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夺舍”法门源自《那若六法》,图片即是那若六法的祖师那洛巴,又称那若巴)
“夺舍”这么神奇,是真的吗?
有的人不免会如此质疑。
的确,以中原王朝的纪年来看,玛尔巴大师和第二世噶玛巴噶玛拔希都是宋朝时期的人,而记述他们故事的史书,如《贤者喜宴》,作者巴卧·祖拉陈哇诞生于16世纪初叶,乃是明朝时期的人了。“夺舍”的故事,会不会是后人的添加附会、以讹传讹呢?
那么,《安多政教史》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就可以证明:“夺舍”确乎其有,因为它重大得惊动了“清中央”。
这位“夺舍”的施法者,乃是康巴马尔康地区东科寺的活佛——三世东科活佛杰瓦嘉措,他于1621年在凉州圆寂。《安多政教史》记载他,“圆寂后未经过投胎,恰值这时苏曲河边有一个十九岁的汉族青年的尸体正送往墓地,即像飞鸟似的刹那之时,予以转趋,喊叫‘我是东科哇’。”
脑补了一下当时的场景,一群汉人老百姓正悲悲戚戚地送19岁的新死者去坟地下葬,半途中,“死尸”忽然从棺材里坐起来,大叫出他们听不懂的藏语——大概是一副非常令人惊恐的场景吧。
因此,当地老人口耳相传:当时的村民们以为是鬼怪作祟,十分惊骇,以石头、木棍来击打“它”,却怎么也伤害不到对方。消息很快传到了藏区,有好奇的僧人们前来辨认,见这位复生的汉族青年说藏语十分流利,而且语气、神情宛如一位名位颇高的活佛,基本便相信了此事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东科活佛乃是康区的一个大活佛世系,在马尔康一带具有很大影响力,当地的一个官员听说此事后,不敢轻慢,迅速上报给了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朝廷获知详情后作出批复,让这位“夺舍”的活佛带着19岁的汉人身躯回康区东谷寺坐床,是为四世东科活佛。
这位四世东科活佛后来前去拉萨求学,由于其“生来”便带有前世的全部智慧与知识,不必如新生幼童般从拼读、识字、造句学起,在短短时间内,他就成为拉萨佛教界公认的一位学识渊博者。其一生事业也十分广大,如今青海的西宁东科寺和甘肃天祝的天堂寺,就是他在世时修建的。
中年时,四世东科奉召赴北京,被康熙帝赐予“文殊禅师”称号,自此任职京师,成为驻京八大“呼图克图”之一——所谓“呼图克图”,乃是清朝授予蒙、藏地区上层大活佛的封号。凡册封“呼图克图”者,其名册皆载于理藩院档案中,其下一辈转世,须经清廷代表(钦差)主持金瓶掣签仪式而加以承认。
关于三世东科选择“夺舍”这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转世,我博学多识的师兄老林还讲过一个流传于西藏三大寺的传说。
格鲁派寺院有辩经的传统,三世东科在拉萨念书时,一次如常上场辩经,却说了一句令人大跌眼镜的辩词。据说,就连刚刚学初级辩经的小沙弥也不可能犯这种错。在场的僧人都哗然失笑,彼时,三世东科的上师也在场上,心中一动,想发生了如此异常之事,恐怕是有什么象征。直到活佛圆寂,以“夺舍”方式转生到一个汉人青年体内,当时与活佛辩经的僧人们才了悟:当年三世东科在辩经时说了一句最反常的话,正如他后来以一种格鲁派建立以来最反常的方式转世一般。
(后来,第五世的东科活佛,又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转世。这个故事就在“化身”中讲述好啦。)
“夺舍”一法,似乎非独佛教有,道教与苯教也有相似记载。
在道教中,著名的“八仙”之首铁拐李,便是一次“夺舍”意外的结果。传说铁拐李本名李玄,乃是一名昂藏七尺的伟丈夫。一日修道时,李玄元神出窍,前往华山,嘱咐弟子,如七日不见苏醒,便将尸身烧毁。到第六日,弟子因家中急事,忙着要走,便匆匆将师父肉身塞入火焰熊熊的炼丹炉(亦有一说,称李玄在山林间元神出窍,肉身为猛虎所噬)。第七日,李玄回来后不见肉身,蹀躞间,忽见山林中有一饿殍,面丑足跛,无奈之下,只能“夺舍”其身,后依铁拐而行。
在苯教中,据称青海贵德县河西乡瓦加村琼莫苯教寺的寺主活佛琼莫活佛,历代都采用“夺舍”法进行转世——《塔尔寺志》记载,“贵德苯教扎仓的琼莫活佛也利用夺舍法进行转世的”。有意思的是,苯教史书《苯教源流》记载,每一世的琼莫活佛都“夺舍”于汉人身体。有人就此现象询问过第十九世琼莫活佛多丹巷秀,回答,若向藏人实施夺舍法进行转世,“新活佛”有生命危险,而中原王朝的法律严厉,人们不敢加害新转世的汉族“灵童”,所以一般向汉人实施夺舍法进行转世。
"(苯教僧人外表看起来和藏传佛教僧人十分相似,但“雍仲”符号,即万字符,乃是苯教的标识。)
近代便有一起例子:上世纪30年代,贵德一位名叫刘定魁的汉人青年忽然从马上摔下来,昏迷不省人事。醒后,便说自己乃是第十七世的琼莫活佛。由于刘定魁毕业于青海蒙藏学校,生前又在藏文学校任教、精通藏语,他这番话起初并没有人相信。但寺院来人后,他能一一叙述出前世的事迹,而其学问、智慧、见解等都与前世一模一样,大家便一致认可他是第十八世的琼莫活佛了。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在“夺舍”上有明确的规定。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在自己的一部密法著作中,记述了“夺舍”法门。其中明确提到,只能用“新死未坏之人尸”。若夺活人之身,不啻于杀生,是佛法戒律所不允许的。
然而,根据记载,第十七世的琼莫活佛乃是生夺人身,或许是苯教戒律与佛教戒律有所差异的缘故吧。
不管怎样,如今的藏传佛教中,“夺舍”已然失传。尽管一些大成就者们仍然能通过“迁识”等法门,获得类似于“夺舍”的功能和作用,但作为“那若六法”中一个特殊法门的“夺舍”,据传却已经确凿泯灭了。
读大学时初接触佛教,看南怀瑾的书,他说自己曾与民国时来内地弘法的贡嘎活佛交谈。贡嘎活佛称,夺舍已断了传承。南怀瑾笑称,道教仍有人会,要不要拿一个独特法门出来交换?
至于道教的“夺舍”与佛教的“夺舍”是不是一回事,作者就只能摇摇头一摊手:我母鸡啊!
参考资料:
《藏传佛教活佛夺舍转世法》
《安多政教史》
《天堂寺活佛:东科·多居嘉措》
《东科活佛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