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轻步曼舞如燕雀伏巢,疾飞高翔似鹊鸟夜惊。圄于乏味的生活时,仍可选择用舞蹈的交流共同驰思于杳远辽阔。
第69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颁给了一部与众不同的电影,它兼获欧洲电影奖、西班牙戈雅奖、奥斯卡提名…
当代人的孤独、当代人的交流障碍。当我们抛开语言,我们是否仍能与他人实现灵魂的触碰?短片放映完后,全场笑声、掌声、欢呼声热烈,让其它入围短片瞬间黯然失色。
它便是来自西班牙的短片《时间代码》。
《时间代码》中的两位保安一个工作于白昼,一个在黑夜,却凭借几条代码建立起舞者间的联系。此言不欺。人生当有权选择喜欢之事,切莫辜负美好的自己。
就像白昼与黑夜,虽相隔遥远,仍可有美丽的交接。
一、所谓沟通
本片以一次车灯事故起笔,女保安在看到男保安留下的代码条后,唤醒了内心压抑的本性与渴望,最终与男保安一同选择释放,尽情地在车库各处起舞。两个本无可能产生交集的人因舞蹈这种方式别样相识,旨在告诉我们,沟通有无限种可能。
影片聚焦日常生活中两位小人物,两位保安实行倒班制度。在某一个平常的白天,女保安接到经理电话,车库里一辆车的车灯被无故撞碎。女保安打开监控后,发现是男保安在车库里舞蹈时撞碎的,但是她选择隐藏。
在第二天男保安查看监控时,发现女保安留下一张便利条,上面写着“时间代码”。男保安发现了女保安在监控中模仿舞蹈的录像,就这样,两颗心开始瞬间相通。
从那天起,两个人就开始用一张张便利条展开了“游击战”,用舞蹈演绎深夜时自我的挣扎与自由。
直到二人辞职,新员工来到,经理才发现这场舞蹈的表演。
短片拍的很是考究。在关键情节用监控录像这一冰冷无情的载体承载故事进行,两位主人公间仿佛夹杂着时间的断层,被没有感情的工作所裹挟,可恰恰讽刺的是,二人却因此生情,从机械的同事变成共逐自我的友人,不仅嘲笑了机械式工作对人的压榨,也阐述了沟通交流的真谛,并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心灵。
语言抑或舞蹈,只是流露于表面的形式而已。诚然,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当你我相遇,毋需言语,一个动作便可心意相通。
二、两个保安,一个新人
影片在建构时藏了许多新意,他们共同描绘出一个关于沟通与自我的故事。其中,人物的出现虽少而简练,但是极其有利,每一个人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与特殊意义。
首先是在人物身上,女保安的身份早已藏在开头里,紧身衣,短裤,舞鞋,微微扭胯的走路姿势,以及重复出现的受伤且变形的脚部特写,都在暗示着她本就会跳舞,只是疲于生计放弃而已。
女保安在看到男保安跳舞后,虽然在那段安静的模仿中动作生涩,但在最后的齐舞混剪中,女主的动作、状态,俨然是一名职业舞者的样子。
她与男保安本不是一种类型的人,她走进保安室第一件事便是关掉收音机,可见二人间存在一扇看不见的铁门,冰冷地将其分割。
但舞蹈的出现打开了这扇门,二人得以交融,女保安产生了共情,才会在明知是男保安撞坏了车灯的时候,对经理说出那句“没什么异常”,女主在二人的交流中实现了自我蜕变,也打破了心中的壁垒。
男主其实是勇敢的,他只是需要一盏灯。独自在黑夜中的放肆是个人救赎式的狂欢,但当另一个同样的灵魂出现,他们便是互相的指引。
在《时间代码》里,可以说是男主激发了女主的本真,也可以说是女主带领男主一同走出了所谓的“黑夜”,在最后一同坐电梯升到了地面上。离开了地下车库的阴暗与潮湿,真实的自我得以重见阳光。
与其相对的则是最后的新人保安,拘束与蓝色制服,只会机械地完成任务,甚至还扣错了扣子。在看完两个保安的舞蹈后,他只是愣在那里,木讷地说出一句“我不会跳舞。”
经理最后的一眼别有深意,作为一位长辈过来之人,自然可以理解二人的行为。经理的沉默是自然的,但新人更加年轻,却失去了自由的心态,面对两位保安这一情感的交互,只有一句我不会跳舞,呆滞的眼神很明显地透露出被工作框住的认知形态。
可见他的心智早已被机械化与程序化,困于完成工作的牢笼。
三、镜头语言细节
细节是影片的精髓,《时间代码》同样下足了功夫。
首先是在地点的选择上,车库与保安室,车库是地下的,隐藏于生活背后的,而影片中所有舞蹈都在车库中进行,也就意味着所谓舞蹈的梦想只能在生活背后上演。
但同时监控录像又运用了广角镜头,最令人惊奇的是车库中一辆车也没有,这不仅增添了车库的广阔感,同时也为二人提供了充足的舞台效果。从监控录像中,我们没有发现所谓的黑暗与藏匿,却发现了我们的本真与心底的内容,可以说是讽刺,也可以说是俏皮的温暖。
保安室的运用同样含着深意,女保安值班时镜头是从隔着门窗的地方打向她的,永远带着大面积的遮挡与偷窥一般的展示。
而女主的脸上一直是木讷的脸色,唯一与顾客与他交流时,却是个特写式的错位镜头,深深刻画出他的孤独感与压抑感。最重要的是,保安室是一个小的封闭空间,而片中二人甚至没有名字,只是普通的小人物。
保安室更像个大环境的具象化牢笼,锁住二人的心性,这里的人物并没有名字,也就象征着他们其实并不是特指的某个个体,而是导演刻意剥夺了他们所谓特殊的身份,而是将它们融入一个大环境下的职业里面,以此来表达一种群体的生存环境。
在经历了一番“练习”后,二人已不需代码,在三十号夜里完成了齐舞,实现了挣脱。于是二人在影片结尾处由地下升到地面,将理想带入现实。时间代码像一架桥梁,跨过苦苦支撑的罅隙,不仅实现了二人间的沟通,更实现了白昼与黑夜的融合。
四、我们的交流
往观当下社会,人与人间的沟通日渐淡薄,电影中刻意减少的台词便是缺乏交流的我们。
但我们却并没有电影中二位主人公那样的沟通方式,只是安于自我的一隅天地,不顾与他人的脱节,一昧地将精神耗散当做他人未尽之责。若是失去了交流,人便无法称为一种先进种族存在于现代文明之中。
什么是我们的交流?我们不是手机的附庸,更不是孤僻的奴隶。也许我们并不需要语言的你来我去,我们同样可以完成对彼此的了解。
戴尔·卡耐基曾说,沟通的本质,就是寻找自我,保持本色。
此言不欺。沟通交流这件事,本质是交互,但也是对自己的奉献与挖掘。这是一个探索与收获的过程,也是人类自然情感的需要。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与谁,我们也许不必困于语言的无力,不必成为表情包的快递员,而是在某刻时刻,自然而然地被一种最精确的方法找到,然后欣然成为它的朋友,付诸现实。
心意相通之人间有独属的心灵感应,我们总是被固有的思维方式限制,而不懂得心灵的交互要远远比简短的寒暄来的简单,来的真实。
笔者认为,当代快节奏社会,我们与他人的交流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但我们从未认真思考。碎片化时代,人与人的时间总是以碎片的方式参差不齐地重合着,这甚至成为了一种所谓拒绝社交的借口。
然而,越是时代发展如此,我们越需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如片中以个人方式则更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成彼此所愿之事。唯有交流沟通,方能推动时代发展,方能予人以内在慰藉。
五、结语
当脚尖轻盈地旋起,舞者间的交流便不再停息。其实关于这部短片的主题,有很多种解读。也许是无限种沟通与交流的方式,也许是生活中无数种的可能,也许是对自由与本我的追寻…
但重要的是,每个人从短片中所看出的自己的内容。它就像一桌宴席,人们从中各取所需。实际上,这也是电影的魅力与意义。
短短十五分钟,却像一场极其华丽的表演。愿《时间代码》的泚笔不仅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愿无限的沟通与交流长久传承。我们都知道,沟通是永恒的真理,它使完全不同的人,有了精彩的故事。
就像白昼与黑夜,也会有美丽的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