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昨天在电脑上看了电影《结婚那件事》。
这部电影被定义为喜剧片,它以一个王子和灰姑娘的美丽童话为主线,加上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仅遂了电影里面各色人物的心愿,也顺应了观众的成人之美意,况且中间时而窘态百出,时而爆笑连连,确实值得一看。
然而结婚不是童话般美好,原先我以为屌丝逆袭之战并没有打响,这是本影片留给观众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男主角作为标准屌丝,想靠自己的本事办一场盛大婚礼,出发点非常好,也非常励志,但结果却那么不堪,抢劫了,欺骗了,进了赌场,进了监狱,输了人格,输了感情,最后还不得不靠白富美用金钱从监狱里面赎出来。豪言壮语简直成了玩笑话,穷人的最后尊严还是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灰飞烟灭。
确实可悲可叹,当很多美好的品格,如尾生抱柱之信用,如不食嗟来之食的骨气,如贫贱不能移的坚贞,到了今天都显得那么惨白无力,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历史的倒退?曾经为师的我,曾在讲台上大谈理想人生,大谈真善美好,果然只是象牙塔里的哲学吗?如果这套伦理根本就没有作用,为什么还要这般惺惺作态,不如从小就功利一点、现实一点,把经世致用贯彻到底。就如片中男主角,假若堂堂正正以新加坡第一富豪唯一女婿自居,于九牛之中拔一毛,也风光无限,何至于斯文扫地,何至于一败涂地。又想想现在许多成功学,摆满了一书架,马云、李嘉诚、马化腾、史玉柱之流,如何白手起家,如何发展壮大,如何成为商业巨擘,惹得无数少年心潮涌动,热血沸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对这类瞎忽悠的书籍,我是不看的。诚然,我也该反省,就如人民日报所说,心态不再年轻,迫于现实压力,暮气沉沉、老气横秋,但纵观整个社会,大家都在为填报肚子而奔忙,确实无暇顾及太多的尊严,更遑论上层建筑。
前几天,读梁任公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惭愧之极,我等血气方刚之际,却不自觉走向了“少年”的反面,常言道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意在少年有无穷的后续爆发力,当少年可欺之时,便是民族式微之时,因此,要有梦想,即使遥远,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是要奋起,把人格当回事,把尊严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