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钧瓷作品展示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
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赏钧红》 清 乾隆
钧瓷发端于东汉,兴于唐,盛于宋。乃宋瓷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任何事物都有兴衰,钧瓷随着都城南迁也走向衰败。但是万事有轮回,“入窑浑然一色,出窑光彩万千”这么好的东西又怎么会甘心在历史的长河里游离?晚清时期光绪28年起钧瓷再次在神垕大地绽放了它的万千光彩。
钧瓷作品展示
或许最早只是逐利,面对高空间的古董行情谁人不动心。但是再逐利的商人都不会为了利润而白白荒废一辈子,也不会把这种空利加载到自己的子孙身上,一旦做了他已经不是一个逐利的商人,而是一个有深深信念的伟人。卢振太、卢振中都是这样的人,也由于卢振太老爷子的遗命,近代钧瓷的代表之一卢钧由此开始。十三年的坚持才有了现在数百年的传承,而每一代人都书写着钧瓷的传奇。
卢玉梅老师照片
从古董商人的“收购宋钧,谨防卢钧”到送进宫廷走出国门,渐渐地卢钧在钧瓷中有了很高的地位。而素朴小伙伴有幸在4月29日采访到了卢家钧瓷的第五代传人卢玉梅卢老师,亲耳聆听了卢家钧瓷的传奇故事。
《大河儿女》曾经风靡一时,三河镇风铃寨的原型就是禹州神垕镇。为了拍好这部戏,编剧高满堂多次走进这个四面环山的小镇。据卢老师说高满堂编剧也曾约见过卢家的人,《大河儿女》的初衷正是以卢家儿女为原型写就的《宝瓶奇案》。这主要是卢家第三代传人时期的故事。那时的卢家兄弟四人各有所长,作为代表的卢广东——卢家六爷——已被写入史册(《钧瓷近代史大事记》)。
新科技下的电窑
卢老师讲述着自己的家史欲欲落泪,尤其是她亲身见证和经历的第四代传人卢正兴。卢正兴小名振兴,也是卢家第三代传人意志的承载。可惜由于当时社会传男不传女的思想和家庭变故最终卢正兴成了唯一的第四代传人。
卢正兴外号“憨子”、“铁头”、“拼命三郎”,每一个名字都有它特殊由来的故事......谁曾想走亲戚要的回礼是后山上几十公斤的大石头?谁曾想老爹一句话,父命难违,明知火场往里冲?谁曾想不吃不喝累死累活可等功成名就之时一笑一摆手退居一旁?卢正兴就是这样的“憨子”、“铁头”、“拼命三郎”。
或许每一个伟大的人都是或痴或傻或疯或颠。而对于卢正兴他最传奇的故事还是临死不忘“准时接班”。
卢正兴先生照片
一九八七年七月七日夜晚,在病床上躺了好久的不怎么认识字没学过画画的卢正兴突然找家人要来纸和笔。他画下一只公鸡,一个太阳,一个似像非像的窑炉,写上一个“6”。他微微笑着嘲弄着众人的不知所以,他似是自言自语又像谆谆告诫,“放心吧!明天早上六点我准时去厂里接班。另外釉方是属于国家的,不准你们私自拿走。”八日凌晨,他把家人叫到身边紧紧拉着家人的手带着期盼带着祝福带着不舍在凌晨六点“准时接班”。
这是家风!卢老师回忆着这些故事犹如昨日发生,所以她说不仅是她包含她的兄弟姐妹其他几人都受这种家风的影响努力把钧瓷做好,把自己做好。卢老师和她的兄弟姐妹像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接好自己的班,致力于研究拿出了钧瓷最新的成果“黑唐新花”。
卢玉梅老师展示黑唐新花釉作品
钧瓷,对于世人来说可能是用具、装饰品、古艺品,但是对于卢家来说钧瓷就是血脉。卢家不求它能带来什么,但是它凝聚着的卢家儿女精神是卢家不能舍弃的根本,不仅是祭奠先人充盈自己也是未来的期盼和展现。
伟大因素朴而真实
平凡因素朴而伟大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有故事、有态度、有思想”的人,
如果您或者您的朋友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
请把您或者您的朋友推荐到素朴人物剧场。
或许只是一句话一个字,
或许只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这就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更多人物故事请持续关注素朴人物剧场
素朴微信公众号
素朴人物剧场报名参与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