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看了韩综《家师父一体》,它是由李昇基、李尚允、陆星材、梁世炯四人主持,结伴拜访各类“师父”,并从中感悟人生道理地综艺。内容丰富有趣,也为自己普及了一些“奇怪”地知识,是一档寓教于乐地综艺节目。
其中一期,请了师父卢熙英,她是一个品牌战略家,因为对这个职业没什么概念,也没听过这个名字,所以对这期的期待并不大,看完之后,才发现这是真正可以让自己受益的一期。
01
节目的开始,导演问了四人一个问题:请问你的品牌价值值多少?四人思考了一下,玩笑似地说了一些数目。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也下意识地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连“品牌”都没有,只好作罢。
后来导演解释,品牌价值是具有只靠名字来让人消费的力量。这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商品名称,一个人的名字本身,就能成为品牌,不止是明星,普通人也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并让其产生价值。
比如:
韩国的国民mc刘在石,很多人都会冲着他的名字,去看他的综艺,觉得只要有他在的综艺节目,一定会比较有趣。
他的名字给人一种值得信任的力量,他的名字就是收视保障,这便是他的品牌价值。
还有很多做自媒体的普通人,不管是美食类、搞笑类还是其他领域,都有把自己的个人品牌做得很好并因此获得收益的人。
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想开始,就必须了解什么是品牌?
就像有些人写的文章,总是能够轻易的碰到自己的痛点,并给出合适的建议或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想去关注她,粉丝多了,文章的阅读量多了,收益自然会多,那么“她”便成了一个品牌。
成为品牌的关键是:它是否受喜爱,是否能敞开人的内心。
如此简单的道理,人人都懂,只是该如何做到呢?下面的内容给了自己一些方向。
02
师父通过给四人布置的两个课题,给出了一些答案。
课题一:用自己喜欢的面条,做出“像自己”的料理,通过料理来表现自我。
李昇基做了一份放很多食材的意大利面,来表达自己所涉及的领域多。
师父评价:如果出现比你涉及更多领域的人,你的竞争力就没有了吗?简单来说就是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李尚允做的喜面获胜了,他弄清了主题,没有装饰,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像极了李尚允本人。
品牌推广的基本就是弄清主题,明确知道自己是谁。
知道自己是谁+竞争力=品牌
自己是谁?自己的竞争力是什么?以何种竞争力来品牌推广自己呢?师父的问题总是在一步一步地引导自己去思考。
课题二:用叫做“我”的品牌,做便当。 顾客是工作人员 ,做20人份。
师父让四人准备了纸质的“ppt”,内容:便当的名称、所需的材料及预售的价格,然后加以说明。
师父评价:有真诚,但价格太低,要考虑商业性才行。
品牌的基本是商业。本人的人工费在哪里?一碗的成本是多少?都要考虑在内。
最后李尚允获胜了,他主打的是怀旧情怀,“顾客”有的因为相信他购买,年长的人因怀旧购买,年轻的人因想尝试购买。他的先卖完,顾客评价也不错,所以成功。
销售便当的同时,其实也在销售自己。销售自己是需要沟通和打动人心的过程,对于我来说的我,和对于别人来说的我,我想展示给别人的我,和别人想看到的我,是有差别的,所以需要不停地思考研究。
找到方向,找到竞争力,加上销售战略让自己从中获益,看似简单的几句话,需要自己不断地思考、实践,才有成功的可能。
03
看到这里,不禁对这位师父心生敬意,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说出问题的所在,并给出解决的方法,让人由衷地信服,很好奇她是如何做到的。
最后在师父的家里,看到了她成功的“法宝”:
1.为了记住吃过的菜品,收集的餐厅名片及发票
2.画着这些菜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本子
3.环游世界收集的酒店房卡
之所以做这些,是为了研究它们的差别在哪里,甚至每天在不同的酒店睡,只是为了观看新的装饰,床品使用的是什么?
看到这些令我非常震惊,非常佩服师父这种认真钻研的态度,这正是自己身上所不具备的,对一件事情很少去深挖,总是停留在表面,心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一样,每天翻个十万八千里,缺少对事情的专注,这次真的学习到了,每个成功的人都有她成功的道理。
刘在石就有十年的无名期,作为搞笑人,却没能在电视上出现;作为主持人,却一句话都说不利索,只能不停地道歉。后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才有了现在这个在韩国无人不知的“刘在石”。
很多做自媒体的人也是前期走了各种弯路,认真思考钻研,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就像育儿一样,自己的“品牌”也需要自己去培养,适当地打预防针,请辅导老师,制定目标等,让它好好地发展下去。
写在最后
“像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必须用一道菜来形容,自己应该像“麻辣烫”里的菜,每一样都有一点,却缺少可以作为竞争力的“高汤”。
“这碗汤”需要自己花时间慢慢去熬制,希望未来的某天自己也可以回答:你的品牌价值值多少?这个现在还无法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