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它的好,其实颇具争议。
豆瓣评分仅有6.4分,刚过及格线,真不算好。
但是,圣丹斯电影节中,它又拿下了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片大奖。
有人爱,有人恨。
有人满口夸赞,有人几次关屏看不下去。
说到底,这部电影太特殊,也太私人。
一般的爱情片,男女主角的性格、职业都给介绍个清清楚楚。
它不。
它把关于主角的所有信息都藏在一个个细节,一短短对话中。
比如,女主角茱莉。
关于她拍电影的梦想,是在她一次又一次的聊剧本过程中呈现的。
关于她良好的家教,不谙世事的性格特点,是从其母亲的保护中表现的。
换言之,茱莉就是个像天使一样纯洁无暇的女生。
男主角安东尼。
出场十几分钟,你几乎看不到有关他身份的任何信息。
长相不讨喜,没什么特殊的魅力,倒是烟不离手,常年烟雾缭绕,时不时的问茱莉借钱。
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却偏偏吸引了茱莉。
两个人认识,是在酒吧。
茱莉遥遥的看着他,拿着相机拍他,和他搭话。
她聊自己关于电影的剧本设定,他在一旁表示认同。
那一刻,是爱情。
爱情的起初,都挺美好的。
但是,爱情的进展,却并不是都能很顺利。
影片用了几段船戏来表现两个人的感情进展。
虽然情欲弥漫,但其中的暗流涌动简直能看得人一身冷汗。
第一场,他们刚刚住在一起。
他从巴黎刚出差回来,给她带的礼物竟然是情趣内衣。
他躺在床上,等着她换完内衣回来。
这一幕,就像是一只狼等着小羊羔自己落入陷阱。
果然,小羊羔回来了。
羞涩,娇俏,怯怯的蜷曲着身子,裹在了被子里。
“茱莉,你真是个妖精”。
第一次的情事,他胸有成竹,她小鹿乱撞,丝毫不知自己正在落入陷阱。
第二场船戏,她已经彻底落入了他的牢笼。
在此之前,她已经知晓了他的身份。
一次聚会,安东尼的朋友趁着安东尼离开,不怀好意的看着茱莉。
问她:“我觉得你应该不吸毒?”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朋友的眼神更加没有善意了。
“我在努力思考你们两个究竟哪儿合适,
一个是习惯性的海洛因瘾君子,一个是受训扶轮社员”
这是茱莉第一次得知安东尼的身份,是个瘾君子。
之后没过多久,他们的住处就遭到了劫掠,茱莉的钱啊珠宝啊都被洗劫一空。
很明显,自然是安东尼欠债吸毒所导致的。
尽管知道了真相,但是茱莉还是没有逃。
她跟着他去外地,住进陌生的房间里。
以屈辱的方式趴在床上,被他脱去鞋袜,分开双腿……
这一次,她完全的落入了他的坑里。
如果说第二场船戏让人觉得诡异的话,那么第三场船戏便是让人不适了。
配乐声尖锐,刺耳。
画面上甚至根本看不到安东尼的身影,只有茱莉笑着,沉浸在刚刚结束的情欲中。
明知是危险,她还是扑了进去,甘之如饴。
这段感情,让她愉悦。
知道他是瘾君子缺钱,她就问母亲借来钱给他。
知道他不愿说这些事,她就假装自己也不知情。
她把这些,叫做爱。
有时候,爱能成就一个人。
更能毁灭一个人。
茱莉寄希望于拯救安东尼,但反而是安东尼毁了她。
下一场船戏,茱莉的对象已经不是安东尼。
面对床前的陌生男子,她冷静而自持,早已经不是当初羞怯的小女孩。
安东尼的出现,打破了她的纯真。
安东尼的堕落,让她跟着跌入泥潭。
她和陌生男人厮混,频繁出入酒吧。
仿佛是报复安东尼的堕落,也仿佛是想要证实自己和他是一类人。
但是,只要一在安东尼身边,她依旧移不开视线。
看到安东尼犯毒瘾的样子,她依旧瑟瑟发抖。
影片结尾,安东尼死了。
他注射毒品过量,没有抢救过来。
老实说,他的死并不值得可惜,从影片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的结局。
但是让人心疼的是,茱莉从遇见他后的一系列变化。
遇到爱情,本应该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
单纯的她全身心的爱着安东尼,近乎盲目,几近臣服。
当得知他的毒瘾后,她曾试图拯救他,也曾下定决心戒掉他。
但是,安东尼仿佛在她的心口留上了烙印。
她不仅没有戒掉他,反而随着他的死,一起埋葬了曾经的自己。
影片结尾,茱莉面容憔悴,神思恍惚,提到电影梦想也没了最初的喜悦劲儿。
这段感情,已经彻底毁了她。
《纪念品:第一部分》所呈现的是一个女孩因为爱情而走向毁灭的全过程。
“镜子”的元素在影片中不时出现,每次的构图都很巧妙。
透过这些镜子,我们都成了这段感情的窥探者。
窥探着它的开始,它的绽放,它的消亡,它给女孩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虽然影片节奏缓慢,沉不下心思来根本看不下去。
但是,一旦沉下心思来,就会被这场超私人的窥探体验所折服。
替女孩担忧,害怕她落入危险,也替她觉得惋惜,心疼她最后的毁灭。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导演乔安娜·霍格,在此之前几乎名不见经传。
茱莉的饰演者奥诺·斯温顿·伯恩,在此之前更是从来没有演过电影。
身为蒂尔达·斯文顿的女儿,完全是新人的她,处女作就表现的这么好。
不能不说遗传的基因是真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