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一天重温了一下《钢的琴》这部电影颇有感触。2011年《钢的琴》这部电影一经播出就斩获众多大奖。故事大背景以90年代工人下岗潮,小国有企业纷纷倒闭为基调,影片通过一个最为普通的底层小人物经历了孩子学琴——买琴——偷琴——造琴的一系列故事后,明确表达了当时代改革的阵痛落在一个个普通人身上的无奈与悲凉。
这么大的社会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时,但是张猛导演做到了而且做的特别出色,这部电影无论从演员选用,剧本质量都实为国产影片中的上乘之作。导演运用荒诞又质朴的影像风格进行了处理,剧中视角的变化,光线及构图的运用甚至已经让摄影爱好者也愿意从构图的角度为此片津津乐道。透着颓废的落破。?
本片到处透露着小人物的喜怒,讲述一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挽歌,老旧色调、废弃的工厂,但是在这些影像处理渲染手法中,依然会让人感到衰败和生命力二者之间并不矛盾。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鞍山人,看到电影中鞍山的一些取景地也是莫名感觉心酸不已,相信这并不只是我个人感受,在大家眼看着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由盛转衰的过程中,会让我们所有家乡人感动。垂垂老矣的东北家乡,作为共和国长子如今快沦为大家口中的弃子。一直希望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是喊喊口号,作为鞍山人大家都深知家乡如今经济如此衰败的病灶是什么,想快速的重新焕发生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也坚信家乡不会一直如此,就像电影中破旧的红砖和废弃的工厂背后,表达的也不是宣告死亡的结局,它一直都是有生命力的,鞍山更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它曾经和新中国一起奋斗了一年又一年的光辉岁月,这是一个拥有钢铁般坚韧意志的城市。
回归影片的取景地,看过剧组的一部纪录片,其实剧本出来以后摄制组便到处寻找拍摄地址,东北大多数老旧厂房被拆除的太多,无法全面视角概括那个时代背景,后期才寻找到鞍山灵山一部分废弃厂房,影片的取景地熟悉鞍山的人也都会看出,对炉山水塔、鞍钢厂内、台町外旧建筑都为导演想要渲染的氛围增色不少。
我回到鞍山后拍摄了很多视频,留言大多数都对家乡怀有希望,也有部分嫌弃家乡的,最后也恳请大家不要再唱衰家乡瞧不起家乡了,鞍山需要每一个鞍山人为之努力,在工作岗位上付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鞍山同样也更需要大家的支持。鞍山辉煌时我们在,落魄时我们依然在努力建设家乡。
图片来源——电影《钢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