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本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学生,在这段不能出门的时间,我活动的只有三个地方,客厅沙发,还有卫生间。慵慵懒懒,混日子。
直到某个清晨的晌午,我迷迷瞪瞪的醒了过来,感觉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我的生活感觉寡淡无味,仿佛可以看到生命的尽头,那里可能是童年的起点,也可以是老年的沧昏。我的脑袋如刀切一般,那种疼痛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我是永远不能忘记忽然间的感觉,那种突然那种彷徨,令人沮丧。
我相信这个假期是我们度过的最难忘的一个假期,因为它很特殊。疫情滚烫炙热,而我却安逸、安逸、还是安逸,或是梦乡之中抑或是游戏里的刺激,熬夜煲剧的快感都是令人无法自拔的。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点走着,走着,它仿佛像是一个迫不及待的水花,不断溅落,不断的令人屏住呼吸。当看到新闻时只会口吐芬芳的品论着这段时间的新闻,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面对整天的浑浑噩噩,看到了各种别人的努力,总是一边赞叹一边感慨,下定决心自己要怎样怎样,该怎样怎样,可是只有三分钟热度的我,跪求大家在心里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一种通病。
读过一些书籍,看过一些老报之后,我逐渐领略到了以往岁月的纯粹,那是冰晶一般透明,即目标明确。诚然来到大学之后我的每个寒暑假都在努力的打工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但也只有可怜的几千元而已,我感到的就只有无力,那种无力感令人窒息。奉劝各位体力劳动尝试一次就足够了,因为那只是一种经历,一种人生的感悟,而知识的缺乏带来的危机感才是永恒的主题。
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就动手去做,我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可是也就坚持了大一一个学期。我建议大家想明白一些问题或者有了生命灵感,请毫不犹豫的写下来,那样自己的目标才更明确更真实,更容易达到自己的期望。比如当我想到疫情,我会毫不犹豫捐款20元,我就记下来,虽然对其他人不值一提,但在我心中我就成为了一个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心中的阴暗或者不愉快也随之消散。这或许也是一份闪光时刻吧!
活着的意义是为了生命的终结,现实的突兀是因为失去方向。再自我反思之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它,读书要坚持,一星期一本的泛读,或是一个月一本的精通全凭个人兴趣。我对感兴趣的基本上是一周清理一本,然后写看完一本书的感受。日积月累这个假期也已经读了六本左右,虽然我还是我,但总感觉内心不再空荡荡了,我像这因该是脑袋给身体的感觉,因为是脑袋汲取了营养,给身体发出信号,让你身心愉悦。(ex:为啥脑子以前汲取营养却像睡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