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随着大型创业励志剧《在远方》的结束,有关它的质疑也甚嚣尘上。
“越往后面越看不懂”、“烂尾”这是很多观众的观点,但在我心中它依然是部不可多得的好剧,它的魅力在于:让浮躁的影视创作重归现实的土壤,在喧嚣的物质时代谱写一曲浪漫的理想之歌。
这就涉及到如何评判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的好坏。
我觉得有两个标准:一是根植现实,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仍不失浪漫主义情怀,唯有如此才能使作品既有生活的厚重感,又有鼓舞人心、向上向善的力量,而这两点《在远方》都做得不错:
一、《在远方》的现实:大时代小人物的命运进行曲
作为建国七十周年的一部献礼剧,《在远方》放眼宏观,而从微观处下手,聚焦民营快递行业,通过呈现民营快递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来展现祖国的日新月异、波澜巨变。
这种框架宏大的电视剧剧本其实比较难写,既要保证人物贴近现实,有十足的人格魅力引导观众,又要保证故事的趣味性。
为此,编剧特别设定了三个个性鲜明的主要人物:姚远、刘云天,路晓鸥。
这三个人物其实代表着当代中国民营企业的主要组成力量:
姚远:草根民营企业家。
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其实都是草根出身,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头脑活络,敢想敢干,虽起于底层,却用胆略与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姚远就是无数草根企业家的代表。他有着优点,但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缺少对公司制度、资本运营相关知识的了解,这也导致企业干到一定规模后陷入瓶颈,难以继续做大做强;
刘云天:精英民营企业家
这类民营企业家通常受过高等教育,了解商业、资本的运营方法,勇于技术革新,具有较高的视野与格局,他们是电商、新媒体、人工智能等新生事物的主要缔造者。
刘云天就是精英企业家的代表,但他也有不足,比如,在一些商业决策上缺少果决的魄力,同时,对“民情”的判断力不如草根企业家,这也使姚远屡屡抢得先机;
路晓鸥:职业经理人,高级白领
路晓鸥是民营企业中新型人才的代表,他们有理想、有学识,以职业经理人、高级白领的身份推动民营企业的变革,是时代的主力军。
当理解人物定位后,他们的命运起伏,矛盾冲突、行事动机便很好把握,为此,编剧特别采用两条主线来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一条是姚远与路晓鸥的感情线,一条是姚远与刘云天的创业线。
|先说感情线。
剧中姚远与路晓鸥的感情之路历尽坎坷,屡遭诟病。
这其实不难理解,人们更渴望看到简单平顺的爱情,但这部剧的爱情更加复杂,导致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但这恰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姚远与路晓鸥统共经历三次分离,每次分离后,姚远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两人看似渐行渐远,实际上却是越走越近。
而且每次分离都有逻辑可寻,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两人的矛盾是每个年轻人都普遍存在的困扰:
第一次分离是因二人家境、学历等自身条件悬殊,即被现实所迫;
第二次分离是因事业矛盾,即对企业管理理念不合,一个主张落后的家族式管理,一个则主张严格的现代管理制度;
第三次则因婚姻价值观不合,姚远希望男主外女主内,而路晓鸥也有自己的理想,不甘于做家庭主妇,所以,第三次出走。
“自身条件”、“事业”、“婚姻”这三大关卡不正是现实生活中每个年轻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吗?
通过姚远与路晓鸥的奋斗,我们看到两人的磁场越来越接近,不仅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彼此事业的成功,而且通过后天学习,姚远也渐渐接受了路晓鸥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价值观。
比起一蹴而就的纯爱,这种历经磨难、百转千折、逐步走到一起的爱情更加贴近现实、历久弥新,为当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再说创业线。
剧集通过民营企业家姚远从建立小作坊干起,逐步发展为家族式民营企业,再到建立大型现代化企业逐步升级的过程,既体现了我国草根民营企业家勇于开拓、力争上游的风采,也展现了民营企业从野蛮生长到走向正规的漫漫转型路。
与此同时,另一边也展现了以刘云天为代表的精英民营企业家审时度势、勇于革新,以科技改变人们生活的艰辛创业路。
剧集别出心裁地安插了澳门回归、非典、汶川地震等大事件,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的走向相结合,凸显了一种不畏万难、锐意开拓、众志成城、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
正是在这些民营企业家的艰苦奋斗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今天在家就可购物,下单就有人送货上门,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促进了祖国经济繁荣发展——这些人值得被讴歌,这段历史值得被铭记。
二、?《在远方》的浪漫:一曲爱情与理想的赞歌
剧集的另一大亮点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充满追求真爱与理想的崇高浪漫主义情怀。现如今谈婚论嫁越来越讲究条件,对物质的追逐,使人们淡忘了理想的重要性。
《在远方》通过姚远与路晓鸥从青春时代携手并进,共同奋斗,互相激励的历程谱写了一曲爱情与理想的赞歌,再次为青春定义。
这让我想起了《小王子》的一句话:爱情是什么?不是终日彼此对视,而是共同瞭望远方,相伴而行!
当姚远遇到困难时,路晓鸥总是回到他身边,共历风雨,不离不弃,共同将企业做起来。
也让我想到马克思的名句: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产、发展……全包含在这个两个字之中……奋斗!只有奋斗才能治愈过去的创伤,只有奋斗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和光明所在!
剧集中最令人钦佩的是草根民营企业家姚远,虽然,他有着很多缺点,学历不高、不善管理、甚至在一些事情上感情用事,但却凭借自己的魄力与努力,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最终,他带领一帮底层小人物创造了今天规模庞大的快递产业,既实现了个人命运的逆袭,也为人民造福——虚拟映照现实,这是多少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写照。
剧集中最感人的部分是姚远带着一起创业的兄弟们一遍遍唱着《海阔天空》,激昂悲怆的旋律在空中回响,激励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继续为梦想奋斗。
除了剧情正能量十足外,刘烨、马伊琍、保剑锋、梅婷、曾黎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在剧中跨越二十年的精彩表演,也令人赏心悦目。
三、到底有没有烂尾?
剧集最大的问题就是“烂尾”,但我认为并没那么“烂”
老实说,结尾确实因节奏太快导致很多细节没顾及到,比如,大家很期待看到刘爱莲与老徐的婚礼,但却没举办;最后一集中,恶意收购新远方幕后的终极boss没有显现出来;阿畅去向不明;新远方与云天商城的合并太过轻描淡写;姚远与路晓鸥最后到底在没在一起没有表现。
但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获得了不错的结局:刘云天与霍梅有情人终成眷属,刘爱莲与老徐虽没举办婚礼,但也领了证;阿畅躲在国外不愿再回来,这对他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解脱,没准可以在国外安家立业,遗忘掉霍梅。
很多观众不满编剧为什么让路晓鸥昏迷?
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姚远性格太倔强,不愿让新远方集团与云天商场合并,而若想让这位硬核直男改变主意,除非发生了一件特别重大的事件,因此,为了推动剧情路晓鸥必须昏迷。
从中也可以看出姚远对路晓鸥的爱——很多人质疑姚远只顾拼事业,并没有那么爱路晓鸥,但从结局来看,显然证明姚远是爱路晓鸥的。
为了实现对路晓鸥的承诺,他宁愿违背自己的心愿让辛辛苦苦经营的新远方与云天商场合并,同时,即使每天再忙也坚持来医院探望路晓鸥,这暗示着姚远终于认识到“爱人”与“家庭”的重要性,而不像先前那样只顾事业,而忽略“爱人”与“家庭”。
这也呼应了编剧一再向我们传达的理念:“事业”与“家庭”要兼顾,不要“失衡”。
当繁华阅尽,当一切成云烟,我依然守候在你身边,不离不弃——这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结局,但却是最温暖的结局。
你们喜欢《新远方》的结局吗?欢迎留言。