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天生容貌丑陋畸形的理查三世就这样杀光了所有的人,把自己推向深渊。
原著戏剧中理查德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理查德: 何惧?
我自己? 身边没人......
理查德爱理查德。 是啊,我就是我。
刺客也进来了吗? 不,我就是凶手。
那就逃跑吧。 哎呀,我说我从我这里逃走了?
为何? 害怕报复?
不! 我对自己报仇?
啊! 不可能。 因为我爱我自己。 因为什么?
是因为我对自己做了什么好事吗?
啊,不,相反! 我憎恨自己!
憎恨做出可憎行为的自己!
我是恶棍。 但是装作不是坏人而已。
傻瓜,要对自己好一些。
但是不要像傻瓜一样阿谀奉承。
我良心不安。
他们一个一个地胡编乱造。
他们一个一个地指责我是个恶棍。
伪证罪
杀人者,最残酷的杀人者...
……
没有一个人会为我做任何事。
就是死,也没有一个人同情我。
也是,当然不可能。 连我都觉得自己腻烦,
谁又会同情我?
此段把理查三世的疯癫、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对于自己的恶行并不是毫无忏悔之心,他也深受良心的谴责与恐被上帝惩罚的恐惧,但他这种自暴自弃,疯魔嗜血和坏事做绝的行为看起来似乎带着严重的自毁倾向。
他是个骄傲聪明的人,但一生无法得到关注和爱,这种矛盾和情感的压抑唤醒了他内心暴虐的种子,让他去平庸的接受现实莫过于死,于是他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走向极致的自毁。
理查三世仿佛从出生时就被诅咒,丑恶的面貌,畸形的身体,剥夺了他追求幸福和爱的权利。
在哥哥战争胜利后的华光晚宴里,看着意气风发的兄弟和推杯换盏间的美酒和美女,他自卑的抬不起头来,他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爱。
大哥英俊潇洒,足智多谋,通过篡权成为了九五至尊,二哥善良,深受母亲喜爱。
而他呢,从没获得过母亲的一点信任,约克公爵夫人从头到尾没有表现出对理查的任何爱怜,笃定他就是背后的阴谋家,并出言诅咒。
然而面对母亲的憎恶和诅咒,理查表现出的是痛苦,却不曾忤逆,即使最后他篡位成功成了帝王,他内心深处是否还是有一丝对母亲的期待呢?
瞧,我成功了,我不再是那个没用的人了,为什么你不能像赞扬哥哥们一样赞扬我呢?
很多人说理查三世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理查在篡位的过程中确实展现出了阴谋家的手腕,两面三刀的逢迎,虚伪的嘴脸,冷酷无情的铲除异己,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在当时外戚势力强大,贵族之间不和睦,国外势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他在英国皇室复杂的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登上了宝座,并不只是野心足以支撑的,这证明他确实有与之匹配的智谋。
可他得到王位以后的行为却丧失了一贯性。
对于他登上宝座的第一功臣白金汉,他是怎么对待的呢?他没有兑现他对白金汉的许诺,在登基不久还没坐稳王位时,他把自己强有力的同盟推向了敌方,大开杀戒,杀掉了妻子侄子和前太子,还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
种种行为都不是明智的选择,但他真的是因为愚蠢吗,或许并不是,他还在持续发泄,自我毁灭,直到众叛亲离,叛军四起。
最后的战争便是自毁的高潮,他的狂气达到了极致,在战场上杀红了眼然后战死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