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美食电影一向以来都承担着负责治愈心灵的责任,它像一碗更仔细更具体的心灵鸡汤,把食与幸福感直接挂钩。和那些莫名其妙的小清新、小文艺、么么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意义不同,美食电影意旨着将“胃”(生理需要)与“为”(人生意义)直接挂钩。正如最近一本让公众期待已久的图文绘本《一人食》提醒我们,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于是,美食电影也这样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当代电影,并且屡出佳绩,像《朱莉与朱莉亚》,《饭,祷,爱》,《大厨》等等,它们简单的叙事线索以及故事意旨并没有招来观众的嫌弃,相反,这样的正能量电影无时无刻地让我们在“落魄”时刻充实对“为(胃)人生”的信心。
《落魄大厨》事实上也秉承了以上的美食电影的特征,导演兼男主的乔恩·费儒还在影片最后的彩蛋中展示了自己跟厨师一步一步学做三文治的片段,表明了“这他妈真是我煮的!”,当然,他将自己的手指刺上了刺青也是以此告诉观众,这个大厨是他一手一脚用心经营出来的。乔恩·费儒没有说,但是这样的声明仿佛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部不痛不痒的美食电影,而经营美食也如经营电影/事业一样,不下一点功夫也是无法站得住脚。电影讲述了一颗在厨艺界冉冉升起的新星——carl,在遭遇美食评论家的调侃、讽刺之后,因为印象不佳而丢了工作也找不到其他工作,已经和妻子离婚的carl,人在中年,没有家庭没有事业,走投无路之际只能向前妻的前夫要了一辆餐车,做起了快餐。观众或多或少会猜到最后的大团圆结局。然而乔恩·费儒并没有在意情节要如何地跌宕起伏。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摒弃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即从电影的开头到故事发展的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左右渐渐往一个固定的矛盾或者危机发展然后爆发,最后平稳处理结局。《落魄大厨》没有这样的叙事模式,而用一路愉快的餐车之旅覆盖了这种矛盾/危机的必要性,但影片看上去却没有任何元素的失却。导演乔恩·费儒所饰演的carl大厨在美食事业上从来没有怀疑,他专注专心专一的“三专”态度,也决定了他往后事物的成功的肯定性。
当然电影里面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依然是大厨carl的私人生活。他的儿子percy也是这场落魄之旅的“始作俑者”,他教carl上facebook,导致carl错用facebook功能引起骂战。继而,在开始了餐车之旅之后,percy因为以图文记录了餐车的大热,引来更多的关注和热议。但是,儿子percy自己却一直是carl的痛,因为对事业的专注,他只能偶尔陪儿子看看电影,逛逛游乐场,随便答应percy会在暑假带他去新奥尔良,却轻松爽约,carl在开始并没有在意到他在私人生活上的不平衡。前妻美艳可爱,但carl却从来不会反思自己和接受妻子的意见,他的落魄并没有因了他事业或者才华上的困境,而是这种生活上被我们忽略的细节。
于是,经营美食与经营人生再次挂钩。那些毫无诚意的鱼子酱蛋,熔岩巧克力蛋糕,并不是真的因为carl在专业水平上的退步,它们提醒了他如何再次更新自己的人生。正如carl此前并不会用facebook,不知道如何公关,如何带着儿子经营生活,这些生活细节的忽略,酿成了一桩美丽的错。本来,我们要提醒自己,无论生活是多么的冲忙,多么地需要认真经营,我们都要好好吃饭,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顿饭。在carl这里,他需要被提醒的是,无论美食多么地重要,菜单和食材都应该不断认真更新,他都应该回头看看生活的经营。
当然,在电影里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古巴三文治,新奥尔良甜甜圈,穷孩子三文治,用果汁烤制的猪腿肉,用了一整晚文火慢烤的德州烤肉,都是一场舌尖上的美国巡游。和其他美食电影不同,影片聪明地选择快餐——美国的标志食物作为最重要的美食展示,但是却跟我们平常接触的麦当劳、肯德基不同,这些美妙的三文治背后的食材原料准备丝毫没有比那些复杂艰难的贵价料理的准备要简单。这场“舌尖上的美国”无疑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快餐文化的美妙,正因为快餐要求的“快”、“便宜”、“简单”和“美味”,食材的准备就变得更为重要,如何在三分钟内来一场味觉盛宴的饕餮,carl大厨无疑是让我们窥斑见豹了。
几个
大牌的客串也让电影变得相当有趣,斯嘉丽·约翰逊扮演的性感女招待,小罗伯特·唐尼扮演的无厘头帅气前夫,都成了男主角carl的爱情过路人。在美食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五星级餐厅里面的厨师长,还是餐车里面那个不断被要求与顾客拍照的快餐小胖,一个专业厨师对待食物的态度应该都是百分之百的认真。而我们这些接受美食的食客们,是否也应该坚持“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吃饭”的人生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