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期待许久的书,寻寻觅觅,终于在台北诚品买到。
书中写的是一个家庭的合合分分,主线索是寻父,倒叙及夹叙,父亲走失之惶恐伤心,儿子范晔追忆父亲和二哥、父亲和母亲、父亲和自己起起落落的情感,最后父亲没找到,但他及母亲已然习惯没有父亲的生活,甚至,两人都脸泛红光,似乎比父亲在家时活得更好,寻父没了终了。
书中没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不刻意勾勒宏大主题。只是对孝道、对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产生质疑,假借儿子范晔之口,对中式家庭质疑:性格若不和的三口之家要一起长长久久住着岂不等同于监狱?孝道源于孔子,而孔子却是年幼丧父而缺失父爱,所谓孝,可能只是对父爱深沉的追忆。恋父——恨父,儿子感情的变化,尊父——斥父,儿子态度的变化。家庭的分与合,归根到底,只是贫穷。贫穷让一家三口挤在一家里,没有隐私,只有摩擦,如何让合家欢欣存留?是贫穷,让儿子对父亲的能力、地位、尊严产生变化;是贫穷,让母亲变得自私暴戾;是贫穷,让二哥拂袖而去……归根结底,是贫穷产生家变。
此书如流水潺潺,滋润人心,儿子对父亲的训斥、母亲为脸面对邻居的嘶喊,父亲刻意经营的尊严……都是对人性深刻的描摹,读之愈久,愈加佩服作者的叙事能力,信手拈来间扣人心扉,令人唏嘘。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