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看了《暖春》这部剧,我们应该感谢父母,把自己生养的这么好,让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美满。一切都来自不易,珍惜眼前的,为未来努力着。
这是,一部亲情大戏,不知道看过的年轻人有多少,但是看过的人,心里总会有一丝丝凄凉的感觉。我们感叹亲情,感叹一个小女孩,怎么可以说哭就哭,哭得那么感人、让人心疼。
故事梗概
故事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贫穷偏远山村,主人公小花,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奈何父母奶奶短时间内相继离世,至此变成了孤儿。对于当时粮食紧张的山村来说,没有人愿意收留小花,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小花是女孩子,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我们远远不能想象的。
于是好心的村长便收留了她,然而村长家已经有了两个娃,娘仨非常排斥小花的到来;而此时铁蛋的爹娘因为觊觎小花家的地,愿意收养小花,可没想到是噩梦,每天做着繁重的劳动,却经常被嫌弃而吃不上饭,因为长时间的挨打受虐,小花选择逃离上河村;在逃离的路上饿晕了,被二狗子带到芍药村。
还好,被好心的爷爷收留,没被饿死。这也就引发了接下来的一连串事件。爷爷的儿子和儿媳妇结婚多年一直未生育,小花的到来,儿媳妇香草认为让自己丢脸,而后来小花要上学,儿子不同意家里出钱,毕竟钱都给香草治病了,导致分家。香草也多次想送走小花,却也没有得逞。
小花很懂事,知道爷爷为难,但是离不开爷爷,因为世上没有人要她了。她用自己的行动最终感动了所有,获得了所有,善良的人总会有回报的,香草最后也是认小花为女儿,儿子宝柱最后得知自己也是爷爷当年捡来的真相而羞愧不已。结局还算完美,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在一起!
“感动”是这部剧最大的代名词
这部剧上映于2008年,电视剧版,其实早在2003年,就有了《暖春》电影版,爷爷还是那个爷爷,慈祥和蔼。
是啊,这部亲情剧的诞生,让我们在安逸的生活里多了一份感慨:谢谢这个社会给予的所有!小花的遭遇毕竟是少数,而像小花一样懂事的孩子更是少数;换句话说,这部剧也给予了我们一份美好:社会安定和谐,生活充裕,家庭美满,眼前的所有都是值得去珍惜的!
如果要说剧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什么,可以说,每一集都让人难以忘却。一开始的小花就像是皮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为了口吃的,什么都做了、都忍了,现代社会的孩子有几个受得了委屈。天不如人愿,小花就连饿到吃鸡食都被管制,多么可怜的孩子,看的让人牙痒痒!
每一集都哭得感人肺腑,小花哭是想求得成全,而不是适龄儿童的无理取闹。她要的很简单:不饿着!是爷爷给予她温暖,是死去的奶奶教会了她懂事。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们可怜小花的遭遇,我们也为之动容流泪。想想小花才6、7岁,却被生活无情地摧残了多少次!现实中的农村并没有那么美好,农村人的狭隘之心、自私自利,在这部剧里都解释的明明白白。
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大多数人拒绝小花的理由,不难理解,农村需要劳动力,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小花家里剩余的几块地,也成了别人的念想,于是小花被接到铁蛋家受苦受累;小花最后的抚恤金更是成了别人觊觎的对象,于是小花又经历了一次痛苦。
整部剧里,除了爷爷和村长,没有人心疼小花过得好不好,没有人真正的可怜小花,又何来的感同身受呢!也是直观地反映出人性这个东西才利益面前真的一文不值,这就是真实的农村!大衣哥朱之文的遭遇并不是个例,只是最为突出而已!
所以,这部剧里,亲情就成了唯一的依靠了。小花不懈的努力,也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 有人说,这部剧有点用力过猛的意思,小花每集都在哭,故意煽情,小花的懂事也是同龄人不会有的,而小花从来都是以德报怨,极度自我牺牲的主角光环过于戏剧化等等;
一千个人的心里就有一千种哈姆雷特。这部剧其实是想表达善良的重要意义;在大多数自私自利的大环境下,这份纯真就被凸显出来,呈现在镜头下,势必会造成过度渲染,毕竟是要由主要人物来突出主题。
小花的过分懂事和爷爷的博爱同情,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没有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失真的嫌疑,这些都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极与极的较量:善良和险恶,其实也就这么简单!
但是不可否认,整体来说,这部剧是成功的,并没有烂俗的杀人放火、偷窃抢盗;电视剧豆瓣评分8.7分,电影版评分8.0。作为90后00后肯定是没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大部分80后也是如此,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一份美好并且好好珍惜现在,也不需要感同身受。
写在最后
这部剧的主演们都没有在影视圈大红大紫,但是这部剧在国产剧当中算是高分剧。今年年初,爷爷的扮演者田成仁与世长辞,生命定格在93岁的老艺术家,一生都奉献给了影视行业,带来了许多精良的作品,值得缅怀。
当年11岁参演的小花——齐如意现在早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虽不是倾国倾城的容颜,但是还在影视圈默默奋斗!
总之,这部剧承载了曾经的感动,回想起这部剧,也会想起那时年轻如花的你!
这部感人的国产剧,让你泪流满面了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你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