服,所以喜欢研究女性时装史的节目,而且对她们怎么三层外三层穿衣服非常感兴趣,了解她们的感受很重要。
3、《absolutely fashion: inside british vogue (2016)》
咱们以前逛街时,经常路过英国版vogue的编辑部,我非常喜欢英国版的版式。不同国家的编辑部日常,很类似又截然不同,我对编辑们的关注焦点感兴趣。
4、《the red carpet issue》我是做礼服的呀,自然很关红毯发展史和红毯上的争奇斗艳。很多看着好看的装扮其实是整体看着‘没做错’的装扮,就是各个方面都对了,选择的衣服款式、面料、颜色适合那个女明星,同时化妆、发型、各种配饰也没出错。”
09 /《阶级与文化》
melvyn bragg on class & culture,2012,推荐人:洛梅笙
“这个纪录片,事实上我很久之前看的了,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其中有人说,很多年前我曾说过,如果你给别人钱,他们看不起你,但是如果你不给钱,他们还是会鄙视你,我不知该如何应对。我觉得这里面说的可能很能代表中国目前给人的印象,也就是人往往是以貌取人,比如通过衣饰外貌,生活方式,行为举止来判断你的出身,以及你应该得到的尊重,但这条法则在目前的中国似乎不起作用,反观之中国目前给人一种无阶级但似乎又有阶级的暧昧状态,整个社会的文化,似乎也体现了这种混乱,跟保罗福塞尔的《格调》对比阅读,挺有意思的。”
10 /《打破沉默》
broken silence,2002,推荐人:牛明昱
trigger warning 触发警告:
腾讯视频已经买入《打破沉默》版权
“给大家推荐一部关于女性遭遇性暴力的纪录片:《打破沉默》。
片头第一句话:在英国,每6分钟就有人被强奸。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我不知道这个数字是多少。即使这个数字可以统计出来,许多因为冷暴力、软暴力而不得不屈服的女性又有多少,更加没办法统计出来。
还有那些被污名化的女性,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被称为‘仙人跳’的那个姑娘。一年又一年的三八节,女性都在被讴歌。讴歌两个月,到了母亲节,女性地位陡然拔高起来,母性被更强烈地称赞。
但那些匍匐在地的,那些在黑暗里行走的,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女性,她们的声音没有人听到,甚至没法发声。说出来你就脏了,会被污名化。
《打破沉默》告诉我们,与其让伤害摧毁了你的生活,不如自己勇敢地站出来,打破沉默,说出一切。
伤害与你形影不离,既然躲不开,就积极面对,不要怕。片中朱丽叶说:我没有做错任何事,这不该发生在我身上。我们都没有做错任何事,心无阴霾,当然可以勇敢地面对阳光,打破沉默。”
11 /《打破沉默美国鸿沟:从奥巴马到特朗普》、《nasa的幕后故事和秘密》
america’s great divide: from obama to trump,2020 / la nasa,coulisse et secrete,2018. 推荐人:李先生
“最近看了frotline pbs热门的 《america’s great divide: from obama to trump》 从obama和trump的私人恩怨,讲到互联网下的假新闻与民粹、选票政治等等如何割裂美国。但你文章里要谈论政治的话是不是不合适?有风险?轻松点儿的,我推荐法国五台做的 《la nasa,coulisse et secrete(nasa的幕后故事和秘密)》纪录片完整讲述了58年因为冷战苏美争霸而创立的nasa 历经阿波罗计划登月建skylab,还有发射和维修哈勃望远镜好多事儿的背后故事,也讲了很多nasa经历的失败和悲剧。我觉得是对nasa感兴趣很不错的入门纪录片,因为算是全面而着重nasa本身的历史和处在这历史中的很多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
12 /《美之壶》
美の壺,2006,推荐人:flea zhang
“推荐一部日本的纪录(系列)片,来自日本nhk电视台的栏目《美之壶》。从2006年开播至今,以每集30分钟的周播形式,已播出超500期。
本片取材包罗万象,大到一座城市、建筑 (京都巷弄、函馆坡道),小到掌上玩物(将棋、钻石),全方位向观众解析何谓日本的‘匠人精神’和‘造物之美’。
标题中的“壶”字, 包含两层释义: 一层是日语中的‘关键/要点’,所以每集中,都会提炼出介绍主题的各个要点所在;另一层。来自中国《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在这个古代神话传说中,大概说的,就是壶中仙境,、别有洞天(见右图黑白刻版),所以在节目置景中,有一副字画,上书 ‘壶中天’三字,表示节目以小见大、包罗万象之意,侧面看出日本对于中国汉唐文化的汲取与继承。
又及,本片片头及副标题中出现的所有手书文字。均出自日本当代国宝级书法家紫舟女士。其作品已被全球多国博物馆收藏。日本各大电视台、政府机构、寺庙等重要地方的题字,大多也是紫舟女士的墨宝。上一版《美之壶》的片头,也是直接录制了紫舟女士的现场书写为素材。不过,被我国某主流纪录片电视台"借鉴",画虎类犬,在此不表。
每期《美之壶》由‘男主角’ 与 ‘天声’的对话引出话题,现任‘ 男主角’ 是日本帅大叔演员草刈正雄,‘天声’姐姐为美女演员木村多江。草刈大叔多以‘好奇心旺盛的大宝宝’形式出现,再由木村贯穿全片进行细致讲解,配以多位匠人对主题的采访与解析,最后回到恍然大悟的草刈大叔做收尾,诙谐幽默中,又能让人在‘壶口’中,窥见日和之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开头,爵士乐爱好者就能听出是来自 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 的神曲‘moanin’,全片配乐大多选自美国殿堂级爵士乐大厂 bluenote (2007年 bluenote 还发行过本片专属的音乐选曲合辑),辅以美国民谣或者 1930 - 50's 的摇滚乐。日常涉猎日本影剧的人,对这种 ‘西洋情调’的 bgm 会非常熟悉。配以情节推动和摄影运镜,,你会发现《美之壶》中配乐的节奏和曲调都选得极其高明、妥帖至极,而不是采用大量的打硬光、慢镜头,和让人不适、故意拔高恶俗煽情的口白等。本片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你度过一段充实、惬意的30分钟。
13 /《9月刊》
the september issue,2006,推荐人:zeppelinw
“它讲述了vogue杂志的9月刊的筹备过程。每个年轻人都曾对时尚圈充满幻想与好奇,特别在时尚杂志黄金时期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由于自己身边就有在时尚杂志做主编、专题总监或编辑、时装编辑的朋友,多少了解他们浮华(浮夸)背后的辛苦。但我毕竟没有机会真的参与一本杂志从选题策划到关书的全过程。《9月刊》给了我这样一个一窥‘全程’的机会。时尚行业充满了激情,但也满是妥协,能在失落之后,转身重新充满激情地再次拥抱时尚,投入工作,才是真正的‘时装精’吧,比如片中因被anna wintour否掉方案的沮丧而又无奈的格蕾丝。鬼知道她与女魔头共事的近30年里,与其battle了多少次。”
14 /《现代艺术大师》
modern masters,2010,推荐人:姜啸然
“这部bbc的《现代艺术大师》详细介绍了四位现代艺术大师马蒂斯、毕加索、达利和安迪·沃霍尔,不只是他们的艺术,还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是如何改变了艺术和我们的世界的。
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纪录片把这些“看不懂”的艺术讲得让人看得懂了,还让人知道它们的厉害。是纪录片的主持人alastair sooke,他是一位艺术记者与评论家,用他的话说这几位艺术家是艺术‘泰坦’,看完之后,就觉得他的话不为过了。纪录片的节奏比较快,层层推进,让人很难走神。”
15 /《最美不过菜市场》2015,推荐人:时装贫道
“最近在追这个。一集10分钟左右,纪录片就是殳俏约着当地的朋友一起逛菜市场。我自己是喜欢菜市场多过超市的人,菜市场里有更新鲜的食材,也有人情味儿。在这个背景里,陪她逛菜市场、吃小吃、买食材、烧菜的人里,有钢琴家、演员、导演、美食作者,都是热爱食物与生活的人。下半年,我希望能跟亲密的朋友们,一起逛逛菜市场,买菜烧饭,吃吃喝喝,享受夏天。”
16 /《人生一串》1 & 2
2018、2019,推荐人:裘舒舒
“这个片子说的是各种烧烤,你吃过的、你没吃过的、你敢吃的、你不敢吃…… 疫情期间,它让我觉得人间还是充满着烟火气,人间很值得,只要有烤串!”
17 /《风味人间》1 & 2
2018、2020,推荐人:陈左左
“推荐理由…… 就是因为我馋,又不太有空全国各地出去吃,在英国留学之后才能理解食物好吃而且种类繁多是多么重要。所以我总是会挑一些美食类纪录片来看,选中喜欢的美食之后,自己再摸索着去做。”
18 /《人生的果实》
life is fruity、2017,推荐人:十三
“日本现代陶渊明津端夫妇生活纪录片。藉由津端修一夫妇丰富的生活阅历,一幢深居林间的小屋,探索那些深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真正瑰宝。疫情让现代人的生活分成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越发依赖网络,积极线上互动,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远离网络,感触真实的自然生活。这部纪录片正是后者生活的自然体现。落叶归根,这样的生活,让人不怕变老。”
· 转载、合作、请加微信:echoenjoys520 ·
· 公众号品牌形象、页面设计支持:昇stu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