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9年4月18日,由中视美星传媒股份与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重要论坛之一“中美电影工业合作之路”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点击获取影片更多资讯
中视美星传媒股份总裁张林书主持并致欢迎辞。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美电影/电视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董事长苏彦韬、中视美星影视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吴卫民出席并上台致辞。
中视美星传媒股份创始人张林书、中美电影/电视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董事长苏彦韬、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博纳影业集团高级副总裁蒋德富、美国前新线影业制作总监deborah moore、盐之影业ceo乔青山jonah greenberg、美国m-star影业ceo cory chen等国内外知名电影人针对“中美电影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美合拍2.0:用好莱坞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张林书表示:电影《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是一部用好莱坞的技术、美国电影工业体系和浓郁新时代中国特色制作的全球落地的合拍片。这次亮相北京电影节,标志着“家有儿女”品牌进入2.0时代,中美合拍进入2.0时代,不仅是家有情怀,更是家有世界。
在论坛开始的致辞中,中影股份总经理江平欢迎大家的到来,同时也代表北京国际电影节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并表示:“中影股份将一如既往地跟美国同行做好合作,我们曾经是最佳拍档,也希望永远是最佳拍档,拍出让全世界观众都喜闻乐见的电影,更希望《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能得到大家的关注。”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电影在飞速成长,但是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还正在建立中,很多方面都在对标美国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美两国电影人需要更多机会进行深入交流,为中美两国的电影发展,也为世界电影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美两国电影市场票房总和占世界电影市场一半以上,所以中美两国的电影合作发展,不仅对于中美两国,而且对世界电影的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美电影/电视节主席、美国鹰龙传媒董事长苏彦韬在致辞中说道,“希望能通过本次论坛使中美两国电影人进行人文合作与文化交流,搭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桥梁。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到强国,首先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表达自己的电影文化。有强大的文化,所呈现的电影在世界上就能有其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成熟的工业流程是不可或缺的。”
中视美星影视传媒股份公司董事长吴卫民表示,“《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作为中美合拍的案例,希望这部电影既是借鉴好莱坞工业流程、制片标准及制作经验的重要尝试,也是中国向世界讲述自己故事的一次核心表达”。《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目前电影已制作完成,正在筹备全球发行。
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展开合作这一问题,华纳兄弟中国区总裁赵方感触颇深:“在中美合拍的过程中,文化习惯的冲突是非常难办的。在拍摄过程中两方如何合作,中国影业如何借助好莱坞的完整工业体系制作出一部中美合拍的电影,都是未来的思考方向。《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的经验十分宝贵,在项目开发阶段就展开两地合作,这对行业来说,非常值得参考。”
《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是一部由中国公司主投主控,按照美国电影工业体系、标准制作的合拍电影,从故事到制作,都融合了两种文化,这也使得其能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顺利,在全球获得票房。被问及与中视美星合作的初衷,deborah moore表示“不想只做一部电影,我希望能去做一些可以影响行业的事情。”
从deborah moore的角度看,张林书和中视美星在经历了这一切历练之后,现在正处于一个令人羡慕的位置上。她表示,“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对美国的制作也是一个挑战。中国的团队都非常专业,有独立的创作思维和能力,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商业电影。并且,中视美星已经证明了,中国的电影公司完全具有在美国体系下制作电影并获得主流渠道发行的能力,这将为提高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情感上的共通,一定能跨越文化隔阂
十五年前,我把美国电视剧《成长的烦恼》落地在中国,它叫《家有儿女》。十五年后,我又把《家有儿女》带到美国去做合拍,去尝试它的魅力,在好莱坞的体系下又拍了一部电影《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张林书说。
当下,大多数中美合拍片以商业大片为主,《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则另辟蹊径,从细微处着手,刻画出一部新时代家庭类型电影。在预告片中,明快的色调和喜剧叙事风格充满着浓浓的好莱坞商业片气息,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家庭的温情描绘,又有着令人熟悉的气质和风格。
其他的与会嘉宾也对这部主打亲情的中美合拍片十分感兴趣。博纳影业集团高级副总裁蒋德富认为,《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为中国影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家庭题材既是中视美星的专长,也处于中国影视公司熟悉的操作领域。因此,以家庭和亲情作为突破口将中国电影带进美国市场,是一次创新。”
“中国的电影行业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美国市场”,蒋德富说,“这部影片同时也给了其他中国电影人一份信心,中国的文化传承、技术和设想,都是中美之间平等互利合作的基础。”
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美国制片人,caa中国区总裁乔青山(jonah greenberg)也认同这一说法。“亲情、家庭或许会是解开中美文化差异的钥匙”,他大胆预测,像《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这样的亲情片,或许会成为未来中美电影人都需要关注的方向。
虽然市场和行业有着各自的准则,但创意和选题是没有规则的,尤其在中美合拍的语境下,主创团队不需要过多地为某一国的市场而妥协。从长远来说,两国影人都可以尝试更大胆的方式。电影人要争取的是人性和感情,而不是与某一个市场有多贴合,这才能让观众买票。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家”是一个共同的话题,虽然家庭的形式和相处方式有所不同,但亲情这项人类共通的情感,也会成为打破文化壁垒的利器。
《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正是这样一部电影,脱胎于“家有儿女”这个中国的品牌,这部在美国工业体系下制作的电影,延续了品牌的理念,并注入了新时代的中国元素。打破了过去合拍片只能以一国市场为主的理念,这会是一部能让全球观众都理解的合拍片。
中美合拍未来:年轻人将有更多机会
来自淘票票媒体号:家有儿女之最佳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