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过年喽!终于盼到了“难忘今宵”的日子……正准备收一收艰苦奋斗的心,好好地放纵一下肠胃——万万没想到,却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大门外有“年兽”,要注意躲避;有力出力,无力出钱;少说话,多做事;不做事,就管住自己,不要添乱。
好消息:终于想明白了禁足是种惩罚,比昨天的自己又博学了一点。
谁能想到网线有一天会像脐带一般提供着抵抗“无聊”的营养呢?
在换了n种躺姿之后,拉开了挑选影片的菜单。划呀划呀,只为选一部不要再用来教育我而只让我“哈哈哈”的片子。
于是——我看到了著名的表情包老奶奶:
虽然是部13年前的老片子,但是看看中二的阵容以及中二的片名,感觉很符合我的期待呢——《全顺粉女士绑架事件》。
概括来说,这是一个王者带青铜,对抗亲友团的故事。下面就来围观,这位老奶奶是如何“搅动海陆空力量丰富生活”如同“拿着木勺搅动汤底滋润生活”的。
故事总从晴朗的一天开始——
汤店老板全顺粉女士,七十多岁,却是生意场上风风火火一把好手。个人生活也是紧跟时代潮流,电子设备、网络社交平台,玩的和孙女一样溜。一面脾气火爆,中气十足;一面看到野花也要拍下来发在个人主页上,的确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典范了。
靠着多年实践出的汤料秘方,店内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也就吸引了一个特别的绑匪团伙。
说起这伙绑匪,三个人,只能说是黑社会的萌新,逐一简介一下:
小丑是老大,勉强算是智商最高的。之所以勉强,是因为指导怀孕的老婆金融诈骗结果指导进了监狱,为了不把孩子生在牢房,急需高额保释金。
猩猩是老婆的弟弟,一位只会跟着姐夫蛮干的铁憨憨。
猪是好友,被诈骗的血本无归的农民,深感对不起自己妈妈,一心寻死。
三人凑在一起,如“猪”所说:“生活已经这个样子,还能怎么挑三拣四。”
说起来,这形象与三个人真是万般契合。一个聪明且蠢,一个盲从,一个猪队友。
三人通过碰瓷,抢到了车和面具,就开始轰轰烈烈的绑架了。计划很简单,就是绑了人再向其家里人要钱。
结果,没有打过奶奶不说,还被全顺粉女士思想教育了一番。
全顺粉奶奶在接触中发现了他们善良的本性,甚至由于看不上他们的笨手笨脚还给予了一些技术指导:讲电话要礼貌、开车可以导航、如何逃避警方追捕。
也是绑匪给奶奶家人逐个打电话的时候,才发现儿女们只是忙着自己的事情、顾着自己的利益,完全没有真心地关心老人家,还不如当警官的干儿子。
于是奶奶本着改善无聊生活以及教育孩子的目的要借这三个笨贼之手,收回留给每个孩子的巨额财产,以示惩戒。
可是面对精明能干的警官,三个人完全没有对策。奶奶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亲自制定了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甚至编写了此次行动的全员剧本。
说到这里,忍不住插句题外话。老手和萌新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建构,这就是有经验和没经验的区别。把时间用在建模上,别再说读书没有用了。的确,读书不等于学习;但是学习肯定要读书的。说起先有理论还是先有实践的问题,真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but,能指导实践的理论,真的很有用。
说回正题。奶奶了解警官的一切行为,通过两段内容的交叉剪辑,愣是塑造出奶奶算无遗策的智慧高光,有些荒诞色彩的好笑。
一路上,计划非常顺利,警方被涮的团团转不说,一车厢的钱愣是在陆、空几百人的警戒中成功被船运走了!还如“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一样把天气和虚实战术都考虑了进去。
说实在的,这个偷车厢的过程,加上略显悲壮的背景音乐,简直拍出了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甚至传递了一种“爱拼才会赢”的信念。真的和演员的表情和动作密不可分。上次看到这么拼命的,还是《疯狂的石头》里的渤哥。
做坏事也要努力呀,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呢?
原本是反派,却恨不起来的原因,也许就像《追龙》中说的“出来混的,也要有底线。”
说来也是个笑点。奶奶问赎金是多少,开始说5万,后来大着胆子说25万。然后还自己心虚了要不降降价17.5万……哈哈哈,有零有整的,真是不贪心。搞得奶奶觉得自己很没面子,自己提高到了2.5亿,反而把绑匪吓了一跳。
当然啦,这只是浪漫主义的想象。放大了生活对穷人的逼迫,虚化了人性的邪念与罪恶。这并不能减削犯罪的恐怖,只是让人在极端的设置中多一份设身处地的共情,多一份有“人情味”的反思。
说到人情味,就不得不提,这么紧张的场景中还能夹杂着恋爱的酸臭味。
仙女是奶奶的一个干女儿,勤劳能干,但是身高体胖没有男朋友。开始大家还因为她的外形惧怕她,但慢慢很难找到老婆的队友“猪”就对她生出了爱慕之情。情人眼里出西施,真的不是好看的人才配拥有甜甜的爱情好嘛~
爱是从看到对方的优点开始的……
虽然一路很囧,但是你以为这样甜甜的就完了?转折总是从放松警惕开始。
小丑老大的老婆生了,他当爸爸了,然后他要当个好人。天呐,危机!反派不想当反派了!一个正邪对立的故事里马上就要没有反派了!
不好意思,我是在替奶奶瞎着急。
一开始,她好不开心计划没有完成,后来也反思了自己为什么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现在这个样子:“哪怕当时父母拼尽了全力,也会充满了后悔和歉意,所有的家长都会有这种感觉。”
但她要把这个计划进行下去,动力变成了不把这三个傻孩子送去坐牢房,但她谁也没有解释。
一开始,以为这三个呆绑匪真的傻到给警察写了收据。后来收据作为警官拆穿奶奶的物证才发现:原来这是奶奶早就设计好的大智慧!
好像戏谑又调侃地“遗憾”自己“失败”了。搞得大家以为是和上次奶奶谎报事件来一出“狼来了”的故事一样。
说到这里,也是劝各位关注一下家人,总是要靠“狼来了”的故事才获得关注,那么真的有需要的时候可怎么办呢?
但在这里,奶奶最好的演技就是假不正经。
只怕从一开始,她就筹划好了自己来承担这一切。
在最后,奶奶把不外传的秘籍给了他们。当她意识到给钱只会培养出自己“失败”的孩子时,她选择了更高深的善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的汤馆继承给了更努力的人。
她会欣慰地笑着,然后气势汹汹地跑过去,说——
哈哈哈,奶奶还是那个奶奶,还不乖乖来学学怎么做个有趣的人!
热爱生活,有策略,有手段,有胆量,也有对他人命运的关爱。
说起来,这要成为一个长辈的时候才学的会吧!
影片说完了,再蹭个热度说说《囧妈》。
我觉得如果单从题目上看,《囧妈》也应该塑造出这样的老太太。有囧的经历,还有血气方刚的人物。
这个片子最有争议的地方其实是视角。不是以妈妈为主视角,而是一个中年儿子的视角。它在讲一个中年人和一切和解的故事。有人不喜欢很正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五十岁左右,你才会真正思考“和解”的答案。
不理解,是你火候不到,只有时间才能给你答案。
《囧妈》没有答案,因为中国式的亲情像胎记,你只能修饰不能扣掉。所以就算你戳到痛处,你也只能隔靴搔痒。可以调侃,可以玩笑,但是不能丢,不能踩,更不能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够“痛快”。
不过文不对题不是山争哥哥的错,毕竟人家一开始也压根不想叫这个名字。还不是屈服市场的错,要蹭个囧系列热度。我欣赏山争哥哥的胆量和才华,也很同情他,假装不正经久了,正经起来就像和大家隔着次元壁。
如果是我来编的话,让母子二人帮着别人做点什么好不好呢?妈妈因为观念旧一点,帮点倒忙,添点麻烦。然后在别人的光芒下达成彼此的和解,这样比较容易上价值。
或者是妈妈想唱歌,儿子也想唱歌。但是两人使的劲不一样,也许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我觉得目标一致但劲分两头比较好玩,《囧》系列前两部都是这样。
但《囧妈》是帮其中一个完成件事。功利心不够强,有种妈妈赢了是儿子放水的感觉。一开始就不是势均力敌。
但是,每一部能让人们在危机时刻能笑出来的作品,已经功德无限了。至少还有人努力着、奋斗着。
我还是很粉山争哥哥的~加油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