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近日,《九叔归来1》正式上线,这部僵尸题材的电影虽然打着致敬林正英的旗号,但是观众们似乎并不买账,不管是播放量还是口碑都没有达到预期。
?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
翻拍经典本就不易,更何况林正英的僵尸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即便是英叔的“徒弟”钱小豪亲自出马,也无法拍出林正英僵尸电影的精髓。
于是,很多人说,林正英之后,再无僵尸片。也有人说,僵尸片现在之所以难以复兴,是因为林正英的僵尸道长形象太深入人心,其他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
香港僵尸电影走向没落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究其原因,绝不单单是因为林正英的离世。这还要从僵尸电影在香港的发展史说起。
?僵尸电影题材并不是香港独创,而是起源于西方。
早在多年以前,西方国家在吸血鬼和僵尸题材电影的制作上就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经验,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力。香港僵尸电影正是受此启发,在借鉴西方该类题材电影的基础上,逐步蓬勃发展起来的。
在80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世界里,惊悚鬼怪这一题材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至于僵尸片,更是少之又少。偶尔出现,也只是对西方僵尸片的简单模仿,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1974年,邵氏电影和英国公司合作,将民俗“湘西赶尸”和西方的“吸血僵尸”糅合在一起,制作出了第一部“土洋结合”的僵尸电影:《七金尸》。这部电影虽然有邵氏公司的卖力宣传,但是由于风格怪异,并不能被观众所接受,结果票房惨败。经此一事,此后数十年都没有人敢轻易拍摄僵尸电影。
到了80年代初期,一批新浪潮导演将一些先进的拍摄技巧和独特的创作理念融入到惊悚鬼怪题材电影的制作中,营造出空前的恐怖气氛,观众反响热烈。与此同时,洪金宝融合功夫、喜剧、鬼怪等各种元素制成的灵幻功夫片《鬼打鬼》一上映便大受欢迎,就此打开香港惊悚鬼怪电影市场。林正英也参与了这部电影的制作,在其中担任武术指导,还饰演了一个捕快。
随后,洪金宝开始尝试将僵尸题材融入到灵幻功夫片中,受《追鬼七雄》中“湘西赶尸”、“道士大战僵尸”等情节的启发,洪金宝等人转而深挖民俗,并在1985年成功推出了一部堪称开创香港僵尸片的经典之作:《僵尸先生》。
《僵尸先生》一上映,便收到热烈反响,观众一片沸腾,票房极其火爆。随后洪金宝等人拍摄的《僵尸翻身》等作品更是十分卖座,一时间掀起“僵尸电影热潮”,引得众多港台片商纷纷跟风争拍僵尸片。光是1986年的下半年就有将近10部僵尸电影上映。
随后几年中,僵尸题材电影盛行,连同时期的许多影片中也加入了僵尸桥段,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这一时期,优质僵尸电影作品层出不穷,如《僵尸家族》、《猛鬼差馆》、《猛鬼学堂》、《僵尸叔叔》等,都备受观众喜爱,风光无限。
当时饰演“道长”的影星有很多,如陈友、郑则仕、钟发等,甚至连著名的科幻作家倪匡都曾经演过这一角色,但是论起最受欢迎的,还是要属林正英。这个长着一字眉,连画符念咒都显得格外专业的道长形象最让人印象深刻。而林正英本人,对于僵尸这一电影题材也是情有独钟,不惜为其耗尽一生心血。
随着僵尸电影跟风之作越来越多,传统的茅山僵尸片在观众心中已经毫无吸引力,为了避免僵尸电影就此没落,林正英开始尝试将西方吸血鬼风格融入到香港僵尸电影中,1990年,林正英的《一眉道人》上映,给几乎已经走向绝路的香港僵尸电影注入了一管强心针,僵尸电影再度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但是,随着武侠片、赌片的日益盛行,再加上观众们对僵尸题材的厌倦,僵尸电影逐渐变成了无人涉及的冷门。
90年代的僵尸电影,基本上都是靠林正英一个人在独立支撑。这一时期的林正英拍出了《非洲和尚》、《僵尸至尊》、《新僵尸先生》、《音乐僵尸》等作品,但是票房接连惨败,香港僵尸电影已经不可避免地走入了绝境。
到了90年代中期,虽然僵尸题材的电影已经基本绝迹,但是林正英与亚视合作拍摄的《僵尸道长》电视剧却赢得了非常理想的收视率。然而正在他准备接拍第三部时,却被查出得了肝癌,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
林正英的英年早逝使得具有民俗趣味的茅山僵尸片彻底失传,其后,几乎所有的僵尸电影都算不上是传统的茅山僵尸片,不仅群众接受度不高,票房收入也难以达到预期。
从总的方面看来,香港僵尸电影从蓬勃发展到走向没落,一方面是因为这一类型的片子生命周期短,一旦观众们对这一题材不再感到新鲜,电影便会失去市场;其次,电影制作班底不够精良,资本盲目跟风、过于迎合市场就会导致僵尸电影质量下滑,观众的观感不好,自然会走向衰落。除此之外,僵尸题材电影逐渐式微,还受西方丧尸电影、日本及东南亚恐怖电影兴起等因素的影响。
总而言之,尽管林正英竭尽全力,也无法挽回这一题材电影的跌势,他的离去更是加速了香港僵尸电影的终结步伐。香港僵尸电影就此跌落谷底,似乎再也无力回天。
?
但是,尽管香港僵尸电影的灿烂时光早已成为过往,复兴之路走得也是异常艰难,我们仍然愿意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僵尸电影能够重现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