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青年电影手册杨亚洲导演
电影处女作《没事偷着乐》
编剧:崔砚君 / 刘恒 / 孙毅安
导演:杨亚洲
主演:冯巩 / 丁嘉丽 / 郑卫莉 / 气壳 / 李明启
故事:张大民对工作敬业,对家庭负责。就算一家六口都要挤在小小的平房里,但一家人相处还算融洽。大民到了适婚年龄都没有结婚,是因为他一直喜欢邻居云芳。这时候云芳失恋了,大民默默陪伴安慰终于得到了云芳的芳心。两人婚后不久,大民的三弟也要结婚了。为了腾出更多的地方,大民推倒围墙建起了一间房间,以解决房间不够的问题。不久两人的孩子出生了,大民也更加忙起来了。身为长子的他又要帮忙兄弟姐妹解决生活上的不如意,大民依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大民的厂里终于分配给他一套楼房,但一直期待拥有自己房间的小妹在这时候因患有绝症离世了,大民痛心不已……
手册:您当初为何选刘恒的小说来作为你的处女作故事?
杨亚洲:我这部《没事偷着乐》是怎么来的呢?我在这个之前,我跟有个演员叫冯巩。实际上我跟他拍过《站直了别趴下》,那个时候我做副导演。完了之后,又拍《埋伏》,那个时候我已经做联合导演了。我们第二次合作之后,我和建新联合拍完《埋伏》之后,冯巩就找我说亚洲,你找剧本,我找钱,我们俩共同合作一部,自己独立一部。我说好。那么我就看到了刘恒的这篇小说,冯巩找了400万,我就准备拍这个《没事偷着乐》,也就是说当时这个小说叫《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手册:您这个项目的编剧是你共同完成的,还是找编剧来独立完成的?
杨亚洲:后来我不是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嘛,我们厂里有个编剧,也是我的一个哥们,也是我的一个朋友,叫孙毅安。因为当时说一句良心话,那个时候《没事偷着乐》的总投资一共才400万。所以除了一些其它原因以外,还搭一些人情,尽可能地帮我来弄一下,钱又不多。
手册:影片上映的情况如何?
杨亚洲:但是事实上《没事偷着乐》不仅在国内、国外获了很多奖项,但是它的票房也是好。那年《没事偷着乐》也是以贺岁片的名义出去的,当年跟冯小刚的《不见不散》是一个档期。因为当年的《不见不散》是冯小刚给紫禁城拍的,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北京院线都归紫禁城管。我们那个《没事偷着乐》等于是后妈养的,让紫禁城给代发。所以我们到北京宣传的时候,满山遍地都是《不见不散》,《没事偷着乐》连张海报都没有,比如排片的时间,反正都是后娘养的嘛。但是就这样,《没事偷着乐》的票房如果按当年投资比例来说是全国第一。《不见不散》当年是在美国拍的,它大概是2000多万投资,我们《没事偷着乐》是400万,但是2000多万的票房。按照投资比例,冠军应该是《没事偷着乐》。
最让我觉得骄傲的是当年在天津,天津那个时候,中国电影大概几千块钱、几万块钱是最多的,但是《没事偷着乐》在天津是300万的票房。把当年和它同时在天津、同时上映的美国大片给打败了,那个美国大片叫《拯救大兵瑞恩》,这个数字都是能查到的。
手册:你是医学专业然后转过来做导演的,你在转行之后到实现自己独立指导这个过程中,是如何来积累导演经验的?
杨亚洲:实际上在我独立指导第一部《没事偷着乐》之前,我已经联合了三部戏了。大家都知道,我跟黄建新导演合作了3年。他做副导演的时候,我当演员;他做导演的时候,我给他当演员、副导演,然后当取景导演,到最后联合导演。那么实际上我跟建新联合了三部了,其中《脸对脸背靠背》里,我是第一次跟他联合,而且业绩比较好,那一届还拿了金鸡奖的最佳导演。我觉得首先一点,我特别感谢建新。
手册:创作过程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杨亚洲:我觉得实际上是这样,最重要的是说我可能和别的导演不一样,和别的导演不一样的原因有几个。第一个我在自己独立的时候,实际上我是经过当演员的过程。实际上我觉得导演,特别是年轻导演应该掌握很多本领,也就是说去创作一部电影,你必须得有很多手段。比如说摄影、美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方方面面的,但是所有这些手段都是为你最重要的演员服务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所以我在现实生活当中,我觉得我想告诫年轻导演一个最最重要的观点,我觉得你作为一个故事性的导演,你必须得懂表演,必须作为一个懂表演的导演。那么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恰恰是什么东西都懂,编剧也懂、美术也懂、摄影也懂,就是不懂表演。跟演员说不出什么东西来,说你能不能再出来点?演员心里话我出来什么啊?你再回去点,我回去什么啊?我觉得这么多年来,无论我拍电影,还是电视剧,有无数个演员愿意跟我合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说杨亚洲是一个懂表演的导演,这就让我特别受益。所以我们每部戏里头,无论是拍电影,还是拍电视剧,只要说是杨亚洲的片子,比如说演员说100万(片酬),他说是杨亚洲的,就变成50万,因为他们愿意跟懂表演的导演拍戏。因为毕竟在我独立指导之前,我已经干了10年了,所以在经验上的东西,我那个时候已经足够了,也就是说我的羽毛已经丰满了。《没事偷着乐》拿出去,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是一个第一次独立指导的人导过的戏。
曾念群采访
杨亚洲简历
杨亚洲,1956年12月19日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1995年,与黄建新合拍《脸对脸 背靠背》。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奖、最佳故事片;
1996年,合拍电影《埋伏》。 获第十七届“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
1998年,独立执导电影《没事偷着乐》。 获第十九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2000年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优秀故事片奖;
2003年,执导电影《美丽的大脚》。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华表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片奖;
2005年,导演《泥鳅也是鱼》;
2006年,导演《雪花那个飘》;
2010年,执导《大太阳》;
2011 年,执导《最长的拥抱》;
2012年,执导《哺乳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