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2年9月11日,正当美国人纪念“9·11”悲剧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外却爆发了大规模反美示威游行,当晚,领事馆遭到武装分子的重火力袭击,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遇袭身亡,这是33年来美国驻外大使首次死于武装袭击。时隔四年,由迈克尔.贝拍摄的《危机13小时》为我们重现了当年在班加西那惊心动魄的13个小时。
而在第二小节中,更多的进行了紧张情绪的铺垫,野外藤架下的塑料布,遮挡了视线,羊群的乱入,令人们摸不清状况。导演在第二波袭击来临前,在空荡的第一人称视角,用了快速的大推进,传递士兵们望眼欲穿的心里状态,而当地方来袭,又用了同样的推进,交代了局势的紧迫性。眼看着对方40名甚至更多的武装分子潜入,却无法先行攻击,只能等待对方的开火,被动的心里压力极大。而最精彩的部分,同样聚集在第二波攻击里,几次的狙击爆头,让刚刚装填好火箭筒的对方只能自爆,同样的效果,出现在对方装甲车里的武器引爆,以及硕大的公交车里,导弹的被迫引爆。几枚重型炸弹,都无一幸免的胎死腹中,其中的快感不言而喻。
自由是美国最值得骄傲的国家精神,它让这个国家的公民们获得了最高的尊严感和荣耀感,但对他国事务的随意却远不是自由的意志体现,居心叵测的粗暴往往反成了恐怖主义的温床。讽刺而神奇的是,事件发生的那一天竟然就是9月11日。
六个人的英勇成就了一部悲壮的史诗,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一切是否应该发生,就像没有人能说得清911的因由。我从不相信美国政府如宗教般的价值输出,那些听上去崇高的牺牲精神和热情担当背后,几乎无一例外地隐含着龌龊的觊觎之心。所以我们会发现,美国处理海外事务时,对他国军事介入的热忱向来远远高于对该地教育推广的偏好,最后往往是以暴制暴,因暴生暴,不过是制造出另一轮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而实质是地球人都知道,唯有教育才是消解一切冲突最根本的良药,且投资少杀伤力小,但那却从未成为星条旗的主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