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正如许多hbo出品的历史题材迷你剧一样,《黑色乌托邦》(show me a hero)有些慢热。全剧一开始就将观众抛入了一个已经持续了数年的政治拉锯之中,不知其背景的人一定会觉得云里雾里,大感不适。但凡看过几部美剧的人,都会认为自修了“美国政治入门”,学到的知识足以对美国总统、国务卿、众议院多数党领袖如数家珍。或许通过《纸牌屋》,你能了解美国参众两院的运转模式,联邦最高行政、立法、司法部门的角力与制衡,但其间的尔虞我诈、黑暗腐败,更像是一部帝王宫斗剧。而真实世界里政治的复杂,往往并不出现在华盛顿的希腊神庙般高堂里。
对于国内观众来说,《黑色乌托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忠实还原了美国基层政治的样貌——尽管步履缓慢、代价巨大,各方都不得不忍让妥协,但社会正义仍然可以得到伸张,民意仍有渠道表达,让观者有机会一窥“民主的细节”。
鉴于《黑色乌托邦》的剧名已经为全篇六集定下了基调,还未开始观剧,我们就已经知道故事将以悲剧收尾。本剧改编自《纽约时报》记者丽莎·贝尔金的纪实小说,在距离曼哈顿只有十余公里的纽约州扬克斯市,确实有过尼克·瓦萨斯克这位年轻市长,即本剧中悲剧英雄的原型。
饰演年轻市长的奥萨卡·伊萨克,表演不着痕迹,剧集的主轴即是他在政途上从踌躇满志以求名利双收,到真正开始倾听选民的声音,平衡多方的利益。最终集中的一幕,多年之后,低收入家庭保障房项目历经多年争议最终实施,这位原任市长坐在台下,看着乔迁的少数族裔住户欢呼着搬进环境极好的联排别墅,心情复杂。在党派政治、司法与行政部门的拉锯中,瓦萨斯克失掉选举,早早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而另一边,既没有得到白人选民的理解,也没有得到少数族裔选民的感激,无人记得他的苦劳。"
《黑色乌托邦》中含有多重冲突要素:种族矛盾、贫富差距、政客与选民、联邦法官与地方官员、保守固执的白人与同情穷人处境的白人。剧中用多线视角,操着西班牙语、为养活孩子同时兼几份工的母亲的故事,也有同情少数族裔、同时又反对保障房建设的中产阶级白人的内心转变,有市长的窘境,有法官的坚持……电视剧给予每一方发言的机会,显示出难得冷静、克制和同情。"
本剧中段,法官、住房规划专家、地方官员在几项细则上反复争辩,到底要建立几个房屋规划点、建立在哪里,是分散还是集中,房屋形式是公寓还是联排屋……近乎繁琐的细节几乎消磨掉了电视剧的戏剧性,但也是细节赋予它丰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