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的这首《离思其四》,是为了悼念他的亡妻韦从而写的。大意是说,经历了浩瀚无际的沧海,别处的水就再也引不起我的兴趣了;除了巫山上的云彩,其他的云也就再也算不上云了。每当我在一丛丛鲜花旁走过,再也懒得回头再去看那些花了。我之所以这样,一半是因为我在修道,一般是因为深爱着亡妻你啊。换一句话就是,妻子啊,自从你嫁给我以后,其他的女子就再也不能让我动情了;即使我在大街上,从一个个美女身旁走过,也懒得回头看一眼。可见诗人对他的妻子爱得多么深切、多么执着,前身后世,忠贞如一。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这首诗感动了无数的人们,骗取了他们无尽的泪水。
当人们为诗人捧上一掬掬同情之泪时,殊不知诗人元稹并不是一个忠贞于爱情的男子,原本就是一个喜滥情无义花心大萝卜。元稹在娶韦氏之前,曾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早有私情,因双文才貌双全,虽家中富有。元稹赴京应试以后,因为文才卓着,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他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于是曲意逢迎韦夏卿,最后对双文始乱终弃,迎娶了韦丛。韦丛贤惠端庄、通晓诗文,虽出身富贵,却不慕虚荣,在元稹不得志的时候,也无怨无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和体贴丈夫。后来时来运转,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时,与他同甘共苦了七年的韦从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他最负盛名《三遣悲怀》的悼亡诗,接着又写了《离思五首》,其四就是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了,当时人们都以为诗人会像诗人王维那样终生不娶了。
叫人意想不到的是妻子韦从尸骨未寒,诗人就另觅新欢。埋葬妻子之后,元稹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调查一桩公案。他早听说成都有一位艳名远扬的才女薛涛。一到四川,他就迫不及待地邀约薛涛。两人一见面,元稹就被薛涛的美貌与才华所倾倒,薛涛也为元稹的风流倜傥所征服。他们相见恨晚,如胶似漆,他们“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在爱的温柔乡里恣肆缠绵了三个多月,元稹调离四川去洛阳任职,二人分手。痴情的薛涛把满腹的相思化作了“薛涛笺”上绵绵不绝的情诗,化作了“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的无奈与哀伤,最终还是被这个风流倜傥诗人遗弃。
元稹三十二岁时,贬摘江陵,孤寂无聊,纳朋友李景俭表妹安仙嫔作侧室,共同生活了三年,给元稹留下一个孩子后病逝。三十六岁时,元稹再贬为通州司马,与刺史裴郧的女儿裴淑又一见钟情,此后元稹以养病为名,与裴淑爱在一起, “乐不思蜀”,直到裴淑生下孩子三个月后才动身返回通州。元稹四十四岁时,再次贬为越州刺史,即与江南著名才女刘采春相识相恋。刘采春才貌双全,当时在江南、吴越一带红极一时。诗人对刘采春的动人美貌和惊人的才华十分倾慕,慷慨解囊,为刘采春赎身,纳刘采春为妾,并一起缠绵了七年之后,他升迁还京,找理由抛下刘采春,独自离去。
亲爱的读者,当我们再次读到这首诗时,它是不是对诗人元稹是一个 绝妙的讽刺?
(此文为梅花轩书法原创,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