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今天笔者不写cctv1、也不写cctv2,笔者写的是cctv8。注:阅读以下内容可能会引起某些文艺青年的身体不适。
笔者是个喜欢看怀旧影视剧的人,同时也是个喜欢挑战生活状态的人,更是个关心行业的人。好了,手打分割线。
最近偶然一次机会,听矿上同学介绍说,大央视曾经播出过一部涉煤题材的电视剧,名曰《矿山人家》,主要讲述了两个矿工家庭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感情纠葛的展现,塑造了一批努力进取的新时代矿工形象。整部剧看下来雷的他外焦里嫩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说看别的电视剧会心猿意马,那那看这部剧心中只会跑1000只草泥马。
笔者抱着试一试的心里在网上找了找这部电视剧的相关信息,结果是。。。。
相关新闻仅有8条!
收视率?你是在问我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么?对不起,我根本找不到。。。
再看看豆瓣,大写的一个尴尬
演员阵容挺强大、也登录了央视八,怎么看都应该是部走心之作吧?但是却被现实狠狠的打了脸。让笔者来告诉你这是为什么吧:2011年火的电视剧是什么?《甄嬛传》、《步步惊心》、《宫锁心玉》、《倾世皇妃》!现在观众的审美眼光是越来越独特,而你却让我们一帮手拿矿灯和铁锹的井下工人去和一帮飞天入地、一摸电门就能强行突破四维空间的玛丽苏们去拼舌尖上的中国!最近欧洲杯烽烟再起,足坛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有的球员的软肋是右脚、有的球员的软肋是左脚,但我觉得,这部电视剧的出品人的软肋是颈部以上的部分。
在此剧播出前不久就曾有一部石油题材的电视剧在央一热播过,它就是《奠基者》。豆瓣评分7.8,要知道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欢乐颂》也不过是7.3的得分。
“大庆的油、大同的煤”这两样“黑色黄金”可是支撑起上世纪后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可为什么石油剧能火,涉煤剧却鲜有亮点呢?笔者私认为,涉煤剧其实是手好牌,但是打牌的人却按“斗地主”的路子打起了“争上游”!涉煤剧你跟我扯什么感情纠葛、父子代沟的,你应该讲的是:
反腐剧
讲真,煤炭的黄金十年如果拍成反腐题材的电视剧,妥妥的够拍十部《生死抉择》、还富余一部《国家干部》。话说十年煤炭两茫茫,当代煤老板的形象可不再是白大诗人笔下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的模样了,“粪土视金珍,犹嫌未奢侈”才是他们的真是写照。但煤炭的黄金十年给他们带来巨大财富收益的同时,也烙上了深深的腐败印痕。
导演要拍戏都不用去横店,直接来山西取材就行。两年前,山西可是与重庆、石油三足鼎立的三大反腐主战场,仅2014年半年时间便有7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厅局级近30人!编剧写剧本也不用形似江郎了,去秦城监狱逛一圈,必定文思泉涌、走笔如神,“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剧本”。
励志剧
煤炭和励志有哪门子关系?难不成要讲一个类似于《奋斗》里富二代找亲爹的故事?如果你这样想,那笔者只能呵呵了,图样图森破啊。给你看一个现实版的例子:
武星星——中国煤老板界的史玉柱。25岁卖煤起家,观其面相,此子还真有几分《矿山人家》男主之貌。短短几年间身家已然上亿,去阿玛尼扫货是日常工作,收集豪车是业余爱好,最壕纪录是曾一口气买下路虎、法拉利、等七八辆豪车,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况尚少年。
写到此,你一定以为笔者要推的是他的这段“奋斗”经历了。呵呵+1!笔者要说的是,嚯,此子不光有任程伟之貌,还有马云之相、霍金之智、悟空的潜力、乌贼保罗的远见以及著名相声演员于谦父亲王老爷子的显赫家世….
2013年是武星星的人生分水岭,随着货币政策的紧缩与黑色产业链步入下行轨道,他的人生梦魇也来了。煤炭价格一落千丈,银行家习惯性的干起了雨天收伞的差事,曾经把酒言欢的金融机构纷纷找上门来,成为压垮武星星黑金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将名下豪车房产变卖后,依旧负债2亿。我们的励志大戏这才粉墨上演。
这一年,武星星并没有被命运所打垮,东山再起才是他唯一所关心的事情。2013,被称为p2p元年,支付宝、陆金宝等行业巨头纷纷圈地抢户,武星星转身间已然站在了暴风雨来临的前夜。
次年初,武星星杀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市场,搞起了p2p平台,在成功运营半年后顺利被盛大竞购。几个月后,他剑指互联网证券市场,推出众筹模式,并获得巨大成功。2015年,武星星再次发挥了自己比肩乌贼保罗般的远见,在股市大幅跌宕的前夜力挽狂澜,将公司强行业务成功转型。年中的时候他已经成功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互联网天使基金的投资人。
一个励志界的新网红!一个完美的漫威桥段有没有?!武星星的事迹再次证明了一点:在男人追求多苯胺分泌快感的时候谁也别跟他提上限!
家族剧
我将这个版本的故事称为是硬币的b面。
无论是tvb还是大陆剧,演绎家族兴衰史的电视剧作品都是投资方的热门选择,同时也是最容易引起社会认知以及共鸣的题材,从《红楼梦》能成为我国四大名著这点就不难看出。
有关于煤炭引起的家族兴衰史不在少数,《红楼梦》中有四大家族,山西煤都吕梁同样有着自己的四大家族,邢利斌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邢利斌家族可以说“成也煤炭、败也煤炭”,其家族掌舵联盛集团,资产百亿,从风光无限的7000万嫁女到沦为阶下囚,邢利斌本人可谓是尝尽了人生百味。编剧如果脑洞够大的话还能加上一些时下流行的玛丽苏剧情来增加戏剧冲突。
灾难片
这是一个相对沉重的题材,讲真,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更适合拍成电影。如果拍成电视剧就难免出现内容冗长、关注点不突出的情况,《唐山大地震》电视剧版便是前车之鉴。
去年一部《地心营救》可以说给观影者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该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2010年智利33个矿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困地心深处的故事。
《地心营救》剧照
其实我国电影人在5年前也制作过相似题材的矿难剧,片名《幸存日》,由倪大红、陈晓东、李菲儿出演,走的是实力+偶像的路线,同样也是改编自真实矿难事件。整部片子在煤炭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电影片尾老矿工坦然直面死亡法人桥段更是令笔者潸然泪下,但无奈市场反应,也就是票房方面并不理想。
片尾老矿工的直面生死,令观众动容
由此看来,中国影人在这方面影视剧投资拍摄时,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口碑+票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作品面向全社会做推广,而不是简单在煤炭圈内自说自话。
结束语
匆匆十年,煤炭影视作品中,更多展现的是煤老板一夜暴富,挥金如土的形象,而关注其他方面的少之又少。我曾信口跟同学说过,我们煤炭人的故事也能拍摄成武侠剧、玄幻剧、甚至是穿越剧。他问我为什么,我这样跟他说到,金庸老先生对侠的定义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煤炭一线的工人兄弟,流自己的血、舍自己的家,起早贪黑为国家经济做贡献,怎么就不是大侠了?玄幻剧里的剑仙可以开山裂石、飞天入地,我们煤矿工人也能在地下千米深处如常人一般活动自如,也能爆破开山,哪点比他们高高在上的剑仙们差了?笔者就不明白了,一个胡编乱造的《乡村爱情》都能拍完一部又一部,为什么我们煤炭题材的电视作品却显得格外凤毛麟角呢?
讲真,诚然笔者知道,所谓的煤炭黄金十年已经成为历史,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规划的落实,社会对煤炭的关注度也将越来越小。在这十年间都没有好的涉煤题材影视作品出现,那将来再出现的难度只会更大。但笔者也依然希望有中国影人能关注这个“黑色”群体,要知道当代人们住的高楼大厦、坐的高铁动车,哪一样离的开煤炭资源?他们在用双手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脊梁撑起共和国的摩天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