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小妹个人觉得《良医妙药》是一部临床试验从业人员都要看的一部电影。本片以真实事件改编,被称为天然的极品剧本,事件跌宕起伏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全片只诠释了一个观点:真实的生活比小说更加精彩。
影片中的主人公约翰?克罗利(john crowley)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与太太艾琳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不幸的是,他们的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类疾病:庞贝氏症(pompe disease)。这种是一种罕见疾病,成因为第17对染色体出现病变,导致体内缺乏一种酶,而无法分解肝糖,会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呼吸衰竭、心脏肥大衰弱等病。得这种遗传病的可能性为4万—5万分之一。令人更加绝望的是,这种罕见的疾病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为了治愈孩子,约翰?克罗利放弃了高薪的职业,自己办厂研发新药,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个父亲为了治愈一对儿女的 pompe 症, 不惜抛弃现有的稳定生活, 去医疗领域孤注一掷地创业,最后攻克此难题。本来就是以催泪见长的美式亲情片加上孤儿病这种设定,简直是心灵鸡汤灌顶到犯规的地步,而我却心甘情愿的干掉三大碗鸡汤。
第一碗:乐观可爱的小女孩儿梅根
梅根因为从小患庞氏病(肌无力症),只能坐在一个电动轮椅上,但孩子的可爱之处就是,她就是一孩子。
没有想象中的自怨自艾,自暴自弃,因为是孩子,尚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因为是美国的孩子,可以用完善的保险制度来支持自己的养病历程。
因为是孩子,她一样喜欢娃娃、喜欢粉红色,在病床上还要求父亲用深粉色,不是浅粉色,因为浅粉色是婴儿用的,自己已经长大了。
因为是孩子,她甚至喜欢赛跑,用电动轮椅和其他人,她的笑声淹没整个比赛场。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步履维艰。却依然冲刺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二碗:暴躁自负的怪老头鲍勃
第一次出场, 他接患儿父亲打来的电话,激动的把屋子里的东西弄的乒乓乱撞。
与人约见,把对方晾在外面一下午。
下班之后去酒吧看球,被跑堂的奚落“我以为博士是你的绰号”。
这种颓废的生活表象背后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常年在冷门领域搞研究,几乎没有同事或上司支持,研究经费还会被砍。
其实这点仔细想想,与孤儿病的境遇还真是很相似,一个是冷门的病,没公司愿意投钱开发药;一个是冷门的研究方向,没学校愿意投钱研究理论。
教授,总归是知识分子,沉浸在自己的研究结果里,不关心公司运营,不关心新药上市的时间表。即便如此,在长久的压抑生活下培养出性格乖张的怪癖,最后还是妥协了,因为他已经从单纯的研究者变成孩子们的uncle bob。
第三碗:步履维艰的父亲克罗利
这个父亲的角色很真实,他也曾动摇过,是接受这个病是绝症,多抽时间陪孩子走完剩下的路?还是继续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地和教授共同开发新药?
工厂运营到一半没有资金、孩子病情加重、fda不允许新药上市、新药只能给新出生婴儿使用、不能参加临床试验,每一次都是艰难的抉择,每一个抉择都是孩子生存的希望。
最后,新药临床实验可以实施。为了避嫌,为了不产生利益冲突,只能把克罗利解雇,才能给两个孩子进行临床实验。
结局总归是好的,临床试验是否成功,我不敢想象,只希望孩子能康复,一切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