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毕竟大家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
内心总是充满期待和斗志
这就像“谈恋爱”一样
为什么时间久了就烦了呢?
一开始
大部分人都会感谢公司提供给自己一个平台让自己“大展拳脚”
于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体会着每一次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
然而时间一长,这样的想法荡然无存
因为日复一日的重复和繁琐
尤其是情绪性的劳动比如(客服、销售、医生、教师等)
这些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身心疲惫的时候,回到家里都不想说半句话
有一部日影叫《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名字很有趣,听着就像是“社畜”的口吻
说白了
“社畜”就是指:
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做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
多用于自嘲
这部剧豆瓣评分6.5分
3000多个人看过并打分,想必都是“社畜”吧
01
好好的工作,怎么就厌倦了呢?
- (一) 工作特征
角色冲突:个体在工作中面临的角色定位与实际期望不一致
角色模糊:个体在工作中缺乏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权利、目标等
研究表明,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作倦怠
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当你发现应聘时的岗位定位和实操中是两码事
老板画的饼和实际上干的工作是两码事时,自然会有倦怠心理
男主是一个“东京漂”
求职四处碰壁,然后草率的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当业务员
这份工作对他而言来之不易
所以就算很苦很累,他也会坚持
所以工作时间一长,他自然会有心理落差
男主一直忍受这个公司,还不是因为“穷”(为了生活)
当负面情绪变多时,它就会慢慢影响你的工作状态:
迟到旷工、工作效率低、绩效变差……
男主因为这些被上司骂,情绪反而更低
虽然他很敬业
为人也踏实有礼貌,但业绩不给力
上司动辄呵斥,还会骂他废物、会用脚踢他。
超负荷的工作,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当你发现每天花24个小时都没办法完成时
或是自己的能力范围没有办法去完成它时
你会怎么办?你能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显示:工作超负荷会导致个体产生工作倦怠感
所以在倦怠感这件事情上,你不是一个人
男主青山连续三个月,加班时间超过150个小时
但没有加班工资,工作上有什么疏漏还会被扣工资
所以青山的梦想啊、希望啊、干劲啊
都在被消磨殆尽
02
- (二) 组织因素
提到组织氛围,那就不得不说说组织支持
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举个例子:
一个程序员,如果公司连像样的电脑配置都不准备好,还让你自己带家伙上班,又或者把你的工位安排在靠近销售或者是客服旁边,你会怎么想?
男主一进公司就被铺天盖地的“社训”影响
“迟到10分钟罚款1000元”
“不需要有带薪休假,因为身体会怠惰”
“上司的命令就是圣旨”
“放弃私心,没有心就能继续忍耐”
就这种监狱一样的公司
难怪男主待久了想“自杀”
很多研究都表明,上司的支持会大大降低个体的工作倦怠感
而团队的氛围也会对情绪有所影响
工作上的压力和急躁不敢向外人发泄
转眼就对着家人发泄
男主母亲从老家打来关心的电话
他却完全没有好脾气的挂了
组织变革
某些企业总是在不断的变革
包括裁员、兼并、重组等等
如果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会让很多员工一脸懵逼,无所适从
这种工作不稳定性会让很多人产生倦怠感
男主青山在全片说过最多的话就是
:对不起,非常抱歉!因为没有谈下订单
上司甚至会让他向同事们下跪道歉
就因为上司觉得影响了大家工作的心情
而这期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手相扶
就像是在“划船”一样,反正是大家一起在扛指标
没有点名要我来负责
那我就少出点力
毕竟谁想“赚着卖白菜的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
03
- (三) 个人因素
外控型人格
莱夫库特观点:外控者更倾向于将事情的原因和控制归结于外部的环境
它是由运气、机会、命运所造成的
个人不能预测也无能为力
外控者会在意别人的两个表现:
- 一个是对别人情绪与行为的敏感
青山被污蔑抢了别人的客户时
被上司怀疑人品有问题
并说他是人渣
这让青山丧到了极点
别说什么梦想和希望了
就算是活下去都需要勇气
- 二是对自己行为与情绪的压抑,用来让外界满意
青山每天只要日子过得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好了
休息的时候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上班的时候能少说话就少说话
脸上就写着一个大大的“丧”字
其实这两种因素都会直接导致他产生内在的自责
在工作中,外控者会更关心失败后的恐惧
而不是成功后的成就
一旦得不到及时的反馈与支持
他们会感到焦虑
04
自尊水平
每个个体都有自尊的需要
当我们听到「你不行」、「你太笨」、「你不懂」
这些否认性信息的时候
都会给个体造成压力
尤其是那些自尊心偏低,甚至是玻璃心的人群
会渐渐自认为“不行”
青山的自尊受到重创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失误导致公司蒙受损失
心怀愧疚,所以一切惩罚都会接受
其实还有一部可以对应的日剧《我,到点下班》
该剧用很多公司都会有的“加班”问题
作为切入点
重新审视关于结婚观、黑心企业、孤独老死等切身利益的事情
这两部职场影视算是两个极端
日本现在的环境
导致“职场题材”的影视作品频出
“职场话题”早就是日剧中的常规ip了
当年《半泽直树》中很多经典台词都被人追捧
甚至现在说起还是经典
“一定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绝对不能像机器人一样死板地工作”
“人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其实《半泽直树》很早就告诉大家日本职场是什么样子了
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工作对于人的价值是什么?
估计一半的日本人想不明白
其实“工匠精神”不过是保护自己饭碗的最佳说法
明清文人最讨厌的“匠气”,现在居然受到追捧
有些中国企业学习日本企业管理
不过是学习其黑心罢了
05
电影《不干了,我开除了黑心公司》
里面有一首歌我很喜欢
是说唱音乐:
“周一清晨,好想死掉;周二清晨,不想思考;周三清晨,最为煎熬;周四清晨,略为变好;到了周五,稍展微笑;周六清晨,心情最佳;周日清晨,急转直下”
其实这首歌后面还有一句
“但是,人生其实没有那么糟”
换个工作环境,找到合适的定位
我相信很多人离职的原因,不是因为钱没有到位
而是因为选择了一份工作
除了薪资之外还有太多需要去衡量的因素
这个时候,也许你换一个新的环境
更能激发你的工作热情,发挥你的专长
影片的最后
男主辞职了
他重新打上鲜艳的领带,去见了部长
部长说:
现在的年轻人都吃不起苦,你撂了一屁股烂摊子就想走人?
青山说:
我能吃苦,而且也会努力工作,我会对自己负责,进这家公司有点草率,并不代表我不努力,我要走了,也请部长对认真工作的人好一点!
他留下一句:
“无法轻易找到下一份工作也无所谓,今后我只想微笑着眺望蓝天”
潇洒转身只留下背后暴跳如雷的部长
结语
故事我讲完了
大家回到现实中
看看自己为什么会在工作中感到倦怠
大部分的工作职位
都更看重工作中的经验和执行力
而忽视知识的重要性
人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无论是那个行业,当你工作之后仍然可以接着学习
职场上从来不缺少执行的人
但如何能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还要看自己的专业能力。
青山的妈妈曾告诉他
在父亲失业后,家里的存款一点点减少
她总是会想不如一家人一起去死吧!
但又想到儿子还小,未来还有自己的人生要过!
最终,咬牙坚持下来了
后来,青山的父亲种植了一大片的葡萄园
还在酿葡萄酒
生活依然又酸又甜!
怎么样,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么?
本文由光影青柠檬原创,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希望我专业的解读和独特的见解能帮到给大家,更多话题可在下面评论区继续交流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