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97年,一场绑架案震惊台湾。
知名艺人白冰冰之女白晓燕遭歹徒绑架,最终被强奸凌辱撕票。
究其原因,最可怕的莫过于台湾新闻媒体大篇幅的报道,侵害受害者家属的隐私,甚至将歹徒英雄化。
陈进兴、林春生、高天民等三名加害人不仅作案手法残酷且又于逃亡途中犯下多件刑案。
犯人陈进兴落网后,经由dna的比对,证实他在逃亡期间,陆续犯下了19件以上的性侵害案件,可谓罪大恶极。
无独有偶,类似情况的一起案件发生在德国。
迪特尔·德格斯基(dieter degowski),当年的绑匪之一,于2018年在监狱服刑近30年后获释。
随着犯人的刑满释放,这起震惊德国的绑架案又重新的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德国电视台将其拍成了电视剧,极大的还原了当时的整个案件经过。
《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
片名译为《格拉德贝克人质事件》(gladbeck),又名《54小时》。
你也许对54个小时并不是很敏感,这可是将近三天两夜的时间。
一起银行抢劫绑架为何会持续这么久,又为何会演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迷妹带你一探究竟。
随着镜头的拉近,背景里充斥着女人的尖叫声和密集的枪声,这场持久的绑架案件就此开始了。
时间来到了1988年8月16日,周二。
平静的生活中酝酿着无处不在的犯罪。
时间来到8:01,本片一个特色,在每一个发生较大故事情节时,都会交代此时的时间,让观众跟随其时间线看清整个故事。
清晨,一个戴眼镜的办公人员走向熟悉的办公楼,和周围的同事打着招呼。
就在此时,他发现楼下德意志银行的职员正被歹徒拿着枪指着头。
歹徒专注的盯着职员手上的动作,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暴露了。
“热心市民”迅速上楼拨打了110。
两名警察在“热心市民”的提醒下,决定先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两个人交谈银行地形的时候。
警车一个转弯,一窗之隔,里面是歹徒,外面是警车,撞个正着!
这一刻,局势被打破了,歹徒发现自己暴露了,警方原本的有利局面也荡然无存!
警方立即调派刑事部人员采取行动,现场被警方包围,警察试探性的上前踢门,试探歹徒的行动。
歹徒毫不留情从窗户上朝着警察开枪,从这能看出歹徒十分大胆。
镜头转到警方一面,刑事主管迈泽受警察局长的委托,负责此次的事件。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他便强调道。
“从即刻起,我们严格按照《警察行动守则》第132条处理事件”。
不得不说,迈泽作为一个领导者,下达命令十分到位,各项命令条理清晰,完全按照守则来办事。
但是,一直按规矩办事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继续看看事情的发展。
迈泽话音刚落,一通电话打进了警局,是歹徒的电话!
在此我们分析一下歹徒的行为,在暴露之后,表现镇定,针对警方的包围,毫不留情的给予打击,紧接着,又主动打来电话。
可见,在犯罪这件事上,他们绝对不是新手了。
歹徒提出了他们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他们要带着钱,带着人质一起走。
面对歹徒的要求,迈泽迅速的搬出警方常用的说法,筹钱是需要时间的,你们得等等。
10:10,周围民众纷纷被撤离。双方仍在僵持中,借用筹备金额的理由,警方正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在以迈泽为主导下,一桌子警察开启了“头脑风暴”,讨论着这究竟是怎么样的歹徒?该怎么制服?
七嘴八舌下,迈泽又一次搬出了《警察行动守则》,老哥真的是位依法办事的一把手呢。
通过谈判的方式消耗作案人,最终逼其放弃。迷妹想能用这个方法成功,这谈判家的嘴皮子要多厉害!
一位警官提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人质能坚持多久?
毕竟人质在歹徒手上用枪指着,时间久了,难免不会有心里崩溃的可能。
巧的是,其中一个人质,患有心律不齐加上妻子怀孕,身体本来就有问题,还要考虑家里的老婆和未出生的孩子,这像一颗不稳定炸弹抛给了警方。
10:50,谈判组人员耐心的和歹徒周旋着,想了解到更多他的信息。另一方面,银行周围的布防越来越密集。
可是呢,时间还在流逝,事件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地形所迫再加之要考虑人质的安危,警方进入了僵局。
时间来到13:04,通过对声音辨识和说话风格的比对,警方锁定了打来电话的歹徒之一——汉斯·约尔根·霍纳斯。
现年31岁,曾因团伙盗窃入狱11年,捅死过监狱长,两年前开始了逃亡。
当地警方的人员对汉斯非常了解,将他比喻成“一条当地出了名的彩色的狗”,他狠毒又张扬,让人害怕。
实际上,警方一直知道他在哪,但没人敢逮捕他。
虽然知道了歹徒的身份,但是这凶神恶煞的歹徒可是不好对付,迈泽提出继续用谈判的方法,拉近和歹徒之间的关系,近而使他们放弃。
另一位警官认为汉斯根本不可能放弃,依据精神鉴定,他是一个毫无节制的人,驱动导向型人格,具有犯罪特征。
他的小跟班,也是在特殊学校就认识的德高夫斯基,智商79,极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歹徒。
智商79什么概念,是临界状态水平,下一个档就是智力缺陷了。
谈判组人员开始和汉斯套近乎,点名他们是格拉德贝克的人,警方知道他们也不情愿这样。
可是呢,汉斯的不稳定心态暴露了,他愤怒的挂了电话,因为现在的场面确实显得他们很被动,警方手中的资料越来越多。
看着窗外布防的阻击手,越来越多的人包围着他们,他们更加烦躁了,愤怒的冲着天花板开枪,发泄情绪。
就在这紧张焦灼的时候,画面一转,一通电话,打来了《西德意志汇报》,事件由此发生改变,媒体一方进入了这场案件。
人质之一的哈拉德告诉媒体,因为警方的拖延,歹徒可能会采取疯狂行动。希望媒体去给警方施压。
消息一出,大批电视台和记者,涌向了绑架现场,照相机摄影机齐上阵,甚至可以直接打电话给银行抢劫犯汉斯。
看到这里,这玩的是黑色幽默吗?难以置信,可笑又可怕。
事件升级,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这件事,迈泽终于下令开始抓捕行动,因为银行在一层,窗户都是磨砂的,看不到里面的人,只能从地下一层寻找突破。
更让人想象不到的是,拿枪指着头的歹徒开始和两个人质吃起东西,这和谐的场面迷妹都差点以为他们是合伙演了一出绑架戏。
案件的发展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上级下达给迈泽命令,不能再使事态升级,保护人质具备最高的优先级。这也就意味着,人质必须安全,激怒或者是硬攻可能会造成人质的死亡。
迈泽又开始犹豫了。
终归歹徒等的还是钱,警方一拖再拖,他们一发疯,人质可是吓得半死,谁都想活命。
人质卡琳急得给银行家打电话,恳求他可以快点筹钱吗?
实际上,钱早就送到了警方,这下可是露馅了,警方再一次陷入被动。
这部电话,真的是万恶之源啊!
17:32,警方妥协了,穿着红裤衩的警察将钱送到了银行门前。歹徒用电缆缠住人质的脖子,将钱拿到手。
歹徒在对人质的一再威胁下,警方无计可施,备车让其逃跑是迈泽最终做的决定。
“一旦作案人感到自己安全了,就会释放人质。”迈泽说道
可是事情又怎么会尽如人意,别忘了,多少人从电视里看到了这件事,媒体又怎么会丢掉这个大新闻呢?
一场抢劫绑架案变成了道路追缉案,之后到底还会发生什么呢?
也许看过这部片子后大家会痛骂警方和媒体,但是大家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没有,是什么让警方和媒体变得无良的?
永远别忘了,我们是可以选择善良的人,而不是利益驱使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