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8年6月23日,泰国一支青少年足球队结束训练后,教练带领球员进入泰国北部清莱府的一处洞穴内探险,因突降暴雨引发洪水,结果12名球员和1名教练集体失踪。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救援队伍参与了救援。在经历了17天的紧张营救后,最后一名被困足球少年和教练于2018年7月10日19时被救出,至此,所有被困人员均获救。
事件刚刚过去一年,根据此次事件改编的电影《奇迹救援》就去年10月上映了。
关于这类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救援类电影,普遍都很一般,究其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此类真实事件,往往影响较大,各方面的报道和追踪采访很多,事件从发生到结束,观众们都很了解,留给导演发挥的余地就小,大导演们往往不愿意执导这类导演,失败了是你的原因,成功了是题材的先天原因;而普通导演往往只能根据救援的相关资料拍摄流水账似的记录性电影,对人物内心和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不够,结果就流于平庸。
我印象里的此类电影,只有2015年美国和智利合拍的,改编自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大营救的电影《地心营救》较为出色,主演是两位实力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朱丽叶·比诺什,但imdb评分也只有6.9,只能说是勉强合格。尽管如此,相对于这部,智利的《地心营救》绝对算得上良心之作了。
好了,说回《奇迹救援》。看完了这部电影,感觉像是被迫吃了一大块不加盐的白水煮鸡肉。导演随意的从整个事件里挑出了几个片段,几乎不加演绎的拼凑成了这部电影。足球队员们被困的经历交代的含糊不清,孩子们进入洞穴,外面下雨了,然后就被困了。各国救援队伍集合、救援的过程也拍的马马虎虎,洞穴的资料怎么来的,救援方案是怎么建立的,多方之间有没有争执,为什么要给孩子们打镇静剂,会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完全没有交代。支线零碎,各种关系不大的人物时不时的出现在镜头里,都不知道他们是来干嘛的,结果就是看完了,几乎没有一个人物能给观众留下印象。
那位好心的工厂主开了一千公里的车送来了先进的涡轮式抽水泵,却因为泰方的官僚主义被拒绝,然后接了一个外省议员的一个电话,莫名其妙的就可以使用了。还有那位据说是民间故事主人公转世的佛教大师古巴汶春,一帮人相信只有他才能救出那些孩子,和周围的军方人员和国外的专业人士形成的反差,绝对可以挖掘一下,但是完全没有,他就是过来打了个酱油。唯一感觉导演想发掘一下的就是那位英国潜水员占,结果他就是战胜了自己的一些恐惧,给了几个镜头就完事了。
整部电影,如果加上一些旁白和文字,就是一部纪录片。一个扣人心弦的真实事件,硬生生的被拍成了一部平淡无味的新闻纪录片,观众想要了解的东西统统没有。导演还特意运用了手持镜头想要加强一下气氛的紧迫感,但是完全没达到目的,反而因为洞穴里阴暗的光线使得晃动的镜头营造出一种搞笑的恐怖感。至于一些细节,比如为什么孩子们被发现时都饿了9天了,还个个容光焕发。。。你要是计较你就输了。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酒鬼拿着摄像机无意识的拍了100分钟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纪实。导演还是老老实实去拍校园片或者恐怖片吧,这才是泰国电影该走的路。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就在清莱山洞营救的同时,7月5号,泰国普吉岛发生了凤凰号海难,47名中国游客遇难(电影里有一个镜头一闪而过)。实际上,当时全世界包括泰国大部分的目光都聚集在清莱的这场洞穴救援上,关注普吉的这场海难的很少。为什么呢?第一,这场营救是以西方力量为核心,是宣传西方普世价值观的绝佳机会;第二泰国为了不打击旅游业,刻意加大对清莱洞穴救援的宣传,忽视普吉凤凰号海难的报道。总之,背后的故事绝对可以拍一部比《奇迹救援》出色的多的电影。
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是不应该忘记这件事的,也许有一天,会有一部描写普吉凤凰号海难的电影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