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是婉转地做了一个梦,梦见去往远方的列车,下车后身旁有汹涌却又安全的泥石流,辗转一圈又乘车返回,只花费了较短的时间。梦醒后已然忘记了那辆列车到底开往何处,也许何处早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去往了远方,趔趄了一个神不知鬼不觉。
青春,就是一个这样的梦。在来来去去之时,打包梦想和放纵,去往远方。再回顾时,它还是夹带着浓烈的朦胧色彩,透过斑驳的光影浮现出来,充斥着慵懒和无奈。
当男孩们回忆起里斯本一家的五个女孩时,导演在镜头前安排了很多温暖的色光,存在过的女孩们,她们给男孩们带来的快乐、憧憬和遗憾,都在色光前变得模糊了。男孩们渐渐长大成人后,在舞会上以成熟的姿态结识新女伴时,都已经渐渐忘却了过往的懵懂时光,那些岁月被远远抛在身后不知何方了。
导演索菲亚的处女作《处女之死》奠定了她以后影片的基石,包括后来的《绝代艳后》,也颇具她的个人特色。
她把五个女孩的自杀摆在了“禁足”的面前示威。所以,当女孩们被禁足在家时,男孩们通过望远镜仍可以窥视勒克斯到在屋顶与各种男人寻欢做爱。这个出众的女孩本以为自己是最幸运的,她得到了全校最帅的男生的青睐,不料在交出了第一次后帅哥莫名地就再也不见了。
勒克斯再不会有当初为了深吻帅哥穿着睡衣从屋里偷跑出来的激情了,屋顶上的她,跷着腿,叼着烟,任男生们在她身上恣意妄为。她并不是为了享受而为之,而是为了放荡而放荡。
只有街上的男孩们,是她们永远的仰慕者。他们收集女孩们的一切东西,日记,影像,和记忆。他们从女孩子那了解到对男生行为和语言的评论,他们看见字里行间的逼仄和落寞,隐隐也看见为女孩们打开门缝的死亡之门。
太多往事在岁月沉淀后渐渐遗忘,有些人却遗忘不了。他们存在过,是诱发了一点点悸动和情不自禁的人,给了最初最纯真的欲望。然而,青春是少不经事的代名词,是被管束压制的桎梏之锁。
那个为小女儿办的派对是自杀瘟疫的开始,她代表着与现实隔离的里斯本女孩们,从楼上一跃而下,飞去了梦想的地方。此后,里斯本夫妇无论是假模假式的开放式教育还是将女孩们软禁在家,都无法阻止这场瘟疫的蔓延。
女孩们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示威并不值得赞赏,她们不知道,那些她们想要的东西,一旦生命不复存在,就再也不存在任何可以得到的机会了。而里斯本夫妇的过于冷静又显得有些薄情,他们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郁郁寡欢地活了大半辈子,换来的是孤老两人。
最后,男孩们说:“这些年来,有许多关于她们的流言蜚语,但我们从未找到过答案,这与她们的早逝无关。抑或因为她们是女孩,只因为我们爱过她们。她们始终听不见,我们在门外的呐喊。她们始终在那里孤独着,我们永远无法将她们拼贴完整。”
在门外呐喊的,何止是年少的轻狂,谁也分不清呐喊声中有没有多年后洗去铅华的本我。
文字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