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阿洛的《火箭》与刘智峰的《城》
作者=曹喜蛙
电影《火箭》是澳大利亚和老挝的合拍片,电影所讲的是地道的老挝乡村故事。老挝是一个我们从小就不断听说过,但始终也不怎么熟悉的一个小国家,但是在那片土地上生活着一些充满苦难与寓言的人们。
电影的主人翁阿洛是个生下来就被诅咒的小男孩,因为在那样落后的乡村,有个风俗是生的双胞胎中的一个是要被诅咒的一个。不幸另一个孩子不久就死了,被埋葬在一棵芒果树下。于是,阿洛就在愚昧的乡村成了背十字架的人,一举手一投足都会被人诅咒,而他也因此越发变得叛逆,成为全村随时有可能为任何不幸的事承担替罪羊的一只待宰的羔羊。
那是怎样的乡村啊,像一个被政治、战争蹂躏了很多遍的乡村,到处都有没有引爆的炸弹,到处都是破败的乡村,曾经的战斗英雄也变成了醉鬼,曾经的亲人也变得骨肉仇视不相认。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看不见,但是最糟粕的传统恶搞俗却统治着乡村。
最后两家五口人,躲在一辆专门收购炸弹的一辆破车逃出了诅咒的乡村,穿过一座死亡破败的乡村无人区,那里一度让阿洛以为找到自己的伊甸园或鲁迅的百草园,但很快他们就又逃离了。又来到一个似乎繁华的陌生乡镇,这里的人们依然如中国当初的北上广一样不欢迎外来人口,村长已警告他们不要试图留落这里。但恰逢可以逗留的几天后有一个火箭节,是这个乡镇最有意思的一个狂欢节,各家各户可以自己制作火箭,胜出者可以获得数百万元的奖金,就像可以中彩票一样令人向往。
阿洛希望与父亲合作造一个火箭,但他奶奶始终认为他是不祥的符号,赶走了阿洛。却一个劲的撺掇她的儿子——阿洛的父亲去参加火箭比赛。阿洛对他的父亲不抱任何希望,于是决定自己单独制作火箭。阿洛跟同来的一位与美国人打过仗的叔叔学习火箭炸药的配方,其中包括在炸药中撒泡尿,像当年《红高粱》电影里酿酒坊的那一泡尿一样,确实有那么点邪性或雄性。
制作火箭的火药确实是个问题,为此阿洛也为此打过一枚未引爆的炸弹的注意,为此差点搭上性命。好在那颗炸弹爆炸时,他发现附近很多蝙蝠,于是开始琢磨蝙蝠粪便里的炸药了,几经周折,在老英雄的指点下找到蝙蝠洞。
不用说,火箭比赛是阿洛赢了。但在火箭比赛的当天,阿洛还在实验火药的配方和实际爆炸的效果。终于,最后带着自己的火箭去参赛,但是因为他是小孩,人家主办方不让他发射,于是他求自己父亲代他发射。但他不知道,他父亲因为自己的火箭发射失败刚刚被人凌辱了一通,自己伤口还没舔干。
最后,还是阿洛的父亲替他发射火箭,获得巨大成功,火箭一直插入云朵,烟火四射,还求来了大雨。最后的奖金自然落到阿洛手里,阿洛交给爸爸,爸爸交给奶奶。这是个充满神秘的大团圆电影,可以说是老挝人实行了老挝梦。也许,阿洛他们家真的可以在那个乡镇买房子买地,一家人其乐融融了,但现实恐怕比这复杂的多。
影片中那些没有引爆的炸弹被称为沉睡的老虎,多数被迫离开家园的人们,有更多的沉睡的老虎还在等待他们。一如中国70后杰出的画家刘智峰的《城》一样,那梦想中的“城”不过一堆连下体都遮不住的夏威夷草叶裙一样,一切都在别人编制的套子里,事实是人类整个一个文明史都充斥着一个个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