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怀着对上帝的虔诚和永恒的信念,贞德几乎靠一已之力拯救了整个法国,她热情、勇敢、坚强,但又有着近乎疯狂的偏执。她忠贞不二的践行着上帝的旨意,以坚定的信念带动和影响了法国军民,并试图将这种信念强加给所有的人,遗憾的是她最终走向信念的极端,并为此失去生命。
贞德注定是一个争议性的人物,虽然她现在被奉为圣女。
《圣女贞德》是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执导的影片,这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大师花了近两个小时来讲述圣女贞德的故事,虽然贞德在法国地位崇高,一直与圣主同行,但在吕克贝松的导筒下我们却能看到一个非常客观且充满人性的人物,贞德不是神而是人,虽然她曾经拯救过自己的国家。长达两个小时的影片需要耐下心来看,如果不是因为想了解这个被法国人追捧的圣女,以及冲着导演和霍夫曼的招牌我也许难以坐得住,故事本身其实并不精彩,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渐引人入胜,从而也使我能够静静地看下去,因为这个19岁姑娘的命运和法国命运在牵着我往前走。
影片的开始交待了1842年法国所处的艰难处境,国力贫弱、军队士气低落、人民对国家丧失了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法国已经是穷途末路,要想起死回生除非有奇迹的发生,而贞德便是这个奇迹。
当贞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教堂祷告和忏悔,在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时她冥冥之中似乎感受到了来自上帝的旨意,但她那时还只是个孩子,似乎还没有感受到身处的环境和肩负的神圣使命,直到她看到姐姐被英国军队残忍的杀害并强奸后才最终坚定了信念,上帝就是派她来拯救国家的。其实谁也无从考究贞德到底是不是真的听到了上帝的旨意,因为贞德后来在被审讯时也绝口不提,所以这一切也都成了谜,虽然很多虔诚的教徒和法国人民相信这是真的,但仍有很多人认为贞德是一种近乎偏执的幻想或者叫做癔症。就像后来霍夫曼扮演的黑衣人在分析贞德所捡到的那把剑时说的一样,其实那把剑出现在她的身边有很多种可能,可她偏偏坚持认为那是上帝赐予的,在我看来贞德其实是有点一根筋的,顽固的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贞德是一个矛盾体,她坚信自己就是上帝的使者,可是这位使者却没能象上帝一样心怀宽容和悲悯,她内心其实充满了仇恨和残忍,之于国家她是英雄,但对敌人来讲却是十足的刽子手,许多英国士兵因为她丧失了生命,上帝见不得鲜血,所以她一有战争间隙便会命令自己和其它士兵一起忏悔,可她勇往直前的杀敌行为无疑让她一次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位自诩上帝使者的姑娘更大程度上只能算是一个战斗英雄和精神领袖。
在观影过程中我不仅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脑海里忽然想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前把“陈胜王”塞进鱼腹以盅惑民心的做法。虽然这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在我内心始终感觉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查理王子顺利登基当上国王后,贞德执意提出要攻打勃艮第时,几乎没有人来支持她,在影片中查理国王和她有一段对话,大意是我们已经取得了国家的政权和部分失地的回归,其它的事情可以通过更加和平更加廉价的外交方式来解决。可俨然已是国家救世主的贞德是听不进劝告的,执意发动了攻打勃艮第的战争,因为她内心仇恨的火焰并没有完全熄灭,查理国王不得已就忽悠了她,把贞德间接的送给了敌人,也让自己成了历史上兔死狗烹的混蛋国王。
如果贞德听信众人劝告,那么她完全可以成为万人景仰的民族英雄。可惜的是,她始终在为自己的信念奋斗。
信念是个非常疯狂的东西,疯狂的可以让人铤而走险。
吆喝一声:本头条号文章均由“天堂荐影院”原创发表,欢迎更多喜欢电影的朋友关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