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尝尝吧,自家种的梨。”王献青端着一个盘子走到客人中间,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刚采摘下来的梨。9月20日下午,十几名客人聚在林州太行大峡谷桃花谷景区的宜佳庄园,和王献青、郭永平夫妻俩攀谈着,欢声笑语不断飞出窗外。
王献青是宜佳庄园的老板,他和妻子郭永平夫妻搭档经营农家院,以前穷得叮当响,如今念活“致富经”,有关他们的创业故事在石板岩镇桃花洞村广为流传。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王献青是林州市石板岩镇桃花洞村小东岭自然村人,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他14岁就开始跟着亲戚学泥瓦匠手艺,去山西、河北、天津等地打工。“村里老人提起他就两个词:踏实、能干。”郭永平告诉记者,“俺家也穷,所以俺就想找个能干的人一起过日子,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经媒人介绍,2000年,郭永平和王献青结了婚。
一结婚就负债,婚后外出打工赚钱,自己动手盖新房,借20万元钱经营农家乐……回忆往事,郭永平红了眼眶,说一句话哽咽了好几次。她缓了缓后说:“以前俺家穷得叮当响,结婚时只有一间简易房、一床铺盖,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王献青原本和父母共住一间房。准备婚事时,他借了3万元钱,自己盖了间新房。就这样,一结婚,王献青和郭永平就背上了3万元的外债。一开始,二人一起外出去工地打工,王献青当泥瓦匠,郭永平干小工。后来,女儿出生,郭永平留在家中照顾孩子。
“别人家过年穿新衣,俺家永平几年都没买一身新衣服。跟着俺,她受苦了。”王献青深情地看着郭永平,心怀愧疚地说。
随着前来太行大峡谷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郭永平开始摆摊儿卖凉皮。结婚十几年,王献青和郭永平两口子不怕苦、不怕累,不停地干活儿攒钱,终于有了一些积蓄。
扎根农村求幸福
结婚时盖的新房过于简陋,没多久就开始漏雨,后来越来越严重。2014年,王献青和郭永平商量着想去县城买房。“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县城买房,我们也不想落后。”郭永平说。
他们在县城挑选好了新房,最后关头,王献青决定放弃在县城买房,要在家翻盖老房子。
为何要留在农村?2015年国庆节期间,太行大峡谷景区游客暴增,许多游客在百姓家中留宿。“左邻右舍都住进了游客。”王献青告诉记者,有一天傍晚,邻居带着俩游客找到王献青。“家里实在没地方了,让他们在你家住一晚吧,一晚上100块钱。”邻居王长青说。因为自家的房子太破旧,王献青把客人婉拒在门外。
那一晚,他一夜没睡,暗下决心:翻盖老房子,经营农家乐。
为了节约成本,王献青决定不用工人,自己动手盖房子。从2015年国庆节到2017年国庆节,王献青和郭永平干了730天。每天天还没亮,他们就起来开工,一直忙到晚上实在看不见了才收工。冬天,村里的老人坐在路边晒太阳,看着王献青满头大汗在搅拌水泥;除夕夜,别人家都欢欢喜喜过大年,王献青却在院子里磨石头砌墙;大年初一,别人都去拜年了,他们两口子还在干活儿。“为了这个房子,我们花光了积蓄、用尽了力气。”郭永平坦言,“我们心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盖一个最美的农家院。”
“两口子,不用一个工人,耗时两年盖房子,我们都觉得很震惊,被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桃花洞村村委会委员申俊林说。
盖房子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王献青和郭永平又硬着头皮借了20万元装修。2017年国庆节,崭新的宜佳庄园开业了。
携手向幸福出发
游客常晓东说:“两人花两年时间一起盖房子,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爱情故事。”常晓东在宜佳庄园短暂住了几天,了解到王献青和郭永平的故事后,他热心地把二人的创业故事发到网上,引得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
宜佳庄园院子里各种菊花竞相开放,餐厅的窗台上摆着不少绿植,房子后面圈养了几十只鸡,“咯咯”的叫声在峡谷回荡。
今年,王献青夫妻二人均已39岁。他们整日忙碌,王献青负责接待客人,郭永平负责后厨和收拾客房,忙起来经常是一天只吃一顿饭,虽然辛苦,可是看着客来客往,二人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这两年我们把欠账还清。”王献青与郭永平相视一笑后说,“往后,我们就一门心思好好经营农家乐。”
桃花洞村位于石板岩镇西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属太行大峡谷主景区村。村“两委”结合本村地处核心景区的实际,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全村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30余家,景点摊位20余个,就业人数130余人。
桃花洞村党支部书记杨松林说:“王献青与郭永平夫妻二人自立自强,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生活,传递了一种正能量,感染了大家,起到了引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