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这几天一直沉迷于一本书——《万物既伟大又渺小》,我读这本书时常常笑的像个傻子。
真不是因为我笑点太低,而是因为吉米·哈利描写的太过生动形象,以至于那些文字仿佛变成了电影画面,一幕幕展现在我面前。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关于生活、关于温暖和爱的书籍,一个英格兰乡村的年轻兽医给牛马羊猪狗看病的系列故事。诙谐的语言、细腻的笔触,让我们得以窥见上世纪30年代英格兰朴素的乡村生活。
它首次出版即登上畅销榜,至今已畅销全球30年,累计销售1000万册以上,豆瓣评分9.0分,是作者吉米·哈利的自传体小说,“万物”系列第一本。
《时代周刊》评价这本书:“这个世界现在需要,并一直都需要一本温暖的书,而且是所有人都可以阅读的书,让人有家的感觉的书……吉米·哈利的自传体小说,就是这样一部绝妙的作品。”
对,就是这样一本让人只看开头就迫不及待想推荐给你的绝妙之书。
得遇此人此书,幸哉
知乎上有个提问:“如何评价吉米·哈利的万物系列?”
有人说:“吉米·哈利给了我们另一个看世界的角度。这套书看了快十年了,至今排在我的好书榜第一位。”
有人说:“此生得遇此人此书,幸哉。”
吉米·哈利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
吉米·哈利(1916-1995)是一位蜚声大西洋两岸的兽医作家,荣获大英帝国勋章,多部自传体小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
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非凡的荣誉和财富,但他却一直坚持在乡间从事兽医工作,职业长达五十年。
也许是因为他的职业使然,也许是因为他天生的写作天赋,也许是因为他对生命的热爱,他的文字平实、温暖、生动又风趣,富有强烈的画面感。字里行间的温暖和博爱,不仅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也同样俘获了国内读者的心。
他的作品口碑极好,豆瓣评分几乎都在9分以上,是一个非常优质且高产的作家。
国内出版的《万物既伟大又渺小》的译者林滢,是当代著名翻译家、作家及书法家,文笔流畅,著译颇丰,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丝毫没有翻译作品的滞涩感,非常流畅和细腻。
他描写面试时遇到的狗:
这群狗讨好地围在她脚跟转,翻白眼,摇尾巴,我从不曾见过这等奴才相。
他描述他的老板:
他的眼睛发亮,好像正在给阿拉丁的神洞揭幕似的:“这就是药房。”
他描写一群意外跑到街上的猪:
这时它们已走到街上,没想到有一头猪在一个玻璃窗上看到它自己的影子,它忽然惊慌失措,一边大叫一边往后跳,于是所有的猪都像疯了似的,四处乱跑,一直跑到集市上去了。
关于兽医职业,他说:
你们如果决定将来做兽医,虽然永远不会成为大富翁,但你们的生活中会有无穷的趣味和各种不同的经验。
关于失败和坚持,他说:
我们这一生也是难以预知的,是一连串的小成功跟小失败加起来的。你得真心爱这一行才撑得下去。
这样逗趣又形象的描述、睿智又精辟的人生箴言,在书里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吉米·哈利不仅是个好作家,还是个好的段子手。明明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画面,经过他的语言描述出来,就仿佛是加了特效和声音,温情又幽默。
他把心低到尘埃,却始终在仰望星空
作为一名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乡村兽医,他的工作实在谈不上太好。“一个礼拜工作七天,每天早晨、下午、晚上、深夜——别人都在酣睡时,我还照样出诊。”
这已经不是996了,分明是007的工作制。
他经常要在凌晨去出诊。半夜穿睡衣出诊饿到头晕眼花却发现没带钱,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三明治被端走,还要被人揶揄是从犯人劳工队出来的。
为了给牛和猪接生,大冷天脱了上衣趴在地上,胳膊剧痛甚至脱皮。
有时被动物突然踢到,直接摔在各种各样的脏泥里。
曾经被牛一直追着踢,只能慌不择路从墙洞逃走。
曾经被一只护崽的狗撕咬,大腿受伤,鲜血直流。
也曾在寒冬风雪天出诊时迷路,陷在沼泽里九死一生。
除却这些,作为一个刚刚执业的年轻兽医,被人质疑、被人误解更是常有的事儿。
即便如此糟糕的经历,在书里我们也看不到抱怨,只看到他怀着满腔的热情,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美好的底色。他把愤怒和窘迫踩在脚底,只留给世界一抹温暖的明亮和大大的笑脸。
面对困境他充满乐观,面对生命他心怀悲悯。
他对动物满怀慈悲,总是尽一切努力增加动物们生存的可能,又同时会想方设法减轻动物们的痛苦。
他会因一头小牛的诞生而喜悦,他会为一头患病的奶牛而难过和自责,他会因为一只狗的去世而伤心,也会因为动物们得病后太过痛苦而难受……
他对每一个生命都心存爱意和慈悲,他愿意俯视每一个动物的喜悦和病痛,俯视生活中的人情和冷暖。
基于对工作的热爱,对动物的善意,让他对专业有了更极致地追求,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
他把心低到尘埃,却始终在仰望星空。
初读只知其中趣,再读已是书中人
书里有许多的小故事,故事里有苏格兰乡村的泥土芬芳,有迷人的自然景色,有热情善良的村民,有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也有生命死亡的哀伤,当然,更多的是约克郡乡村的温暖和爱。除却这些,这本书里带给我们最大的触动,也许是,我们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第一次面试时的忐忑不安,像极了面试时紧张不安的我们。
想要和心仪的女孩有个美丽的约会,结果窘事接连发生,像极了陷入尴尬无处藏身的我们。
他有个记性极其糟糕的上司,常常把错误甩锅,反过来再以忍耐、仁慈的笑意对你说教,这简直像极了我们平常吐槽“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极品领导。
他也会被那些农夫们气的跳脚,像极了遇到难缠客户时崩溃的我们。
他结婚时没有自己的房子,因为工作而把蜜月和工作安排在一起,像极了被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我们。
透过这些文字,仿佛遇到了另一个世界的自己,被揶揄、被打击但依然心怀希望、努力生活的自己。不管生活是如何的出其不意,我们仍愿意做一个愉快地拥抱生活的人。
林清玄曾在他的散文《生活的化妆》里说过,“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我想,用这样一段话来评价《万物既伟大又渺小》也是极为合适的。
你在读这本书时,就像在读一个有趣的生命,透过生命旅程,结识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灵魂,带给我们感动和欢乐。
读它吧!
它能在你困惑时给你支持,在你愤怒时给予抚慰,在你悲伤时给予慰藉,在你无聊时给你趣味。
我想,你读完后一定也会很想把它分享给你爱的人。
作者简介:
—葫娃 ,80后宝妈,一个喜欢文案写作的心理学工作者,热爱生活和文字。生活有态度,文字有温度,心里有尺度,未来路上,期待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