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如果有人要问我,建国后最好的喜剧电影是哪一部?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黄佐临导演的【三毛学生意】(上影,1958)。
新中国喜剧电影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幽默讽刺喜剧,吕班导演的【新局长到来之前】和【不拘小节的人】算是早期的代表,而黄建新的【背靠背,脸对脸】是近期的此类佳作;轻喜剧,鲁韧导演的【今天我休息】和【李双双】,谢添导演的【锦上添花】、【甜蜜的事业】,桑弧导演的【她俩和他俩】、【邮缘】堪称佼佼者;荒诞喜剧,吴贻弓的【少爷的磨难】开创了先河,米家山的【顽主】以及冯式喜剧后来居上;还有就是滑稽喜剧,这类喜剧有谢晋导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丁然导演的【女理发师】等等。
【三毛学生意】属于滑稽喜剧,这类喜剧的驾驭难度也是最大的。夸张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刻意制造的噱头和笑料,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火候稍一欠,会流于无聊和乏味,而火候稍一过,就流于低俗和庸俗了。在我看来,好的滑稽演员都有良好的正剧表演功底和丰厚的生活底蕴,而好的滑稽表演必然兼容假痴不颠和笑中带泪的意味。【三毛学生意】是一部严格遵循滑稽喜剧规律的佳作。先说题材,表现草根命运,关注弱势群体永远是滑稽喜剧的主旋律。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和中国最著名的漫画人物三毛无疑是此类题材的最佳代言人。【三毛学生意】中的三毛又老又丑,迥异于【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却更有一种凄苦的味道。从剧本上讲,【三毛学生意】改编自同名上海滑稽戏,原作曾轰动全国,甚至得到周总理的赞誉。故事采取三段式的结构,层层递进,前后呼应。尤其是台词方面,编剧范哈哈体现出扎实的功力,许多精彩的台词已成经典。
【三毛学生意】最大的亮点是文彬彬、刘侠声、范哈哈的表演,他们都来自上海市大众滑稽剧团。三毛形象的先入为主、苏北方言的听觉障碍、海派文化的地域局限,所有这一切都会被三人精彩绝伦的表演一一跨越。特别是三毛学理发和三毛装女声两个桥段,三人的精彩表演绝对是中国喜剧电影史上最亮色。最后说说影片的导演黄佐临。【三毛学生意】改编自已经相当成功的滑稽戏。黄导本人对该滑稽戏评价很高,认为可以和欧美最好的喜剧媲美。黄导对影片的贡献主要来自喜剧节奏的控制和叙事铺陈的凝练,当然,对于他来讲,这是驾轻就熟的事。早在旧上海时期,他就被誉为“喜剧大师”,他导演的【假凤虚凰】是解放前成就最高的喜剧电影。黄导曾说过喜剧电影需具备“懂、松、动”三个特点。可以理解为通俗易懂,轻松幽默,触动人心。不用说,【三毛学生意】一一具备了。
【三毛学生意】上映三年后,文彬彬、刘侠声、范哈哈又出演了谢晋导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其中刘侠声和范哈哈是主演,分别扮演大李和老李。相比而言,【大李,小李和老李】更脍炙人口,而论艺术成就,看过两部影片的人都会觉得高下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