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平时很少看乔治克鲁尼的电影,总觉得就是一个花架子帅叔叔,但似乎帅得没有灵魂(也不知这错觉是哪里来的)。
最近几年,对他的关注也仅限于他被全英最美女律师征服,打破了他自己在第一次婚姻结束后发表的不婚主义宣言——养老婆还不如养猪轻松,终于在自己53岁那年再度进入婚姻的殿堂。
《后裔》是我深更半夜想找一部不用动脑的电影助我入眠时无意中点进去的。没想到一开始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一直看到影片结尾,还意犹未尽地失眠了一小会儿。
影片发生在以海洋风光和岛屿闻名的夏威夷旅游胜地。然而故事却以克鲁尼对朋友关于夏威夷生活的错误印象的吐槽开始。原来朋友们都以为在夏威夷生活一定异常惬意,每天去游游泳,沙滩上吹吹海风散散步。然而对于一名像他这样在岛上有正式工作的人来说,日常要应付的是繁重的律师工作,而现在他已经被困在医院快一个月了。
原来他的妻子在一次出海游玩中,不小心落入水中,被船体击中了头部,陷入昏迷,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机能。
克鲁尼除了律师身份,他和他的大家庭还是某座岛的继承人,而他是拥有签字权的那个人。这段时间因为法律的变更,他们在七年后将归还这座岛的主权给岛民。而现在有一家大的房地产公司给出了很好的报价,他们打算将那片土地开发成一个旅游度假村。
他和妻子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个问题少女,满嘴脏话,对妈妈不尊重,酗酒……被父母放到一所寄宿学校上学。小女儿也挺有个性,爸爸折腾了半天做出来的菜,她说不吃就不吃。
一天,克鲁尼带着小女儿外出吃饭,遇到了和她妻子遇难时在同一条船上的男子。他诚恳地过来表示遗憾和道歉,自然遭到了他们的抵抗。小女儿触景生情,哭着跑了出去,克鲁尼为了安慰她,决定飞去另一个岛找姐姐回来。小女儿经过那个男子的时候,对他比了个中指,足见她对他的恨意。
姐姐在寄宿学校也不消停,他们找到她时已是半夜,而她却在校园里酗酒。回家后,爸爸带她去看了躺在医院的植物人妈妈。爸爸不理解她为什么那么恨妈妈,终于在一次争吵中,大女儿说出了母女俩吵架的实情——原来她亲眼目睹了妈妈的外遇。
克鲁尼懵了。他很有钱,但他不愿意给家里人花太多,因为这些是他作为后裔继承的钱,不是他努力工作挣来的,他总觉得不属于自己。于是他平时只顾工作,却忘了照顾妻子和女儿的情绪。这次妻子变成这样,他很后悔,他希望老婆快点醒来,他要尽一切所能补偿她。没想到,她竟然背叛了他。
医院给他们下达了最后的通知书。妻子已经脑死亡,靠呼吸机维持着生理机能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什么时候关掉呼吸机取决于家属。
克鲁尼和女儿们决定,在关掉呼吸机之前去一一通知妻子的亲朋好友,给他们一个礼拜的时间跟她告别。当然,也包括外遇对象。
和外遇对象对峙的过程很有意思,克鲁尼的表演也很克制,当他发现外遇对象接近他妻子只是为了拿到那块地,而根本不爱他妻子,而他妻子竟然准备跟他离婚时,内心简直无语了。因为大女儿在跟外遇对象的太太聊天,外遇对象也恳求他不要告诉他妻子,他没有和他打架,甚至都没有高声骂他,但他出门和外遇对象太太告别时,一口亲了上去,留下了一脸懵的太太。
最终,外遇对象,她老婆生前爱过的最后一个人没有来跟她告别,来的是他的太太。他太太那天意识到了什么,最终也发现了这件事。
克鲁尼的老丈人自始自终认为克鲁尼对自己的老婆太苛刻了,连一艘好点儿的船都没买给他心爱的小女儿,也许有一艘好的船,就能避免这一灾难。克鲁尼自始自终也不忍心告诉他女儿出轨的事实。
克鲁尼最终也没有在售卖土地书上签字,而是选择为岛民做点儿什么。经历了这些,他对自己后裔的身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接纳。
影片以一家三口在沙发上轮着吃爸爸做的酸奶看电影为结尾镜头。
这是一部非常舒缓,哀而不伤地讲述中年男子婚姻危机、身份认同的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整部片子里的夏威夷并不是大家印象总是阳光普照的那个夏威夷,而是时而狂风大作,基本上是阴天的夏威夷。景色、背景音乐和情节搭配得天衣无缝,几位主角的表演非常自然,贴近生活,很适合想要调整心情的时候观看。
该剧获得了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lafca)最佳影片奖、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和第69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奖。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