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45年8月15日,
这是世界和平日。
日本宣告投降,
民众狂欢,
黑暗结束了!
68年后的同一天,
时间是2013年8月15日,
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的滇西抗战纪念馆开馆了!
滇西抗战纪念馆外观
滇西抗战纪念馆一进门塑像
采访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段生馗
滇西抗战纪念选在胜利日开馆,无疑有特别的信号。有专家评论说:滇西抗战纪念馆的成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其一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其二是研究价值,实物只为当时的历史作见证;其三是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其四是传达了滇西人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心声。
说起滇西抗战纪念馆,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段生馗。作为云南省文博研究员,腾冲县收藏协会会长的他,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共收藏了11多万件战争藏品,滇西抗战纪念馆中的2万多件藏品都是段生馗的私人收藏物品。
很有幸,此次到腾冲采访到了段生馗本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同行的一位同事是开国十大元帅朱德的老师,爱国人士李根源的后裔;腾冲县立职业中学校长,对中缅边界问题作出过卓越贡献的尹明德先生的儿子尹绍平老师。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采访段生馗的过程中,原计划一小时的采访时间,可足足谈了三个小时,在采访的过程中,段生馗豪情万丈、慷慨激昂,讲到激烈的情节时,声泪俱下,把我和尹老都弄得感同身受,连连抹泪。
滇西抗战纪念馆馆长段生馗
在采访过程中段生馗的动情时刻
历史需要铭记 更要释怀
无疑,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经历,这三小时的采访资料,其中的故事情结,如果要创作的话,是可以写成一部小说,或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都绰绰有余。我们今天用一篇文章来表述则显得太过单薄。但对个人而言,此次的访谈将会是人生中比较有意义的一次,至于以后会如何延伸现在还不可预见。
当问起段生馗为什么要收藏那么多的战争藏品时,他回答:因为从小目睹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他们对战争的仇恨是深入到骨子里的,对和平的向往也是融入血液中的。当然,这也是一种爱国情结,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才不会被欺辱。
今天听到的战争故事,可能在电视剧中有同样的片段出现,所有的战争罪行或惨绝人寰的篇章电视中都有记载。但身临其境听到,或就在眼前重现了那些历史片段时,不免得让人发悚,甚至让人作呕。对滇西抗战中的侵略日军,只想用一句肮脏的话语表达当时心中的愤怒:“畜生,甚至不是人!”
当然,也有让人油生出民族自豪感的地方,就是滇西父老勇于团结,全民参与抗战的故事,用血肉之躯铺成的滇缅公里。在历时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收复失地,中方牺牲远征军10多万人,民众则20多万人,最后以高昂的代价换取了战争的胜利。
我们今天对当时滇西抗战中的侵略事故不想过多的着墨,是不想激发民族仇恨,其中的惨绝人寰故事章节就不再赘述,以免再次勾起曾经的伤痛。当然,历史是需要被深深铭记,不能忘记,也需释怀。
毕竟世界和平才是全人类所向往主题的!
一、滇西抗战纪念馆内
大厅周围的墙上有些钢盔,据说有1300顶,而且全都是当时抗战时士兵们戴过的,这些都是段生馗花了30多年时间、从老乡家里一顶一项找回来的。
来张近景~收藏的这些钢盔,足够武装成一个团。
二、馆内展示区
展馆内展出新文物12000件,图片1500张。
三、塑像及油画
是滇缅公路修建时,当地民众全民参与修建的故事,有小孩,老人,还有背着娃娃的妇女。其中段生馗还说过,一个八岁孩子饿了三天依然用微弱的力量修路的感人故事。
四、实用器物展示
以上是历史比较争议的,慰安妇展示区,收藏的这些物品及照片,也都是当时的慰安妇用过的,历史的遗迹!
五、飞虎队展示区
在滇西抗战中飞虎队则是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车志愿援华航空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飞虎队在中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正是中国空军消耗殆尽时,这里飞虎队的出现,在天空中证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
虽然是雕像,但是非常有神韵,还是很帅的~
飞虎队穿过的衣服!
驼峰飞行员生活片段~
胜利的拥抱~
六、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占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签署战降书
日军投降~
中国胜利!
1945年9月在重庆,毛泽东和蒋介石彼此庆祝日本投降。
军刀和子弹堆成的胜利的姿势!
著名的胜利之吻,1945年8月15日,纽约街头一个水兵与一位护士的胜利之吻!
七、外景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 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中国远征军名禄墙,全长133米,镌刻着103141名参与滇西抗战的中国远征军、盟军将士、地方抗战游击队、地方参战伤亡民众、协同参战部队和单位人员姓名。
中国远征军名禄墙背面,名录墙材质选自腾冲特有的火山青石,主体由14个大面组成。
而且花了10年时间收集的远征军名录被刻在纪念馆旁边一个水泥墙上。
两个塑像,从服装看右边一位有点像美国大兵,可能是飞虎队。
八、国殇墓园
为了缅怀英烈,腾冲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于1945年自己筹建了国殇墓园。墓园内安葬着3346名远征军将士的骨灰,还跪埋了在腾冲被全歼的日军部队的3名主要指挥官。为让世人永远铭记盟军的伟大功绩,腾冲千方百计搜集了19位在腾冲牺牲的盟军壮士的资料,2004年9月在国殇墓园内为他们立了纪念碑。
蒋中正题,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书:碧血千秋。
国殇墓园可说是腾冲军民以鲜血写成的一部活的史书,9168名牺牲者,以可贵的性命谱成了书内的爱国篇章。可是,这部历史的血书,不单单属于腾冲的。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
报道:唯心、尹绍平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微博:明天视野V
投稿邮箱:172750035@qq.com
联系微信:A1727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