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身体可以变老,但心灵绝不能变老。我们不能阻挡生命的衰老和死亡,但我们可以让心灵拥抱年轻,不断成长,这种不间断的改变和转换的能力,恰恰是我们人性最显著的特征。遗憾的是我们通常把它放弃了。
老舍,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家和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1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善于描绘城市平民的生活和命运,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和微妙心态,被他刻画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老舍认为“文学是认识生命的,解释生命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和虎妞,《四世同堂》里的钱先生、金三爷、冠晓荷、大赤包,《茶馆》里的王利发与常四爷,这些他塑造的经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昭示着不同时代下的人性善恶,给读者带来恒久的启迪与思考。
老舍在短篇小说《牺牲》里刻画了“哈佛博士”——毛先生,如何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大学教授沦为精神病院的疯子。
毛先生是哈佛的博士,这位青年才俊毕业后回国在大学里当教授。然而这个有着闪光头衔的海归博士感觉生活并不如意,日子过得寂苦又忧郁。后来他终于如愿从上海找了个理想的女朋友,没想到他的幸福生活三个月就结束了,新婚太太居然不辞而别。毛博士越发苦闷怨愤,没过多久就疯了。
读完小说,感慨唏嘘之余,凝神思索博士的悲剧,其实全由他的病态心理造成。任何时代,像他这样,漠视心理成长的都不乏其人。而人一旦拒绝反思与成长,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时,只能做个苦哀哀的弱者。
他的人生哲学在成为留美博士后定格,可他信奉的精神只能给他带来苦闷
对于这位毛先生来说,人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在美国求学的几年生涯,短短几年美国生活的耳濡目染,使他深深地被所谓的“美国精神”折服,就此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追求和处事哲学。
追根究底,他信奉的美国精神是什么呢?和美国的政治、社会、文艺、美术什么都无关,他津津乐道并由衷向往的,都是结婚与中产阶级文化的光华方面的附属物:无非是家中必有澡盆,出门必坐汽车,到处有电影院,男人都有女朋友,客厅必有沙发和地毯,要睡钢丝床……
因为对美国精神的向往和崇拜,他对中国的一切是鄙视的。中国戏野蛮,中国澡堂子脏,中国人也脏得很。在他心中中国唯一能入他眼的城市是上海,不幸上海还有许多中国人,这就把上海的地位低降了一大些。对于上海,他有点害怕:野鸡、强盗、杀人放火的事,什么危险都有,都是因为有中国人——而不是因为有租界。
正因为如此,信奉美国精神又回国任教的他寂寞又忧郁,用他自己的话说“牺牲太大了!”最大的不满就是“没有女朋友,没有电影看”。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经历和见识决定了他对世界的认知,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人生信条和处事哲学。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该为更好地适应周围世界,让自己活得更幸福。而毛博士信奉的“美国精神”,只会让他清高又自负,没有给他带来半点快乐。他成了个半生不熟的什么东西——既不是上海的小流氓,也不是在美国长大的,不完全像中国人,也不完全像外国人,他好像是没有根。
他没有朋友,因为挂在嘴边的只有女人、电影、中国的种种不好;他也没有快乐,因为没有漂亮的女朋友,对中国的到处又看不顺眼。
那就索性找个女朋友,也不算什么难事。
他偏偏又自私,算计着找女友看电影又吃饭要花钱,不顺当的话黄了,这些钱就白花;要是顺当的话,订婚、结婚、蜜月、添置家具又要花很多钱,美国人有钱他们不在乎,可中国人穷,而他作为哈佛博士,一月薪水才200块洋钱。
就这样,依照他自己的信条和逻辑,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他的苦闷。然而虽然苦闷,他却不想改变,他的理想是建造一个美国式的小家庭,所以对中国式的交际,既不能享受也颇不屑:
“我们年轻的人应当省点钱,何必出去吃饭呢?我们将来必须有个小家庭,像美国那样的。钢丝床,澡盆,电炉,沙发,两人读着《结婚的爱》,那是真正的快乐,真哪!现在得省着点……”
他不喜欢去中国的饭店吃饭,他喜欢西餐,向往的是“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两个人炖一只鸡吃吃,真惬意!”
依靠这个用美国精神滋生出来的美好理想,他忍受着寂苦与忧郁,执著地用自己的方式活在中国的北方城市。
简单又深秘,自私又油滑,他固守着自己的人生哲学,以为可以应对一切
毛先生作为哈佛博士,智商绝不会低,他的人生哲学也并非简单得一眼见底。除了挂在嘴边上的“美国精神”与理想家庭,他对自己活了20来年的中国家庭和私事只字不提,又显得很神秘。
当关乎自己的切身利益时,他的“美国精神”是可以取放自如的。
去大学求职时,他强调美国的契约精神,坚持和学校订了三年的合同,不像其他老师只发一年的聘书。合同写明:三年之内两方面谁也不能辞谁,不得要求加薪,也不准减薪。
可是当他发现不是博士的同事跟自己一样是教授,拿一样的薪水时,又要求学校给他加薪,否则暑假后就辞职,还提前支走了三个月的薪水。
这正是他的油滑之处:趁着暑假到别处去谋事,成功了便用中国精神硬不回来,不管合同上定的是几年。找不到事就回来,表现他的美国精神。
这位毛博士的确不简单,表面上简单又深密,骨子里自私又油滑,他一定很得意自己的完美人生哲学,所以打算固执地奉行到底。
心理学研究发现:
人的观念具有某种惰性,这种惰性是指人一旦形成一种观念和心智模式,便不愿意去改变。
践行他的人生哲学,婚姻只维持了三个月
暑假过完,毛博士回来了,而且一反从前的愁眉苦脸,开心又快活。原来他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女朋友,而且订了婚。是个21岁的上海姑娘,大学生,长得很好看。
博士热烈地憧憬着他的美国式小家庭:钢丝床、澡盆、沙发、钢琴,请牧师证婚,甜蜜的蜜月……越憧憬就越急迫,除了上课外,就在屋里的打字机上无休止地写情书。
年假到来时,博士结婚了。然而博士太太始终是个神秘的存在,博士从不带太太出来,也谢绝同事朋友到他家做客,他自己除了上课出来,其他时间都待在家里。据博士家的女仆说,这对新婚夫妇从来没出去过,没有钢丝床与沙发,吃过一回鸡,天天不到九点钟就睡觉……
到这时为止,毛博士将他的人生哲学分毫不差地践行到现实生活中:凡是他口中说的——除了他真需要个女人——其他全是他视为做不到的;所以做不到的原因是他爱钱。他梦想要做个美国人;及至来到钱上,他把中国固有的夫为妻纲又搬出来了。他是个自私自利而好模仿的猴子。若是他没去过美国,他一定不会这么样,他至少在人情上带出点中国气来。他去过美国,觉着他为中国当个国民是非常冤屈的事。他可以依着自己的方便,在所谓的美国精神装饰下,做出一切。结婚,大概只有早睡觉的意思。
博士的理想幸福生活只过了三个月,年轻的太太突然不辞而别,博士这下真的愁云惨雾了。他又伤心又愤怒,觉得完全是太太辜负了他,他变得有些神经质,总觉得太太在下一刻就会回来,他认为自己很爱她,她没有理由不回来。
到此时为止,他仍然固守着自己的人生哲学,认为自己没有一点错,他做好了能做到的一切。
他始终不懂反思和换位思考:年轻的太太为什么结婚刚三个多月就逃走,是因为她真受不住了,因为她也看出来,博士是没有希望改造了。三个月监狱般的生活就可以使人铤而走险,何况夫妇的生活,有时候能让人一天也受不住,由这种生活而起的厌恶,比毒药还厉害!
不懂宽恕,拒绝成长,他最终逼疯了自己
太太逃走后,毛博士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凄凄哀哀地等待着太太如他所愿,回到他的怀抱,气色也一天不如一天,后来竟在课堂上只讲自己的事,学校只好请他休息几天。
他于是终日在家里的摇椅上坐着,拒绝去医院,更加坚决地等待
“她回来,我就好了;她不回来,我有什么法儿呢?再说,我已经天天喝牛肉汤;不是我要喝,是为等着她;牺牲,她跑了我还得为她牺牲!”
到放暑假的时候,学校给他家里打了电报,来人把他接了回去,此后没有了他的消息,有人说,到现在他还在疯人院里呢。
就这样,一意孤行,不懂改变和宽恕的毛博士终于逼疯了自己。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没有例外,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生活中出现了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会反思,学会宽恕和放下。心理学理论认为:
选择责备还是选择宽容,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你是选择心理疾病还是选择心理健康。从本质上讲,宽容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因为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治疗自己内心的创伤,因此宽容的第一受益者是宽容者自己,而不是宽容的对象。
毛博士在他的人生哲学屡屡碰壁,让自己越来越苦闷和忧郁时,没有选择宽恕和放下,而是选择了责备。
“真哪,我一见她脸上有些发白,第2天就多给她一个鸡子儿吃!我算尽到了心!”
“难道她不知道我爱她吗?不知道那些钱都是为她花了吗?就没一点良心吗?我没有过错!”
“嫁给任何人,就属于任何人,况且嫁的是博士?从博士怀中逃走,不要脸,没有人味!”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之所以将错就错,就是因为惧怕改变观念,因为那将花费相当大的气力,必须承受痛苦。一个人要想改变观念,首先要有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的心胸,敢于承认自己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想法也许并不正确,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会产生各种纠结和困惑,这种滋味很不好受,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不断学习和思考,忠于事实,变得毫无偏见。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成长了,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
毛博士既不愿承受心理成长带来的痛苦,也学不会宽恕和放下,所以他把上帝给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从闪闪发光的海归博士!变成了疯人院的疯子!
客观看待人生,不断改变、坚持成长,才是笑对生活的秘诀
人生苦难重重。——斯科特.派克
如果这句话还不够一针见血的话,再看看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中对生活的客观解释:??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
客观看待人生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你避免简单化的思考,放弃以偏概全的冲动,停止去寻找公式和简单的答案。
有了这个清晰而沉重的认知,我们就会尽早放弃拒绝改变的想法,坚持反思和成长,做一个笑对生活的强者。
90后女孩李子柒,这位如今红遍世界的美食博主就是个懂得改变,不断坚持心灵成长的年轻人。
李子柒,这个1990年出生的四川农村女孩,有着并不幸福的童年。幼年时父母离异,随后父亲早逝。没有受到继母善待的她,被疼爱她的爷爷奶奶接回了家。打小就和爷爷一起做木工,陪奶奶一起做饭,庄稼成熟时,就下地干活。
读小学五年级时爷爷去世,奶奶抚养她到14岁,生活难以为继。她到城里漂泊了8年,在公园的椅子上睡过,啃了两个月的馒头。当过服务员,拿一个月300元的工资。后来,找了师傅学音乐,之后去酒吧打碟,只为赚更多钱寄回家给奶奶。
2012年,因为年迈的奶奶生病,孝顺的她回到了四川老家,开过淘宝店,做过小生意,但都只能勉强度日。2016年,她在弟弟的鼓励下,同时为了提高淘宝店的生意,涉足短视频领域,3月在美拍上发布短视频《桃花酒》。11月,她为了拍摄短视频《兰州牛肉面》特意去兰州拜师学习。
2017年4月李子柒制作秋千的视频在美拍上点击量突破1000万,全网播放量8000万,点赞超过100万,几十个广告商找上她。6月16日,获得由微博主办的超级红人节十大美食红人奖。2019年以后,更是爆红国内外,同时被央视点名表扬,粉丝过千万。
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孩,面对生活向她不断抛来的难题时,没有抱怨,没有乞求,而是立足现实、把握当下,不断地改变和成长,最终活成了生活的宠儿。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理的成长可以停止,心灵的成长却要贯穿生命的始终。坚持成长是强者的秘笈,拒绝改变是弱者的专属。
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该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欣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愿你我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也能做一个不惧变化的强者。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