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杰西和赛琳娜再次相见是在八年后。
当年六个月后再见的约定已经随风而逝,此时的杰西眼角有了皱纹,胡子没有刮干净,带着中年人的一点颓废;赛琳娜已经不是八年前那个活泼的小姑娘了,生活让她有了点神经质,易怒,有时还会喋喋不休。
生活的经历让他们摆脱不了现实,由此导致价值观不一致。
此时相见,他们已经完全是成年人了。他们显得更成熟,但是顾虑也更多。在送赛琳娜回家的车上,有那么一刻,杰西说到异性会让自己融化时,赛琳娜伸手想要抚摸杰西的头,却最终放弃了。
他们依然谈到性,却只是笑笑,不再像曾经年少时在摩天轮上那样接吻,拥抱。此次他们最多的亲密接触,不过是在赛琳娜下车后,他们一个礼节性的拥抱。那么几秒,或者十几秒,我相信两人的心中,感慨颇多。
他们这次相见的时间很短,杰西要赶飞机。多年前的浪漫在现实糟糕的生活面前,让他们格外珍惜这次朋友般的见面,杰西想了各种办法来延缓这次的分离,但是时间,终究慢慢的过去了,终究还是要分离。
电影依然是通过两人的聊天推进剧情的发展。随着两人的谈话,我们看到的是平常司空见惯的那些场景,咖啡厅,街道,游船,小巷,老旧的楼梯,零零碎碎的室内……
跟爱在的第一部《爱在黎明破晓前》不一样,这部电影的聊天是成人间的聊天,少了活泼灵动,多了现实、无奈,带着颓废。
最后,还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正视:不管多么的理性,成人之后,性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由此可能会导致生活比较糟糕,想要摆脱,想要逃避却终究不能。
杰西说自己有了孩子后做爱的次数不到十次,跟他颓废的状态似乎相吻合;赛琳娜则隐晦的表示,法国男人不太好色,言外之意,性生活也不大满意。
整个聊天中,杰西也在有意无意的对赛琳娜进行挑逗。可是他们最终也还是按照成人的方式聊天,没有逾越道德的界限。我想,编剧的这种安排,不仅仅是为了迎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更是在表明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性压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