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关于中美合拍动画片以及动画合拍片的相关话题在网上挺热议,奇麟笔也来蹭个热度,翻出一篇多年前发在新浪博客的旧记忆,对原文内容做一点补充后发在这里,再唠叨介绍一下这部如今可能已有点淡出人们记忆的、却曾经很成功的中美合拍动画片《熊猫京京》。
应该曾经有多少的人看过这部曾在央视播映的《熊猫京京》动画,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它?还知道它?
中美合拍动画片《熊猫京京》主人公剧照
1996年播映的中美合拍动画片《熊猫京京》(最初名叫《熊猫晶晶》)是创作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初的一部系列动画片,由当时的国家电影局下属的北京金熊猫动画公司和美国萨班国际娱乐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由王柏荣先生担任总导演,这是中国第一部26集(每集22分钟)系列动画片,也是当时国内最长的一部系列动画片。
《熊猫京京》动画剧照
动画《熊猫京京》项目由中美双方合资以现金投入,人民币结算,制作过程中,恰逢人民币大贬值,几乎使用美方现金投入即完成制作。中方主要负责动画内容部分创作生产,美方主要负责外文版配音及海外发行销售。该片是当时调动全国动画制作技术力量资源大协作生产创作的动画项目。 该片在当时已经在内容、形象、质量等诸多方面都与国际接轨并达到了国际质量标准,销售发行到了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放映,并且收回了全部国家投资成本,自该片发行之日至2003年(已知年份),版权金分成回款,每年不低于四万美金。这是中国本土主创制作的动画系列片走向世界商业市场成功的第一次。也是中国本土动画人主导创作,用中国形象、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以动画片为载体走向全球商业市场领域并取得实质成功的尝试,是中国本土动画行业在商业化、市场化、产业化、工业化发展之路上的早期成功探索,在当时很具有时代开创意义。1995年年《中国电影周报》还曾专门报道介绍动画《熊猫京京》的创作。
《熊猫京京》动画海外版dvd
《熊猫京京》动画的总导演是王柏荣先生,曾执导过《小刺猬吃西瓜》、《抬驴》、《老鼠嫁女》、《南郭先生》和《火童》等著名经典剪纸动画电影。其中《火童》曾获电影“金鸡奖”、“政府奖”,并在1985年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上获c组一等奖。他也是央视版电视动画系列片《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的总导演,电视版动画系列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总导演。
他导演的动画的作品还很多,比较代表性的有《夜莺》(1986年,合作)、《不射之射》(1986年,合作)、《列娜狐的故事》(1987年,合作)、《塞巴斯蒂安》(1988年,合作)、《熊猫京京》(1989年)《雾都孤儿》(1993年,合作)、《京娃儿与兔儿爷》(1997年)、《应该靠自己》(1999年)、《莉莉的故事》、《宇宙奇观》、《月光下的龙》(1999—2001年,合作)、《风尘小游侠》(2001年)、《冬日》(2002年,合作)、《没头脑与不高兴》(2002年)、《三毛流浪记》(2003年)、《蝴蝶梦》(2005年)、《三毛从军记》(2006年)等。
《熊猫京京》动画的总导演是王柏荣先生
王柏荣先生1942年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动画电影《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他参与创作的动画班毕业作品),而后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历任原画设计、导演、车间主任、副厂长等职务。王柏荣先生对中国剪纸动画的艺术探索贡献很多,他导演创作的剪纸片都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韵味。在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期间,为了使中国动画产业走向世界,主持引进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生产的流程,开创中国动画片对外合作之先河;树立了中国动画片生产可以与国际接轨并高速生产的信心;并领导与国际接轨的生产实践。是中国动画加工业的开拓者。他也是中国动画教育家,曾担任过吉林动画学院副院长、动漫分院院长。可惜王柏荣先生已于2018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76岁。他对于中国动画艺术、产业、教育等方面发展的贡献将铭记中国动画发展史册。
以下两张图片是当年国家媒体报纸《中国电影周报》(1995年)报道介绍《熊猫京京》,其中一篇文章《开拓创新结硕果》是当时时任国家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所写。
《中国电影周报》文章《开拓创新结硕果》是时任国家广电部电影局局长滕进贤所写
《中国电影周报》(1995年)报道介绍《熊猫京京》
文章中提到了诸多主创人员的名字,奇麟笔的本名也有幸罗列其中。
奇麟笔在王柏荣老师去世后,为纪念他创作的漫画
王柏荣先生是奇麟笔从事动画工作多年的导师和老领导,奇麟笔先后追随他在广州(广州悠悠动画公司)和北京(北京金熊猫动画公司)两地工作多年,在他的指导下参与过大量《熊猫京京》动画的创作工作。在此也借此文纪念王柏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