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又重温了《吐槽大会》,在邀请的嘉宾之中,最让我惊喜的是“金龟子姐姐”。
她一出场,就掀起一波回忆杀。一开口,就把所有人都带回了童年。
长辈们总感慨时间太快,当年还趴在地上打弹珠的小毛头,如今已经为人父母;
我们也总疑惑,怎么刚刚还守在电视机前等动画片开播,一眨眼就要辅导孩子写作业。
时间啊,果然是个小偷。偷走了父母的满头黑发,偷走了我们的年少时光;
不过,作为幸运儿的70、80、90后,从小就拥有了连神偷也偷不走的童年回忆——就是每天放学后,守在电视机前看上海美术电影厂出品的动画片。
有多少人的《西游记》启蒙,是从动画片《大闹天宫》开始的?
当孙悟空直冲云霄,一个金箍棒打碎凌霄殿的牌匾,电视机前的我们有多少人情不自禁为之鼓掌。
还有救母的沉香、动人的雪孩子、善良的九色鹿…每一个动画都是我们的童年回忆。
如今这些动画很难看到了,前几天跟闺蜜聊天,她还感慨:现在许多动画片不仅画风甜腻、剧情幼稚,营养价值也很低。
不像我们小时候看的这些,既符合咱们中国人的口味,又契合中华传统文化,是属于我们的优秀艺术审美。
现在的教育家都说孩子需要从小做“艺术启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钢琴家、画家、舞蹈家,而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如果孩子们从小只看一些画风幼稚、故事简单的动画,那想培养出好的艺术感实在太难。
而且对于孩子的艺术启蒙,比起去报名各种兴趣班,还有一个更简单、更受用的办法,就是阅读。
奥地利绘画巨子席勒就曾一再强调,“艺术启蒙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真正的艺术品。”
今天要给大家隆重推荐的,就是一套真正能够给孩子文化滋养、陶冶审美的「艺术品」: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承载了70、80、90三代人童年记忆的经典之作——《中国经典动画珍藏版》绘本故事。
是给孩子的艺术启蒙,也是给我们自己的怀旧情怀。
流传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动画巨制,首次集结出版。
每帧插图都来源于对动画片原作的高精复制,当年那些灵动鲜活的人物好像是重新活过来一样。随手翻开一页,就能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魂牵梦绕的童年时光。
打开《大闹天宫》,就仿佛又见到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身形、神态与动画片中的潇洒飞扬如出一辙。
▽动画版
▽绘本版
读到最熟悉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就会想起水墨动画片的灵动优美。
▽动画版
▽绘本版
除了这些从小培养了我们艺术启蒙的传统题材,还有给我们“人生启蒙”的经典之作。
比如,教会我们珍惜友情《雪孩子》:
▽动画版
▽绘本版
看到《三个和尚》就能马上就能想到那句顺口溜,“一个和尚拎水吃,两个和尚打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动画版
▽绘本版
全套书甄选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精心制作的33部优秀获奖作品,一共70册彩印绘本“小人书”。
像是《宝莲灯》、《金猴降妖》、《南郭先生》、《曹冲称象》、《九色鹿》、《猴子捞月》、《邋遢大王奇遇记》、《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好猫咪咪》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都囊括其中。
这些作品总共加起来获得了200多个赫赫有名的国内大奖:
△此处仅列举部分奖项
在阅读过程中,让孩子尽情领略中华传统艺术之美,体悟美善丑恶,不用大人教就能学到爱、善良、勇气、坚持等美好品质。
2~5岁孩子可以亲子共读,6岁以上的孩子自主阅读也非常推荐。
每本小册子48开,拿在手上也就是明信片大小,幼儿也能轻松拿取和翻阅。
哪怕作为收藏品也非常值得入手,临睡前翻一翻,许多美好的儿时回忆就会跃入梦中。
毕竟这里很多动画片,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到了,而这套书就像是把我们的童年定格成了一帧帧高清回忆相册。
也让现在的孩子们看看真正的国产动画和中华传统艺术,相信一定会让他们大开眼界,爱不释手。
为什么说这套绘本胜过10个艺术班?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官方授权
水墨、剪纸、戏曲、壁画…
多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首次集结
给孩子“国宝级”艺术启蒙
伴随《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潮与其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初选提名,国产动画片再度回到大家的脑海里。
但似乎,我们全然忘记了,中国也曾经有让世界瞩目的动画片!
说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相信70、80、90的家长都不会陌生。
在上世纪的动画界,“美影厂”出产的动画片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流。
在这里,诞生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双峰之作”——《大闹天宫》和《哪吒脑海》。
美联社曾评价《大闹天宫》:惟妙惟俏,比迪士尼精彩,美国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
△大闹天宫海报
1984年,两个日本人慕名来到有着“东方迪士尼”之称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看过两场动画片后,其中一人赞叹道:我都看傻了!
而他们就是后来吉卜力创始人,世界首屈一指的艺术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
可以说,“美影厂”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东方梦工厂”,更是许多当代艺术大家的审美启蒙。
这套书精心集结了老一辈艺术家匠心制作的33部优秀作品,囊括多种传统艺术形式,让孩子大饱眼福同时,真正领略到“东方美学”的美轮美奂。
· 水墨艺术
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以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原作作为基础;
△齐白石的《虾》
用大量的留白和古朴的线条,氤氲的水墨色,将东风美学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蝌蚪找妈妈》绘本
著名作家茅盾曾这样评价——
柳叶乱飘雨,芙蕖发幽香,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
前面提到的艺术大师宫崎骏和高畑勋,也是在看过这部水墨动画片之后,深深被东方艺术所折服。
· 戏曲艺术
《大闹天宫》这部动画片可以说是开创了动画艺术先河,在没有电脑,没有软件,没有手绘板,全凭艺术家们手中一支画笔。
创作出这部动画的核心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导演万籁鸣老师,他是著名动画大师,也是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另一个是美术设计张光宇老师。
他们一个是《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的偶像,一个是中国现代艺术奠基人。
△《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
与张光宇讨论人物设定
动画片中,不管是神通广大的美猴王,还是威武霸气的天兵神将,采用的都是京剧中经典的脸谱形象。
让孩子在阅读中,就能对京剧戏曲中的人物和形象有所了解,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 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杜甫在《彭衙行》中写道: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
李商隐的《人日》也有提到剪纸艺术: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
现在这种传统技艺正在逐渐消失中,庆幸的是,我们的孩子还能从这套《猪八戒吃西瓜》中,领略一二。
当年,动画制作就是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
情节生动,人物动作流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 壁画艺术
众所周知,敦煌壁画是我国四大古窟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带着孩子一睹敦煌壁画之壮观绝美,现在不妨先从童话故事《九色鹿》中细细品味一番。
当年,在制作《九色鹿》时,为了画出真实的敦煌,背景设计冯健男老师,花了两个月时间,走了一遍丝绸之路。
为了这短短24分钟的动画,冯老师临摹了21幅壁画,手绘了5本速写。
因此最终呈现给咱们的动画,都尽量还原了敦煌壁画里的色调、风格和原貌,就连鹿行动的姿态也和壁画姿态基本保持相同。
△《狩猎图》局部
· 布偶艺术
我们耳熟能详的“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的故事,就是经典的布偶动画系列。
动画艺术总监胡兆洪说起当年的制作流程,仍是记忆犹新:
每一个布偶都是人工制作,表面能看见布的纹路;
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张照片;一集动画,要按下数万次快门,力求真实自然。
《种金子》这册讲述的就是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的故事。
家长可以一边陪孩子阅读故事,一边描述当年动画中阿凡提的经典形象。让孩子知道原来不只有3d电影,还有更有趣的布偶动画。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集结了多位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足以给孩子上一堂生动的“艺术启蒙”课:
《哪吒闹海》美术总设计是现代中国艺术家张仃老师;
《狐狸打猎人》的造型设计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奥运福娃的设计者韩美林老师;
《鹬蚌相争》借鉴了国画大师林风眠的作品风格……
咱们这套《中国经典动画珍藏版》首次把大师们的创作集结成册;书里的所有插画,都是对原电影动画的高精复刻。
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动画风格,又兼顾了绘本阅读习惯,让孩子边看边读,陶醉其中。
· 神话传说
这类题材对培养孩子想象力和理解力非常有好处,在情节设置和人物角色上都能给孩子极大空间的启发和联想。
比如,《哪吒闹海》中小哪吒的神魄在荷花蕊中重获新生:
《宝莲灯》中沉香作为天神和凡人之子,既继承了母亲的神力,也继承了人类父亲的坚强和勇敢:
· 民间寓言
民间寓言不仅寓意深刻,还能让孩子从中学会成语运用。
比如《鹬蚌相争》的故事来源于晦涩的成语,而“美影厂”把它变成了一部妙趣横生、浅显易懂、图文并茂的动画,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 童话故事
这套书中收录的每个童话故事都能孩子感动和启迪。
比如耳熟能详的《猴子捞月》,让孩子在感慨猴子“愚笨”同时,又忍不住为他们的团结精神感动;
《邋遢大王》里讲述不讲卫生的邋遢小孩,变小后被老鼠骗到了老鼠王国。之后经历了种种奇遇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原来不爱干净的害处原来这么多。
· 历史典故
《曹冲称象》原故事取材于三国志:
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这段文言文对孩子来说,并不好懂。但在这册绘本中的语言就很浅显易懂,孩子一看就明白曹冲称象的过程。
看多了这样聪明的故事,自然就能启发孩子思维,更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部作品作为课本教材
及教育部推荐读物
积累素材同时培养写作能力
这套书中不少篇目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以及教育部推荐给青少年的必读书单。
《咕咚来了》被编入03年版的小学三年级课本,成为小学生们的课堂启蒙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则被编入了人教版课标本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则入选教育部推荐给青少年的必读书单。
另外,这套绘本故事在人物塑造上也非常生动,一个个都活灵活现——
性格、本领各异的葫芦七兄弟;
刚愎自用、耳根子太软的将军;
出卖九色鹿的虚伪小人、机灵聪明的阿凡提;
懒惰又憨厚的猪八戒、勇敢善良的小沉香……
将来完全作为写作素材库,让孩子下笔如有神。
相信每个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动画片滋养过的成年人,都会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些大师级的经典之作,也能给我们的孩子上一堂深刻的“艺术启蒙课”,构建生命最初的审美能力。
从这些充满艺术美感和教育意义的绘本故事中,得到受用一生的人生启发。
我一直坚信,这些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是由艺术大师呕心沥血创作,还源于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对美的感知,足以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
33部作品,共70册“小人书”,精彩程度远超现在的电视剧、ipad游戏,它们为孩子构造的是一个完整精神世界,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精彩绝伦的故事,还能吸取中华艺术精髓。
单册故事包括——
《狐狸打猎人》《咕咚来了》《济公斗蟋蟀》《熊猫百货商店》
《渔童》《种金子》《南郭先生》
《东郭先生和狼》《小蝌蚪找妈妈》
《等明天》《金色的海螺》《曹冲称象》
《过猴山》《猴子捞月》《好猫咪咪》
多册故事包括——
2册——《没牙的老虎》 《鹬蚌相争》《九色鹿》《狐狸分饼》《骄傲的将军》 《猪八戒吃西瓜》《夹子救鹿》《雪孩子》《怕羞的小黄莺》《三个和尚》
3册——《人参果》《邋遢大王奇遇记》
4册——《大闹天宫》《金猴降妖》《哪吒闹海》
5册——《宝莲灯》
6册——《葫芦兄弟》 《天书奇谭》
法国思想家蒙田,在《人生随笔》里提到:“绝大多数哲人,以及最伟大的人物都通过对美的欣赏和沉思来补偿学校教育,并获得智慧。”
如果你也曾被这套绘本中某个故事打动过,就一定不要让孩子错过了这堂生动有趣、美轮美奂的“艺术启蒙课”。
<script src="//mp.toutiao.com/mp/agw/mass_profit/pc_product_promotions_js?item_id=6814775601115693572">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