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
这是一个三连环的故事,讲了三个不同时代三个作家的片段人生。先从第二个说起吧,他的生活展现得最多。他像大部分希望以文字为生的未出名的作家一样,投稿屡拒,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做一份和写作没有关系的零工。好在有个富裕的老爸时不时予以经济援助,还有一个体贴的妻子时不时予以情感支持。不久,命运以一种他意想不到的方式馈赠了他——让他从一个旧物店买到的皮包中捡到一沓手稿。那部小说的文字和立意比他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出很多。他拿出去发表后取得巨大成功。
他享受着这得来不易的成功,直到有一天一个老人告诉他这个故事是他的。老人开始讲述他作为作家的一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关于这份手稿。他是因为当时他的妻子而受到鼓舞,又因为妻子遗失了手稿而和她分道扬镳。老人是来讨回公道的吗?他说不是,因为他几个星期后就死了,第二个作家得以享受一切荣誉。
但是这些都是第三个作家新书里讲述的故事。有个女粉丝不甘心,不惜色诱他,追问着故事中第二个作家的真正结局,因为她不相信他可以那样的心安理得,窃文而不知耻。如果那样的话,这个人世间就太让人失望了。
真相是什么?仿佛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第二个作家说,我知道你认为他是我,但是为什么没有可能,那只是我头脑里编织出的一个故事?
2,
真相也许只有一个,但是生活的形态在这里却有万千,只是无论怎样往前行进,仿佛永远苦多乐少,遗憾重重。
第一个作家,也就是老人本应该拥有完美人生,年轻而才华横溢,认识了美丽的妻子,两人无比甜蜜。但是因为还是因为太年轻而不知事,以为事情不按自己的想法前进就无法继续下去。他们痛失小女儿后,妻子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妻子遗失了手稿之后,作家大发雷霆,毁掉了一段婚姻。
将自己的幸福悬于一件事一个人的作法,在若干年后回想,自然是愚蠢,但是当时也许就是他们内心的结症。其实谁也不比谁更高明,也许只是剥离开来看,经过时间洗刷,更容易理性客观而已。
第二个作家,也许是个稍微幸运的人。他在碌碌无为的时候有人支持,而成功又来得匪夷所思。但是,故事的亮点在于,他经过了最初的震撼后,找到老人,愿意道歉,保证为他正名。作为一个作家的良知,让他始终保留着一份纯良的天性,而这纯良的天性,让他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自己内心的负疚感。
至于第三个作家,当他和女粉丝调笑的时候,观众会认为这只是他编出来的一个故事,因为他没有那么深刻;当他被女粉丝逼到角落,终于对她入侵式追问表示愤怒的时候,大家又会觉得他似乎别有隐情。
但是,作家就是这样一个职业吧,如第一个作家所说,很多时候,生活和小说离得很近很近,但是又永远不会有交集。
3.
其实这部电影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有众多知名演员参演,剪辑流畅,故事氛围的营造十分出色,让人几乎可以一气追下来而不觉得时间流逝。
最让观众觉得美好的应该是第一个作家的那一段故事,那样年轻的脸庞,那样充满希望的前途,那样相爱的两个人,但是最后没有在一起。也许,只是和彷徨与光影的观众开了一个玩笑,越美好越失落越纠结人心。所以,观众对于他遗失手稿后再没有能力写出另一部小说来,也就接受了,觉得他真的是自己搞砸了一切(虽然我还是对此略有存疑,如果是自己写出来的,至少重复一遍的技巧应该还是有的——当然,那样的话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了,我这个无趣的人。)但是,这里需要展现的是一个全盘皆输的人生,用他的悲剧衬托和承载另外两个作家的喜剧和幸运。
第二个作家的纠结倒是让人心有戚戚。得到了再失去,肯定是痛苦的一件事。好在,他是那个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虽然自己内心煎熬许久,但是终于展现给大众看到的还是一片繁花似锦。
第三个作家其实很无辜,女粉丝怀疑他就是第二个作家自己,作为一个作家的智慧,他不予坚决否认。因为认为一个故事太过于真实而动人,从而怀疑作家写就了一部自传,是一件非常粗鲁和侮辱智商的事,也许他最后的愤怒有一大部分源自于此。
我讲一个故事,能够娱乐你感动你让你念念不忘不能自拔,那都是我乐意看到的事。至于非要自作聪明不择手段的挖掘和证明——嗯,也许读者有时候比作家更加容易沉迷于文字本身。
但是,就像有些细微的心动只能用文字表述一样,有些深沉的沉重也只能深埋在心底。看到别人的得失,联想自己的哀乐,这才是正确的读故事看电影的要义。也是我们不厌其烦的阅读自己内心,每时每刻正在进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