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家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了,有很多作者写过这类书籍文章,近日网红女宇芽被家暴事件更是让这一现象成为全网热议,一度霸占热搜。
家暴可以说是弱者头顶驱不散的乌云,也是弱者常遇的狂风暴雨,很多女性被长期家暴却感觉自己无处可逃。
其实很多家庭暴力能够得逞并且持续存在是由多种效应产生的
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沉没成本效应”捣的鬼。
什么是沉没成本效应呢?其实这类似于所有赌徒的心理,那就是我已经输了这么多了,如果此时退出,那么我之前输出去的钱就再也无法回本了,所以只有继续赌下去,才有机会赢回来。
同样的这也适用于投资者,有些买股票或者基金的人,当市场发生股灾时,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现有股票已然低于自己购买时的价位,理智的做法应该是立马抛售,等股灾过去再重新买回来,但是很多人觉得此时抛售自己亏本了,所以持观望态度,但是在股灾面前,股票通常是一跌到底,所以最终是血本无归,然而此时后悔已晚。
雪薇.史蒂文斯的《无处可逃》中的女主角琳赛正是因为陷于“沉没成本效应”中导致自己长期处于家庭暴力之中,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却一直隐忍不发。
从圣诞节礼物被摔碎到安德鲁对她说出刻薄的话,再到他充满威胁的对她说:“这也是我想和你说的,琳赛,你得小心一点,我不希望任何意外发生在孩子身上明白吗?”(此时琳赛已经有孕在身)以及他突然提出要给家里安装监控等等,都让琳赛感觉到不安,她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她内心隐藏着之前他们之间的美好,曾经的他阳光帅气,性格开朗,对她极好。她用种种借口为他开脱:也许他只是最近工作忙,压力太大,我自己确实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放不下的曾经过往,根植于她的内心深处,虽然她感到深深的不安,但是却又咬牙坚持着,期待安德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重新变回原来那个体贴入微,开朗阳光的男人,让他们的婚姻能够继续下去,为此她只能一条道走下去。这样的心理和赌徒及投资者如出一辙,放不下已经付出去的,存在“收回已经沉没的成本”的侥幸心理。
二、同样捣鬼的还有“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用形象的比喻来说就是:“如果一栋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碎了,并且这扇玻璃并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那么别人很快就会认为打破这些窗户是没有关系的,于是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时间长了,这栋建筑物的窗户就会支离破碎——这些破窗户将会给人带来一种混乱无序的感觉,于是犯罪和暴力就在这种现象下滋生、繁殖。”
“破窗效应”本来是一个关于犯罪的现象总结,在维持社会安定上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是在婚姻中,就会成为家庭暴力滋生的助推剂。
在他们第一次过圣诞节时,安德鲁第一次摔碎琳赛给他准备的礼物,并且大吼是她造成的。第二天安德鲁向她道歉,说自己表现的太像个混蛋了,琳赛的心瞬间软化,她觉得——这不就是婚姻真实地的面貌吗?——发生争执,产生误会,把误会解释清楚,然后变得亲密无间。
她不知道的是,这就是“破窗效应”中的第一个破洞,她的原谅并不是修补,而是纵容,这让安德鲁感觉到了她的退让,于是就有了进一步的“破窗”升级试探,使用刻薄的语言攻击她,她默默忍受没有反抗,这样的模式让安德鲁的内心起了质的变化,他的行为越来越乖张离谱,他威胁她、恐吓她,监视她的行踪,控制她的自由,直至出手勒颈,殴打,暴力一发而不可收拾。
琳赛的软弱纵容让安德鲁第一次投射在她身上的“破洞”没有能够及时修复,从而导致安德鲁有了破窗效应的心理,让伤害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在她身上,最终导致了全面崩溃,让伤害、暴力充斥在她的婚姻里。
三、长期受虐待的她还产生了轻微的“斯德哥尔摩”效应
斯德哥尔摩效应是指受害人对伤害自己的人由最初的恐惧到假意迎合,再到后来产生依赖的心理,同情怜悯的心理。
恐惧的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选择屈从。琳赛对安德鲁由最初的不安到恐惧,到虚与委婉,在每次安德鲁想要和她亲密时,她内心充满恐惧和抗拒,但是表面上却做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去迎合他。
虽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逃离,但是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他的不舍和怜悯。当弟弟打电话告诉她安德鲁因为开车追踪她而发生了事故后,她的内心很是紧张,但是知道了安德鲁没有受伤死亡,她舒了一口气,她不希望他出事,不希望他死去。
家庭暴力花样繁多,各种迹象早期都会有所显形,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我们需要多一双慧眼,去识别潜藏的暴力苗头。
关于家暴,记忆最深的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对他妻子的爱,那是一种自私占有的爱,将妻子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不允许妻子和陌生人说话。
无独有偶,雪薇.史蒂文斯的《无处可逃》讲的也是一个丈夫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不允许妻子远离自己的视线,更不允许妻子和其他男人说话聊天,即使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不行,就连到餐厅因为点餐和男服务员沟通也会遭受到丈夫无情的报复。
虽然理由冠冕堂皇,一切以爱的名义进行,然而掺杂着暴力的爱我们又何须去温柔以待。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区分爱和以爱之名的暴力的区别:
爱是一种两情相悦的吸引,是两颗心的维系。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包容,更是一种担当。如果爱失去了这些,那么本质就会改变,变了质的爱会成为一种负担,在婚姻中就会引发家暴。
家暴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天生暴力,有的人是因为控制欲太强,有的人是因为嫉妒心与自卑心作祟,还有的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也就是从小生活在暴力中。
不管什么样的家暴,当它第一次发生时,我们就要坚决的对它说“不”!不让“破窗效应”发生,将接下来的家暴扼杀在摇篮中。
家暴何以能够如此嚣张持久,很多时候源于我们柔软的内心。往往第一次推搡,第一次家暴,会因为施暴者的道歉和自我意识中认定对方不是故意的,而轻易选择原谅,殊不知任何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数不清次数,让自己坠入无底的深渊。
所以我们还要学会对“家暴”者说不,学会对家暴者的眼泪和道歉说不,让自己不被眼泪和虚伪的言语道歉蒙蔽。给自己的婚姻设一道底线,中国有句古话叫事不过三,说的就是这样的底线。
很多具有暴力倾向的人其实在交往之中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比如脾气暴躁,没有耐心,尤其在比较疲劳时,压力过大时,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显露出真正的性格。还有,一天呼无数个电话、发无数个短信的人,不一定是因为爱,很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所以,在两性关系中,我们一定要檫亮眼睛,仔细观察,避免自己步入被家暴的深渊中
如何避免自己遭受家暴甚至更深的伤害,我觉得需要记住如下口诀:独立自主是第一,亲人朋友常联系,暴力底线不能破,及时止损很重要。
在婚姻关系中,独立自主是必须的,这能保证我们进退有路,不会因为自己没有独立的财产而遭受对方威胁;要与家人朋友多联系,一是为了维系彼此间的情谊,而是为了预防自己处于真空地带,孤立无援;不管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在婚姻中暴力要绝对禁止,暴力发生后,无论对方有什么样的花言巧语,都不能妥协,要学会及时止损,及时抽身,因为及时止损就是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