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生活就是一剂致幻剂,大多数人都活在自己已经圈定出幻想的美好世界里,吉姆走出去了。
墨尔本酷儿电影节上史蒂夫·麦克莱恩的《伦敦来的明信片》,讲述了一个帅气的男孩来到城市机缘巧合成为一名男妓,不断找寻美好生活的故事。电影的类型标签是“剧情”和“同性”,但不是一部同性恋电影,而是酷儿电影。同性恋电影更多是对性别意识的强化,大都不去解释灌输性取向的态度,想说的只有一个故事,那就是是同性恋永远都没有家,最终是彳亍一人。酷儿电影不是类似同性恋电影对性别冷漠的表达,反而是对性别意识的一种温情的模糊和混淆。
电影更像是蒂夫·麦克莱恩给出的一张自己的艺术品味喜好的清单。电影中故事情节更多围绕着一些画家、音乐、文学和电影谈论,但丁和毕加索,或者是巴赫和帕索里尼,以及片子里贯穿一直谈论的卡拉瓦夫等等,一切仿佛都是一个玩笑话一样,浪漫的不真实。
在《伦敦来的明信片》里,这些边缘身份的男妓,是能和诗人、画家归为一样的职业,不再是缺乏话语权的异类,是大世界里的一角,属于酷儿自己的世界。整个电影的基调是一种积极生动的氛围,在这个乌托邦的酷儿世界里有了正常的表达欲望,有被认同和支持,也有被排挤的边缘孤独感。
史蒂夫·麦克莱恩把这部电影阐释的更像是一本拥有四个章节的艺术启蒙书,缓缓翻开的四个章节,以一个有自我思考和选择,带着纯洁情怀的男妓作为主人公,导演以随性的开放手法,将主人公的悲观和乐观都拍出了奇异的神韵。
第一章的“伦敦的呼唤”里,向往艺术的吉姆离开家乡,来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酒吧,翻开了自己“性感男孩。在线陪聊”的命运之牌。第二章的“捧果篮的性感男孩”,吉姆在这个直言性取向不如出卖色相的酒吧里,成为了玻璃门后面被禁锢的男妓,他的性感是关于艺术的对话,对感情的敏感,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艺术的谈话者,不收钱的情感倾听者。第三章的“缪斯”里,吉姆遇到了一个把他当成灵感源泉的画家,吉姆认为己找到的是友谊和美丽,是艺术和生活的美。在第四章“幸运的吉姆”里,吉姆因为有着能够对艺术品的直接体验的美感的司汤达综合症,成为群体里的异类,他想要创造的是属于自己的美,脱离这几个趋同的伙伴,去走出创造自己的世界。
整部影片的舞台剧形式极强,突然抽出推远的房间以及忽然关上的门,灯光渐暗出现的红色电话以及画框式的运动等等。极具视觉美感的色彩搭配,油画质感的画面搭配音乐转场,我们跟着吉姆在现实与回忆中完成思维转换。
剪辑转场同样处理的非常有戏剧性,涂抹覆盖的插入转场,内心独白的特写遮罩,巧妙设计的抽象的剪辑提升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让电影更加的生动。
大城市对于外来者是冷漠的强取豪夺,误入小巷里被勒索钱的吉姆提问的“为什么问我要钱”是没有原因的,10磅成为了他敲开这个城市的门票。这个向往艺术并且有着美的灵魂的田园男孩,在霓虹灯的指引下,音乐巧妙的引入一步一步走向了一个看似是艺术的殿堂的大门,穿过酒吧进入了酷儿世界,在闪烁的霓虹下让人沉溺其中,吉姆内心的迷惘和被迷住了吸引的兴奋,是他内心的情感状况。
电影里反复被提及的“卡拉瓦夫”象征着吉姆精神世界的乌托邦,现实世界里的吉姆因为卡拉瓦夫的联系,认识接触到了那些他不承认是异常交易的男人,司汤达综合症让吉姆对美的艺术品产生了共鸣的震颤,成为了画中的基督下葬,或者是捧着水果篮的男孩,被幻想冲击物化成为了画。
“我们的神圣任务就是把男妓行业带入二十一世纪,同时向艺术先贤致敬。”的玩笑话里,电影展现出来21世纪的新男妓们,追求诗歌、文学、音乐和绘画等等,对于艺术的洞察比普通人更加的精通,他们都是艺术的践行者,同样也是性别社会的陈列品。所以他们并不普通。
但在这个酷儿的世界里,这些同样是沦落流亡在城市里的男妓,因为外表和内心的不同,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欢愉和痛苦,需要抱团相互取暖的汲取力量,同样也需要一个人成长的勇气。而吉姆最终与他们追求的不同,吉姆在这个男妓的职业生活里,汲取艺术的养分,像一个虔诚的学习者,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和领悟,让吉姆在这个酷儿群体里,成为了一个在角落里的“边缘”人物,由其可见他们也是普通的一个人,吉姆是社会群体普通的一个人。
电影开始的光影画面以及音乐铺设是精致吸引人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四个章节的展开并没有一气呵成的观感,没有精巧的故事内容,靠着标签化的噱头和风格极强的形式处理,电影失去了那份开头期待的艺术化美感,反而是形式多余内容,即使导演有心的巧妙设计想要表达一些思考,但却因为过度追求把追求美和艺术推到一个殿堂,后面反而成为了一部可以多次暂停观看的冗长对白。
电影背后导演触及展现了社会人中性别、阶级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我们跟随着吉姆来到伦敦,经历并且审视着不同层面的话语背后,对欲望和身份的理解。吉姆开始不收钱以及坚持自己的倔强是他自己的保守,对性工作和追求的开放,吉姆是大群体社会里的小群体,最后成为了小群体里的走出去的个人,撕下身上的标签,这种矛盾是电所展现影艺术特质的巧妙之处。
在《伦敦来的明信片》里,美是吉姆一直提到探索找寻的,到底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难道只是是感官上流淌的光影吗?是在这几个男妓身上张扬个性的金属项链,嘴里谈着维拉兹开斯这个十七世纪的西班牙画家,是大花臂纹身上的大佛像,或者是一副看似无欲无求的样子夸夸其谈着一幅画结构上物体留出的空间感。是所有作家、艺术家、酷儿、妓女这些酷的人都喜欢在夜里出来的格调,是画家笔下灵感的缪斯,是中年成功男人孤独的慰藉,还是吉姆英俊帅气的外表,一个身无分文的俊美酮体的向往。
吉姆在电影的最后,与不同追求曾经的小群体的告别,表明了导演的态度。美永远应该是激烈的,美永远应该是危险的,美总是难以长存,美是需要创造的,不是一味的阔谈曾经的大拿,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之后,再去走出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