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 王文珏
【关键词】 罗宾·威廉姆斯遗作之一 如果你还有90分钟的生命,半是伤痕,半是成谶
当喜剧巨星罗宾·威廉姆斯自杀的消息传来,熟悉他的人不会感到特别惊讶。太多了,太多喜剧巨擘带着深深的抑郁活在这个世界:卓别林,W.C.费尔兹,憨豆先生,金·凯瑞……周星驰。他们的欢笑和励志是真的,他们的痛苦和不可自拔也是真的,真实到谁也不能湮没谁。
2013年对于威廉姆斯来说,是忙碌的一年。他拍了4部片子,今年新上映的《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本不为票房和舆论看好,因为他的骤然告别,整个故事,每一句台词,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仿佛一个貌似干瘪的故事,被生命的热液重新熨烫、浸润、赋值,散发出之前人们无法辨认的光和黑暗。
迈向老年的罗宾开始了糟糕的一天:堵车、剐蹭、对骂……出门前和老妻的争吵互伤……他一路诅咒着来到医院。代班女医生在经历自己的情绪问题:暧昧的结果被证明自己是个备胎,拿不到正式执业执照,四周的病人都在吵吵……
两个焦躁的人碰上了。在罗宾的喋喋不休和胡搅蛮缠中,女医生被愤怒蒙了心,告诉罗宾他还有90分钟可以活。罗宾在巨大的愤怒和惊恐中奔出医院。
90分钟的生命,去哪儿呢?生命怔住的一刹那,一切都变了。罗宾疯狂地跑回家,拿着鲜花想对妻子作最后的告白,又去追寻早已断绝父子关系的儿子,告诉他,爸爸爱他。曾经的幸福岁月跃过所有老来的龃龉,跃过了不断昏黄的生命,变得鲜活生动。
奔跑、奔跑、奔跑……愤怒、恐惧、无望……老头儿的表演依然那么到位。一呼一吸,一分一秒,他像一个绝望的生命向导,引领银幕外的人们,去体会离死亡只有90分钟时,生命翻滚的大浪。而被赋予更深刻意义的是,当你知道这样一颗灵魂背负的痛苦,那些银幕上焦灼的喘息,仿佛在熊熊燃烧的愤怒和痛苦,拥有了一个无限延伸的远方,抵达罗宾本人,或者每一个人。
在死亡到来之前,是什么提前瓦解了生活?一千个人,可以有一万个答案。影片中,是大儿子的意外身亡。罗宾把生活的愤怒和期许都押在小儿子身上,但小儿子放弃家族事业去做舞蹈教师,罗宾从此憎恨小儿子,鲜血淋淋的心,绝不原谅……可是当你只有90分钟的生命,所有曾经的“死结”,显山露水,都是些根本不重要的事。
90分钟,能让人得到最彻底地明白: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没有什么是必须。在爱面前,浮云辽阔,大道笔直。
看电影的时候,罗宾·威廉姆斯和他的角色是重合的。但最终,他没能拿这90分钟去救赎自己。这部影片像一个救生圈,能救起很多现代人低沉的情绪。可你也忍不住去想,是什么带走了罗宾的欢乐,他的生命力?为什么他救不了自己。
布满褶皱的笑容里,那些看不见的黑暗让他的目光那么真诚却悲悯。人们仿佛是第一次触摸到一种苦楚的脆弱,无法言说的重负。每个人是每个人的孤岛,但在灵魂的暗部,人们之间有一种隐秘的、无言的相通。这也是为什么他生前的笑能够震动世界,而他的离去和他的痛苦,一下子能够再一次重新注释作品,触痛人心。
在1991年的《虎克船长》中,罗宾扮演了长大成人后的小飞侠——40岁的彼得·潘,一个中年律师,淹没在茫茫都市,忙碌、疲惫、平庸。在小飞侠和中年律师之间,一定有什么是被慢慢摧毁掉的。而在本片一开场,罗宾用倒带的方式回忆岁月,正在大笑的他穿着一件米黄色夹克,有点被揉皱了,显得那么温和又柔软,熟稔,像是每一个小飞侠剪掉翅膀后,都会穿旧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