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始加载,剩余 1 秒...
剧情介绍
说到熬年,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看春晚、吃年夜饭等活动。但作为生于七十年代的农村人来说,小时候除夕夜可是既没有春晚,也没有年夜饭,甚至连电视都没有。落后点的地区,电都不一定通电。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手机,在寒冷的除夕夜坐等新春到来,是不是听上去的确是“熬”。
其实,当年除夕夜真不是想象中那么无聊,反而往往是一年最热闹的光景。那时家家都是大家大口,兄弟姐妹众多,除夕夜或磕瓜子吃花生围炉夜话,或准备年初一的佳肴,或一起打牌娱乐。平时难得团聚休闲的时光,更难得的是,除夕夜大人有很强的容忍度,孩子闹腾点绝不会担心在这个晚上挨揍。平时,孩子们想晚睡点老是被催三催四,但除夕夜还会被鼓励晚睡,孩子们兴奋劲就别提了。
人们为什么要熬年呢?这个还得从年的传说说起,因为古时候"年"被传为一种野兽。每年除夕夜会出来伤人,人们除夕夜都不敢睡觉,一家人围在一起,胆战心惊地等着新一年的到来,那时不仅是熬,而是煎熬。新春到了,一年就算熬过来了,否则就成了"年"的食物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习俗。
此外,古时候医疗水平不发达,有个头疼脑热的病经常耽误成重症。医生一看,实在治不了了,动不动就说,恐怕熬不过今年了。全家人在除夕夜就会特别紧张,过了这晚病人要是没事,就像得了重生。因此,对古时候一些家庭来说,除夕夜过得跟生离死别似的,也是在熬。
建国前,除夕夜常被称为年关,穷人想过这个关是很难的。《白毛女》中的情节就是那时的真情实景。年是富人过的,穷人只能是熬,是过关。
现在,大家也在熬年,但这个熬和每一个熬夜狂欢没什么区别,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刷着手机。除夕之夜已完全不再煎熬!
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