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圆梦巨人》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写于1982年的同名童话。
我看过他另一部改编成电影的作品,《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导演蒂姆·波顿把文字中的糖果世界变为美妙的影像,强尼·戴普也成功地扮演了神经质的男主。
"只是,无论原著还是电影,剧情透着微微的诡异和血腥,并不适合小朋友。
"《圆梦巨人》也是如此。
不用置疑导演斯皮尔伯格的能力。
昏暗的街灯,好心眼巨人拎着他的吹梦工具,一会儿装成一棵树,一会儿扮一堵墙,以躲过路人的目光,免得被人类捉去圈养。
巧妙而富有幻想。
魔法时刻,“不要走到窗边,不要向外看”。
"到捉梦的那段,画面更美了。
苏菲跳入水中,踏进与现实相反的梦的世界。美梦如飞舞的萤火虫,又像天空划过的流星,而噩梦是一团火,桀骜不驯地横冲直撞。
有的导演就是有足够的能力编织幻梦。
"一个巨人中的矮子,一个不听话的小孤女,在相处中慢慢了解对方,努力想帮助对方。
好心眼巨人开导苏菲,劝她回孤儿院,“总有一天你会长大、结婚、拥有自己的小小人豆子,你会拥有许多成功和欢乐的时刻,但那都不应该是在这里,你会度过很长很好的一生。”
"而苏菲,不愿好心眼巨人被别的巨人欺凌,想出向女王求助。
是的,我从这里开始对《圆梦巨人》产生反感。
苏菲教巨人自我介绍,“女王陛下,我是您卑微的仆人。”
巨人口齿不清说错了,苏菲那会的表情,满脸的恨铁不成钢。
巨人卑微地跪在地上,如同被驯养的动物,慢慢爬进屋。那一步步,到吃饭时的礼仪,苏菲对权势的跪舔,全部摆在了脸上。
还有孩子的纯真吗?
"其实也不为奇,电影前半部已经出现过一个孩子的美梦。
美国总统来电,孩子的父亲毕恭毕敬接听电话,老老实实把电话递给他,然后美国总统对他的建议全盘照收,他父母在旁边满满的羡慕妒忌。
也许这部成人童话讲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即使至亲如骨肉,彼此并不了解,仍然孤独。
最后,苏菲在皇宫的床上醒来,侍从上前照顾。
这所有的故事只是苏菲的一个梦?好心眼巨人,吃人的巨人,不过都是她想象出来的,只为了在梦中女王是亲切慈祥的长辈,能够宽容地接纳所有胡思乱想。
"然而观众我更想看到巨人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困难,与其跪着指望女王开恩,不如站起来顶天立地。
美梦有毒,做多了小心骨头发软,毕竟梦总有醒的时候,看别人脸色的滋味并不好。
《圆梦巨人》靠外力轻松解决问题,也就失去了电影的戏剧张力,我无法喜欢它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