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文/马庆云
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碟中谍6》,上映14小时58分钟,票房打破一亿元。这也是《碟中谍》系列电影在内地的最快破亿纪录。《碟中谍4》开始,这个系列的电影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在2012年的市场含量面前,最终取得6.72亿元的票房成绩。
而《碟中谍5》在2015年中国内地上映的时候,则取得了8.69亿元的票房成绩。考虑到2012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屏幕的增量问题,则《碟中谍》系列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并未呈现爆发式增长。
反观这部《碟中谍6》,中国内地屏幕数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在这个基数大幅度提升的数据面前,该片15小时破亿的成绩并不出奇,甚至略显一点“冷静”。基于票房数据曲线图谱预测,《碟中谍6》最终票房可能落脚在11.59亿元上。这个票房增长幅度,与中国屏幕数量的增长幅度大致相同。
《碟中谍》系列电影主打动作和剧情两大元素。主演阿汤哥总能在这个系列的电影中带来追车、打斗、跳高楼等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戏份,被认为是好莱坞的成龙大哥。而该系列电影的另一个看点则是剧情的谍战特工上,它更愿意给大家讲一个较为起承转合的故事,比其它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在剧本打磨上更用力一些。
不过,《碟中谍6》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最大的症结便是剧情上的自我重复。一部已经拍摄了六部之多的电影,我们很难要求它部部创新。但作为娱乐片而言,没有剧情和场面上的创新,则势必面对观众的审美疲惫。对于阿汤哥而言,在《碟中谍6》中确实足够用心,而且有着成龙式的拼搏精神,飙车、跳楼、开飞机,样样俱全。然而,这些动作戏份,在以往的《碟中谍》电影中全部出现过。
因此,《碟6》的最大敌人,便是它自己。无论阿汤哥如何努力,都很难在拆解出来的动作桥段中超过前五部中的个别场面。当观众早已适应了阿汤哥的这些动作打斗之后,可能会对剧情的合理性进行更高标准的要求,一旦影迷升起这种心理,《碟中谍6》反派的智商就捉襟见肘了。
为了给男主角制造各种打斗炫酷的机会,则势必让反派从始至终的出现。这种天然的剧情要求方式,造成只要反派做坏事儿,男主角就必须要在场反抗才行。这种在场性,造成阿汤哥成为全能打手,却也让反派的智商降到零点以下。
在《碟中谍6》中,全部剧情演完之后,我们再返回来看前边的内容,两个大反派真是智商低的让人着急。若是想实现自己的脏弹计划,直接悄悄地干不就得啦嘛,非得惊动特别能打的阿汤哥,而且是特意将这位大哥卷入其中才行,大有非得作死的味道。剧情的不合理,造成《碟中谍6》整个的谍战悬疑剧情,都已经架不住推敲,纯粹成了为打斗而假设的虚假桥段罢了。
这么一来,《碟中谍6》跟吴亦凡、梁朝伟前阵子主演的电影《欧洲攻略》在剧情上,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正派智商在线,反派智商不足,正派跟反派一直打,就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打斗,成为这类戏的最终极看点。当然,《碟中谍6》在动作场面戏份上,是《欧洲攻略》的加强版。但是,在剧情设计上,两者半斤八两。
《碟6》不承担什么深刻的主题内涵,六部电影都是一个内核,为了世界和平而打。男主角之间需要时不时地耍酷一下,而女主角们则需要靓丽的颜色。这也恰好是成龙武打电影的基本套路。不过,成龙电影比阿汤哥多一点喜剧,但成龙也喜欢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主旋律论点作为内核呈现剧情。
该片投资,有中国电影资本介入。因此,主角们最终决战的克什米尔地区,也非常具备讨论价值。在电影中,通过主角们的对话陈述一个事情,若是这个地区被核战污染了,那么上游的中国河流继续流淌,则下游的印度必然遭遇灭顶之灾。看似轻轻松松的一句对白,但电影印度上映的时候,一定会引起该国电影人的注意。中印友好,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说,这是中国电影资本对《碟中谍6》最好的一句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