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昨天(4月10日)是以色列的逾越节,是以色列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逾越节期间,以色列全国都会放假8天,有些大学甚至会放两周的假。而犹太教各个教派根据传统,会有7天或者8天的宗教活动安排,其中最重要的要数逾越节第一天举行的家宴。根据犹太教教义,每一天是从日落开始,到下一个日落结束,和国际当前的日期切换方式不同。所以逾越节的家宴是逾越节第一个重大活动,无论是否是宗教家庭,以色列人都会和家人团聚一堂,共享节日的欢乐。
逾越节的由来是出自圣经中的《出埃及记》。亚伯拉罕的子孙因为迦南出现了饥荒,于是全家迁徙到埃及避祸。多年之后,这些以色列人逐渐沦为埃及的底层人民,被法老奴役。这时,神拣选了亚伯拉罕的后代摩西,并让摩西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脱离奴役的生活。但是事情并没有一帆风顺,法老怎么都不肯让这些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即使神降了九种灾祸在埃及,包括洪水、瘟疫、蛙灾、蝗灾等等。最终,神决定击杀所有埃及人的头生子来迫使法老改变心意,但是又不希望伤害到这些以色列人,于是让他们烤羊羔,并把羊羔的血涂在门框上,这样神在击杀头生子的过程中,看到有涂了血的门框,就“逾越”过去,免得杀错了人,而这正是逾越节得名的来由。就这样,神成功的击杀了埃及全地的头生子,法老不得不允许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马上离开。因为法老的命令很仓促,以色列人来不及发酵面饼,于是就把没发酵的面饼都烤了带着当干粮,匆忙的离开了埃及。
逾越节实际上是纪念这段出埃及历史的节日,也正是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有许多象征仪式。在逾越节的家宴中,会有一盘苦菜象征被埃及奴役的历史,一种由果仁、酒、苹果和肉桂煮成的酱象征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之前所做的砖砌工作,食用一种特殊的未发酵的饼来纪念祖先在仓促离开埃及时、来不及发酵面饼于是只能食用未发酵的烤饼,很有一种“忆苦思甜”的感觉。除了这些纪念性的仪式以外,对于宗教人士来说,逾越节还有一项重要的节前准备活动——除酵(???, chametz)。
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头一日要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出埃及记12:15
在你们各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因为凡吃有酵之物的,无论是寄居的,是本地的,必从以色列的会中剪除。——出埃及记12:19
摩西对百姓说:你们要记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因为耶和华用大能的手将你们从这地方领出来。有酵的饼都不可吃。——出埃及记13:3
上面便是圣经中明确禁止在逾越节期间食用、存储含有酵(???, chametz)的物品的经文。那么圣经中所提到的“酵”又是什么东西呢?这里的酵传统上来说指的是与水接触超过18分钟的五种谷物,包括小麦、斯佩尔特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犹太教认为这些谷物与水接触,极容易产生发酵过程,因此在逾越节期间,禁止食用、持有这些含有酵的物品,还禁止从生产这些含有酵的物品中获利的行为。也就是说,像啤酒、蛋糕、面包这类的食品,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经过这几种谷物长时间与水接触这一步骤,所以在逾越节期间这些含酵的食品的销售也是被禁止的。所以,在逾越节期间,各个商场或者超市都会售卖一种特制的面饼,被称为matza或者matzo。这种饼是由面粉和水混在一起捣成面团,并且在18分钟内就进行烤制,所以在宗教意义上是无酵的。
除了不能食用这些含酵食品,还得“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于是逾越节前是家家户户大扫除的时间,特别是针对平时打扫不到的死角,逾越节前都会进行一次彻底的打扫,以免有任何有酵物品的残留。同时,还要整理家里的各种谷物,主要是面粉,进行彻底的封存。已经打开的面粉暴露在空气中,难免与水分接触导致发酵,这在平时算不上是什么问题,不过在逾越节期间就比较麻烦了。不过好在犹太教也能找到办法——把这些发酵物品卖给非犹太人。
犹太教规定,如果一个人拥有太多含有酵的物品不愿意扔掉,或者扔掉这些物品会给他造成很大损失的话,那么允许他把这些物品卖给非犹太人。具体流程是这样,在逾越节前夕,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整理面粉之类的谷物,把所有可能与酵有关的物品都放在一个盒子、柜子、箱子或者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彻底封死,然后联系社区内的拉比、并授权拉比可以代表自己把这些物品在逾越节期间售出。同时,拉比会跟一个非犹太人签订一个订购协议,一般会以象征性的价格(比如1美元)把一个社区所有的含酵物品售出,并且商定在逾越节之后以相同价格回购这些物品。这样,这些含酵物品在逾越节期间不属于犹太人所有,于是就能够不违反律法。2012年,一位名叫hussein的阿拉伯男子以20000谢克尔的价格“购买”了以色列全国价值1500万谢克尔的含酵物品,成为了当年的“酵王”。近些年来,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以色列还出现了一些网上“售卖”含酵物品的网站,方便那些不能马上找到非犹太人的信徒解决“除酵”的难题,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一种体现吧。
其实从逾越节除酵的这一系列规定可以看出犹太教的两个特点:一是对律法的坚持,二是变通的意识。自从第二圣殿被毁,犹太人被彻底驱逐出巴勒斯坦,犹太人成为失去家园的流散民族。但是历经了将近2000年的流散,犹太文化依然能够得以保存,犹太教起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律法则是犹太教的根。因为有律法的存在和对律法的贯彻实施,犹太人能够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同时犹太教也为律法的实施提供的完整的讲解,包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除酵”为例,清楚明白的定义了什么是酵,为什么要除酵,怎么除酵,要除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除酵……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人有法可依,有例可循,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守法的成本。
同时,在坚持律法的过程中,也提供变通的空间,不让律法成为人们进步、享受劳动成果的桎梏。比如对于“含酵物品卖给非犹太人”这种变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很搞笑,觉得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却体现了重视律法、重视契约的意识。正是因为重视律法,所以希望所有人都能成为执行律法中的一员,而不是撇下这批人打造一个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般的律法。犹太教的这种凝聚了几千年的智慧,其实很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关注微信订阅号:以色列创新(zhongyichuangxin)innonation将为你带来最权威、全面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数据,最新中以跨国投资案例,帮助中国企业和投资方自由高效的连接以色列科技和创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